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6氪專訪|慧和資本劉安民:硬科技時代,如何賺認知範圍内的錢?

作者:36氪

文|高雅、鄭燦城

編輯|彭孝秋

2021年初,一家做數控刀片的公司在科創闆上市,目前市值超65億元。其背後獲得15倍賬面收益的投資機構——慧和資本也浮出水面。早在2017年10月,慧和資本就對華銳精密(株洲華銳)進行了B輪投資,當時估值不到4億元。

華銳精密的業績至今仍保持高增長,2021年扣非歸母淨利潤1.47-1.57億元,同比增長66-78%。對于過大陸數控刀片行業來說,一直高度依賴進口,亟需國産替代。華銳精密抓住的就是這個機遇,主營車削刀片、銑削刀片和鑽削刀片。 注:數控刀片就是數控機床的刀具,簡單來說,就是工業的牙齒。

「慧和資本」成立5年來,共投資12個項目,平均收益5.7倍,最高賬目收益15倍。一直堅持硬科技投資需要長期陪伴和對産業深刻了解原則。

除了華銳精密,慧和資本還深度參與了同屬于産業鍊上遊的硬科技企業深圳大族機器人,其在半年多的時間,先後獲得了1.65億A輪和3.95億B輪融資。

近兩年,協作機器人企業開始萌芽,全球有接近130家協作機器人企業。和傳統工業機器人相比,協作機器人就是在工業機器人上更進了一步,這一小步就是讓機器人更好用、更安全,但好用和安全并不是機器人的終極形态,大族機器人CEO王光能表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結合是未來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具體來說,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讓機器人感覺環境并與環境互動,并能讓每個人都非常輕松地使用,這才是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36氪專訪|慧和資本劉安民:硬科技時代,如何賺認知範圍内的錢?

「慧和資本」調研實拍圖

在2022年規劃上,「慧和資本」聯合創始人劉安民告訴36氪,“「慧和資本」今年預計還會增加2-3個被投項目,金額約2億元。放眼未來,「慧和資本」将持續關注智能制造領域優質項目,在國産替代方向,繼續長期陪跑新材料、高端數控機床、高端裝備、精密檢測儀器方向,繼續走慧和資産團隊笃定的的專精特新領域精選型投資道路。”

那麼,在這條道路上,慧和資本的投資邏輯是什麼?投資機構的核心競争力是什麼?對商業模式的本質有着怎樣的思考?36氪近日與慧和資本劉安民進行了一次專訪。

以下為專訪實錄:(經編輯)

投資是認知能力的變現

36氪:首先想和您聊一聊「慧和資本」的投資邏輯?

劉安民:我們投别人的時候會思考你核心競争力在哪裡,亮點在哪裡。我們也反問自己憑什麼去做投資,怎麼去發現這些未上市企業裡面真正有價值的企業,是以就更會在意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争力,歸根到底就是認知能力,就是團隊的認知能力變現。

認知能力是一個很相對的東西,如何找到我們準确的認知能力變現?這是一個不斷打磨,不斷思考過程。我們在打造投資團隊人才,尤其是合夥人層面,始終堅持在一個充滿不确定性和長期投資中,把團隊的判斷力和認知力去落到每一個項目上,這是很不容易的。畢竟每個項目都是唯一的,所有的行業和技術都有個性和基因。

現在市場太缺資金了,因為頭部企業占了90%資金。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創業大軍當中,市場資金向頭部機構集中,項目越來越大。我們在解決這些瓶頸當中,如何做到精準出擊,有效投資和確定成功率,慧和資産會把公司80%的資源和精力,放在拟投項目的挖掘、觀察、培養和跟蹤判斷,以及做好對已投項目的投後管理。

既然每個項目都不一樣,就要把它當作一個作品,把它做到最好,真正實作共同成長和互相成就。從基金LP投資人、項目創始人、基金管理人和社會價值,四個角度,實作多赢結果、實作共同富裕。

我們在每一個政策,每一個個案,每一個認知都是全程參與和互相多角度溝通、傾聽,我們合夥人也都在項目一線,是以大家都很辛苦,但是收獲很大。因為你在一線做決策,要確定你所掌握的資訊是真實的、及時的、全面的,是在不斷修正和提升你認知能力的。

五個合夥人都有不同的側重點,董事長陳博士負責行業分析和投資研究,具有近三十年的金融投資分析經驗,曆經幾個大周期,看了不少上市公司的起起落落。而我和易總在生産制造、企業管理、材料和化工領域都有近20年創業經驗;合夥人譚博士是資深的銀行家,風控背景,三十多年從業經驗,對于企業管理與宏觀經濟政策的了解深度,是難得寶貴經驗。

較年輕的合夥人方總是北大和複旦大學生物醫藥背景,在生物醫藥與智能制造領域深耕十多年,最近加入我們團隊。屬于慧和準備進入生物醫藥領域投資的生力軍。目前為止,我們主要投A、B輪的項目,這裡面需要創始團隊和投資團隊多次深入交流與高度的價值認同。作為投資機構,要考慮公司在該賽道裡有沒有可能成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我們合夥人拿出前瞻性建議與政策,并對創始人有啟發意義。

36氪:投資機構的核心競争力展現在哪裡?「慧和資本」優勢展現在哪裡?後續您還會找什麼标的?

劉安民:我認為投資機構的核心競争力還是在人,慧和資本就是由來自五個不同行業的資深合夥人組成的投資團隊,大家背景互相補充,甚至個性方面都是互相補充。本着“慧于心,和于行”的理念,大家共同創立慧和資産,深耕專精特新賽道投資。

慧和團隊的優勢就在于,五個合夥人在産業和資本,金融與實業裡,有比較豐富的資源,比如高端人才和行業分析、企業戰略、财務管理、供應鍊、管道建設等方面,這些有助于協助早期創業團隊,迅速鎖定合适自己的人才與選擇合适自己的創業道路,一步步發展。

比如一個早期創業企業的優秀領軍型技術人才,往往是比較難找,除非老闆本身是技術背景,都需要先把人才引進公司裡,再由這個人把這條線、這個網絡的人帶過來。進而形成企業自身的競争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們就是以這種方式, 和很多知名985高校的知名行業教授、研究所學生保持良好互動,形成對創業企業技術人才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而不是讓大家通過獵頭來找來找去,挖來挖去。

尤其對于我們投資标的企業,都是有技術門檻和進口替代應用場景的智能制造。對高端技術人才需求巨大,但又不能按照市場化給出高新待遇,隻能通過我們這種方式:感情聯絡,慧和資産投資來背書,以事業感召和留人。

36氪:慧和投資理念是不是都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如果是不熟悉領域?您會選擇投資嗎?

劉安民:是的。我們确信一定要了解這個專業領域才能投。雖然有些領域我們不懂,但是我們可以找合作機構,懂的業内人士去了解,去看他的技術源頭,這個還是展現隻賺認知能力的錢,敬畏市場。

所有的認知都是一個過程,但是市場太熱的項目,我們是不會投的。我們希望找到好的苗子,在A輪和B輪中就可以投給他,給他幫助,陪伴他成長。我們最擅長的就是在技術與工藝上有創新,并得到初步驗證,給他進行人才、市場、供應鍊賦能,給他資金,管理和資本政策建議。

商業模式本質是利它

36氪:在您所關注的領域,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是您所認可的?

劉安民:所有的商業模式其實都是利他,就是幫助客戶省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投資人往往不需要苛求細節,不需要太沉迷技術,這也是認知能力。一定要考慮如何變現的問題,要選擇可持續的變現路徑。這就是判斷企業核心競争力,技術隻是之一。

在高端裝備賽道裡創業的企業家,往往都很自信,覺得技術就是天,就是成功秘訣。我們比較喜歡投資具有技術相對領先性,對商業敏感很高的創業者,很多項目,就是因為老闆的商業敏感不行而舉步維艱。市場是開放的,技術領先也是相對的、暫時的,必須在時間次元和市場次元同時領先,才能不斷形成自己的競争力和護城河,包括資本,人才,市場政策,産品定位,價格政策等。

這些決策的依據與探索,都需要我們慧和團隊和項目方核心創始人,多層次的深入交流與探讨。我們的角色就是投資+,加人才,加戰略,加資本,加規範經營建議,這樣才能推動公司,不斷發展,不斷上新台階。從投資機構來講,這是投後管理的重要任務。這往往是我們這些精選基金管理人的優勢。

相比較其它頭部機構,我們在投後裡面紮的很深,基于合夥人的背景與資源,我們默默無聞的做了很多價值創造性的投後管理工作,取得被投資企業老闆的認同。

36氪:慧和資本的項目都是怎麼接觸到的呢?有沒有項目自身很好,但是現在的時間節點還不能投錢?

劉安民:項目來源是我們五個合夥人,這個跟我們背景有關系,其實投資機構的核心競争力之一,優質和持續的項目源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接觸和發現真正值得投的、優質的、千裡馬的苗子,才是機構核心競争力。

項目本身很好但還不到投資節點的項目我們會免費提供幫助,例如會提供股權架構梳理,市場格局分析和潛在客戶推薦。我們不投不代表這個企業本身不夠優秀,隻是和我們管理資金的性質有差距,和我們的認知不比對,我們也要對我們的資金負責,要投我們認為相對确定的标的。

以廣東科視光學項目為例,我們2017年5月就拿了它的商業計劃書,但2020年過完年才全力以赴做盡調,2021年年中完成投資。這是因為我們對投資企業有兩個要求,營收過1億,利潤超過1000萬。還有一個原則是就是企業的核心産品的市場競争力是否得到初步驗證,“小荷才露尖尖角”。随着注冊制落地,越來越多的企業上市,未來很多企業上市後,估值很分化。

是以我們要分析判斷,拟投資标的,從團隊到産品,從友商市值到賽道容量,足夠支援幾個1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即通過未來5年努力,項目方有可能做到10個億以上收入,2-3個億左右利潤規模。

作為投資機構要懂企業家,一定要換位思考,如何與企業家深入交流、探索,找可執行的方案和路徑,包括我們合夥人展現出來的專業程度在哪裡,我們都要不斷的、虛心的向這些優秀企業家學習,打造我們的核心競争力。

在股權投資中,人性的問題是最淋漓盡緻的,一個好的項目,老闆要從一開始要懂得規劃好未來的事情,好的也要期待,不好的也要做好預防;包括股權架構設、股權激勵建議,我們投資機構一開始就要幫忙梳理好、留有餘地。第一要有自己對項目價值判斷的核心支撐要素,第二是團隊要有對項目方全力以赴幫扶的态度和能力。

36氪:技術人才出來創業的時候,容易遇到2個商業化問題,成本把控不好和技術落地難。從投資機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給到的是什麼?

劉安民:每一階段成本考核不一樣,例如我們投資了一個機器人企業,機器人的成本沒有優勢,但是為什麼我們敢去投資?首先你不能看他的成本有沒有優勢,最應該先關注的是落地,落地要看企業自己,能不能做好,第一個客戶要企業自己找到,很多企業隻能在小範圍驗證。

高端技術落地通常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太早了,下遊應用風險太大,很多人不願意嘗試;第二個是驗證周期太長,這麼高端、這麼貴的裝置和産品,下遊客戶一般來說都是很謹慎的,是以很多高端産品,發展十分緩慢,如果現金流沒有規劃好,融資又不順利,那就很容易陷入被動局面。

對創業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先可以活下去,估值不必要計較,找到合适的投資機構和資金,把第一把火燒旺,做出初步的市場驗證和客戶認同,為下一階段融資,奠定資料和客戶基礎。

最後的商業模式就是利他,包括員工,合夥人和客戶。商業模式也是一個不斷演變與優化的,不能刻舟求劍。很多時候,我們過早的談論商業模式,其實,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核心。

核心還是創始人的商業落地能力以及面對變化的市場敏感反應能力,有些營利業務,是暫時的,是突發的因素,無法持續。如果我們就看PE,就談論企業估值和價值,很容易掉進陷阱。企業一定要逐漸積累長期優勢,也就是逐漸築高護城河,要回到企業本身使命與商業的本質——持續創新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