天天看點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近日

隆陽區仁壽門街區

被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雲南省文物局

公布為省級曆史文化街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曆史文化街區

是城市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承載着不可再生的曆史資訊

跟着文旅君一起了解仁壽門街區

感受曆史長河中

隆陽珍貴的璀璨文化

仁壽門街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仁壽門

“小南京——永昌府城”的延續

是隆陽區中心城市地帶唯一一座

幸存下來、具有曆史建築風貌的

古城門洞遺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永昌府城址

位于今保山城中上部太保山上下一帶

建造于唐天寶二年(公元743年)

系南诏國國王皮邏閣所建

是雲南省建立時代最早、

建築規模最大的古代城池之一

是曆代永昌節度使和永昌府所在地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清乾隆時期永昌府城圖

作為古西南絲綢之路的樞紐城市

和滇西一大邊防重鎮

永昌府城的形狀式樣、建設規模

均仿制古南京城建造

“七十二條街、八十二道巷”井然有序

還有八座古城門巍然屹立于各方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永昌府城曾曆經戰亂浩劫

仁壽門是原永昌府城8座城門中

唯一幸存下來的一座殘破城門

古代的仁壽門曾經是軍事要沖和關隘

門洞敞亮,門樓高聳,顯赫威嚴

如今能看見的城門是清鹹豐四年(1854年)

重修永昌城時所建造的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仁壽門左邊城門的門臼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城門洞内的裂縫

仁壽門通道兩側基礎用條石砌築

基礎上面用長條形青磚券頂

縱深20.3米,券高3米,闊3.6米

由于年久失修

城門牆洞中已出現裂縫等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未修繕前的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修繕過後的仁壽門

2005年仁壽門被保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

市級文物保護機關

并在該片區路邊的牆上做了牆體文化

牆體文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

再現仁壽門及永昌古城的曆史

并對造成仁壽門儲存現狀的原因進行了說明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永昌府城仁壽門記》全文:

仁者壽,壽者相。君子行德,則民仁壽。永昌府城始建于唐天寶二年,系南诏王皮邏閣所建,城池規模在滇時為翹楚。初創時為土城,後因兵燹被毀。明洪武十八年,永昌指揮使李觀重築城池,改土城為磚城,并在城西太保山建子城。洪武二十八年,永昌指揮使胡淵為強城防,拆太保山子城,仿金陵包鐘山模式,築城牆納太保山入城,整座城呈上圓下方之勢。城四周置升陽、鎮南、龍泉、安定、永定、仁壽、通華、拱北八座城門,六開二閉。城門上有樓高三丈餘,城樓四角均建角樓,并有炮樓、鐘樓及鼓樓各一座。因城仿金陵而建,城内經緯分明,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條巷”之說,加之城内居民多經南京征發移民而來,故永昌城亦被譽為“小南京”。明萬曆年間土酋反叛,永昌城池受損。清康熙年三十九年、乾隆二十二年、道光四年曾數次重修。清鹹豐、同治年間,因回漢互鬥,兵燹頻發,永昌城垣及街區橫遭焚毀,頹圮無數,光緒年間再次重修。滇西抗戰時,日寇釀“保山五·四被炸”慘案,敵機狂轟濫炸,城池與百姓慘遭浩劫。抗戰勝利後,官民雖有修複古城之心,無奈國窮民貧,難以如願。新中國成立後,百廢俱興,地方工商業發展迅猛,原城牆之内已難容納與日俱增的城市人口,加之城池在新時期已無防禦功能,甚至成為“破四舊”對象,故戰後殘存的城牆、城門先後被拆,磚石夯土被人取走,原城牆土地亦被用作城市建設。至《文物保護法》出台時,曾經一度輝煌的永昌古城僅存仁壽門遺址。為傳承古城文脈,仁壽門先後被公布為區、市級文保機關。盛世榮光,追思越千年,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曆史文化名城雖僅存一角殘痕舊迹,然有黨委、政府塑滇西邊境中心城市的宏偉藍圖,重振永昌文化雄風之萬衆希冀必将實作。

如今

經過一系列的修繕與恢複之後

仁壽門街區逐漸展現出

古老城市街區的全新魅力

吸引着更多的年輕人

前來瞻仰、學習、打卡……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當古城曆史與創意設計的混搭

文化商業與空間美學巧思碰撞

便創造出一座文創小院——

逗伴匠文創集市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逗伴匠創意集市

逗伴匠創意集市作為仁壽門街區的新生力量

以潮浪文創集市裝點不一樣的仁壽門街區

渲染出不一樣的隆陽魅力

年輕時尚的潮流文化與老舊曆史文化相結合

碰撞出新的隆陽特色文化火花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在這裡你可以感受老一輩的匠心工藝

可以體驗最潮流的青年創作力量

手工原創、非遺傳承、版畫制作、

土陶工藝現場教學、鐘表定制維修……

田·小·空間 坐忘齋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田·小·空間是一個展廳

裡面展出有空間主人——

保山知名美術老師田麗的

“遇見甲馬系列”“清供系列”版畫作品

作品都是以隆陽的曆史文化、

非遺技藝為依托載體

結合當代藝術的超現實主義表現首發

再現傳統民間藝術生态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遇見甲馬——喜遊神》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遇見甲馬——桃花神》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清供·坐忘》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清供·彌散》

坐忘齋是一間茶室

與田·小·空間是合而為一的

作為一個視窗

可以通過它看向外界并内觀自己

外界也可以通過它向我凝視并反觀自性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田麗老師說

這裡是一個以小見大的精神空間

以靜态空間的微言物語推動大衆審美向前走

而經常“坐忘”其間的人能獲得修養和智慧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約上三兩好友,來這裡品茶閑聊

順便再欣賞一下

省級非遺甲馬畫的“更新藝術品”

相信你會對隆陽曆史文化有更新的認識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神鴉創意工作室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在這裡

皮革制品、精緻香薰

各種各樣的手工體驗……

讓一切創意都能成為可能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制作皮革紀念物品

皮革本身不易損壞

做錢包、鑰匙扣等小挂件既容易上手

又能突出精緻與獨特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顧客體驗皮革教學制作

來到神鴨創意

若隻是體驗手工制作

那可是錯過了很多寶藏

精緻盔甲、香薰、皮革千紙鶴、手串……

藏着滿滿的創意與新奇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聚琥堂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聚琥堂主營手工編繩

DIY首飾制作、琥珀售賣、珍珠加工等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新奇獨特的小飾品這裡應有盡有

隆陽元素、民族特色、異域風情

都能在飾品中窺探一二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飾品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

每一件小飾品的背後

都是店長的創意與用心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大表哥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大表哥是一家鐘表修理店

店面外挂着一口老式鐘表

像是維持着上個世紀的老舊情懷

吸引着前來閑逛的人走進參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主營精修各類鐘表,鑒定真假鐘表

工作室也及其簡單

一個整修台加上一個鐘表展示櫃

便是全部的“家當”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保山曆史文化街區——仁壽門

逗伴匠集市小院還有很多小店與小攤點

六如齋(漆器、漆畫等)

和藝手繪(牆體彩繪、浮雕壁畫等)

毛氈小物、掐絲畫等

在這裡,沒有流水線上的複制加工品

隻有讓人驚喜感歎的獨一無二

作品被賦予造物者的真摯情感

盡情地訴說它的誕生與經曆的過往

制作者用作品發聲

向世界展示着隆陽的特色文化

位址:隆陽區仁壽門17号院(仁壽門往南100米)

店鋪開市時間:每天14:00至21:00

小攤集市時間:每周六14:00至21:00

仁壽門街區不僅是幾代人的曆史記憶

更是保山這座省級曆史文化名城的符号之一

修繕過後的仁壽門街區

承載着深厚的永昌文化

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來源:文旅隆陽

編輯:姜永華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于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賬号您将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保山新聞網聯系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