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豆腐的發明人,居然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其著作名傳千古

中國豆腐和豆漿的創始人,居然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其著作名傳千古

中國豆腐的發明人,居然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其著作名傳千古

中國豆腐和豆漿的創始人,傳說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劉安主編的《淮南子》名傳千古。

中國豆腐的發明人,居然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其著作名傳千古

淮南王劉安(前179—前122年)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其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壽縣,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淮南王劉安的重要貢獻是主編了《淮南鴻烈》(又名《淮南子》),其内容包括萬象,涵蓋了政治、經濟、哲學、社會、文學、天文、地理、醫藥、養生、史學、倫理學等諸多方面,集中展現了道家的思想,其蘊含的精神智慧和史學、科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至今為人所稱道。

中國豆腐的發明人,居然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其著作名傳千古

《淮南子》中的名句,諸如“正身直行,衆邪自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等等,為人們所熟知,具有強烈的是非善惡觀。又比如,“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意思就是:去向他人求火,不如自己去找火石自己取火,借用他人的水井打水,不如自己鑿井。像這樣的名句、經典佳句,在《淮南子》中比比皆是,至今依然具有十分難得的教育意義。

中國豆腐的發明人,居然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其著作名傳千古

除了文學上、思想上的貢獻之外,淮南王劉安對中國的一大貢獻是發明了豆腐和豆漿。據說,淮南王劉安是個大孝子,劉安的母親十分喜歡吃黃豆。有一次,劉安的母親生命了,是以不能吃整顆的黃豆。于是,劉安就叫人把黃豆磨成面粉狀,在把黃豆粉沖水熬制成粥,并且在熬黃豆粥的時候放入了一些石膏。結果呢,黃豆粉變成了豆腐。這個豆腐啊,人們從來沒有吃過,劉安的母親吃了之後,病情馬上就有所好轉。自此之後,用黃豆磨制豆腐和制作豆漿,也就代代流傳了下來。呵呵,我們中國人厲害吧!

中國豆腐的發明人,居然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其著作名傳千古

關于豆腐的創始人問題,明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腐之法,始于前漢淮南王劉安。”許多人相信李時珍的記載是真實的曆史。當然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但是,無論何種意見,反正豆腐就是個好東西,人們天天在吃。

中國豆腐的發明人,居然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其著作名傳千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