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6氪专访|慧和资本刘安民:硬科技时代,如何赚认知范围内的钱?

作者:36氪

文|高雅、郑灿城

编辑|彭孝秋

2021年初,一家做数控刀片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超65亿元。其背后获得15倍账面收益的投资机构——慧和资本也浮出水面。早在2017年10月,慧和资本就对华锐精密(株洲华锐)进行了B轮投资,当时估值不到4亿元。

华锐精密的业绩至今仍保持高增长,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47-1.57亿元,同比增长66-78%。对于过大陆数控刀片行业来说,一直高度依赖进口,亟需国产替代。华锐精密抓住的就是这个机遇,主营车削刀片、铣削刀片和钻削刀片。 注:数控刀片就是数控机床的刀具,简单来说,就是工业的牙齿。

「慧和资本」成立5年来,共投资12个项目,平均收益5.7倍,最高账目收益15倍。一直坚持硬科技投资需要长期陪伴和对产业深刻理解原则。

除了华锐精密,慧和资本还深度参与了同属于产业链上游的硬科技企业深圳大族机器人,其在半年多的时间,先后获得了1.65亿A轮和3.95亿B轮融资。

近两年,协作机器人企业开始萌芽,全球有接近130家协作机器人企业。和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就是在工业机器人上更进了一步,这一小步就是让机器人更好用、更安全,但好用和安全并不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大族机器人CEO王光能表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结合是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机器人感知环境并与环境互动,并能让每个人都非常轻松地使用,这才是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6氪专访|慧和资本刘安民:硬科技时代,如何赚认知范围内的钱?

「慧和资本」调研实拍图

在2022年规划上,「慧和资本」联合创始人刘安民告诉36氪,“「慧和资本」今年预计还会增加2-3个被投项目,金额约2亿元。放眼未来,「慧和资本」将持续关注智能制造领域优质项目,在国产替代方向,继续长期陪跑新材料、高端数控机床、高端装备、精密检测仪器方向,继续走慧和资产团队笃定的的专精特新领域精选型投资道路。”

那么,在这条道路上,慧和资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对商业模式的本质有着怎样的思考?36氪近日与慧和资本刘安民进行了一次专访。

以下为专访实录:(经编辑)

投资是认知能力的变现

36氪:首先想和您聊一聊「慧和资本」的投资逻辑?

刘安民:我们投别人的时候会思考你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亮点在哪里。我们也反问自己凭什么去做投资,怎么去发现这些未上市企业里面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所以就更会在意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认知能力,就是团队的认知能力变现。

认知能力是一个很相对的东西,如何找到我们准确的认知能力变现?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思考过程。我们在打造投资团队人才,尤其是合伙人层面,始终坚持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长期投资中,把团队的判断力和认知力去落到每一个项目上,这是很不容易的。毕竟每个项目都是唯一的,所有的行业和技术都有个性和基因。

现在市场太缺资金了,因为头部企业占了90%资金。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业大军当中,市场资金向头部机构集中,项目越来越大。我们在解决这些瓶颈当中,如何做到精准出击,有效投资和确保成功率,慧和资产会把公司80%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拟投项目的挖掘、观察、培养和跟踪判断,以及做好对已投项目的投后管理。

既然每个项目都不一样,就要把它当作一个作品,把它做到最好,真正实现共同成长和互相成就。从基金LP投资人、项目创始人、基金管理人和社会价值,四个角度,实现多赢结果、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在每一个策略,每一个个案,每一个认知都是全程参与和互相多角度沟通、倾听,我们合伙人也都在项目一线,所以大家都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因为你在一线做决策,要确保你所掌握的信息是真实的、及时的、全面的,是在不断修正和提升你认知能力的。

五个合伙人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董事长陈博士负责行业分析和投资研究,具有近三十年的金融投资分析经验,历经几个大周期,看了不少上市公司的起起落落。而我和易总在生产制造、企业管理、材料和化工领域都有近20年创业经验;合伙人谭博士是资深的银行家,风控背景,三十多年从业经验,对于企业管理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深度,是难得宝贵经验。

较年轻的合伙人方总是北大和复旦大学生物医药背景,在生物医药与智能制造领域深耕十多年,最近加入我们团队。属于慧和准备进入生物医药领域投资的生力军。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投A、B轮的项目,这里面需要创始团队和投资团队多次深入交流与高度的价值认同。作为投资机构,要考虑公司在该赛道里有没有可能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我们合伙人拿出前瞻性建议与策略,并对创始人有启发意义。

36氪: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慧和资本」优势体现在哪里?后续您还会找什么标的?

刘安民:我认为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人,慧和资本就是由来自五个不同行业的资深合伙人组成的投资团队,大家背景互相补充,甚至个性方面都是互相补充。本着“慧于心,和于行”的理念,大家共同创立慧和资产,深耕专精特新赛道投资。

慧和团队的优势就在于,五个合伙人在产业和资本,金融与实业里,有比较丰富的资源,比如高端人才和行业分析、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供应链、渠道建设等方面,这些有助于协助早期创业团队,迅速锁定合适自己的人才与选择合适自己的创业道路,一步步发展。

比如一个早期创业企业的优秀领军型技术人才,往往是比较难找,除非老板本身是技术背景,都需要先把人才引进公司里,再由这个人把这条线、这个网络的人带过来。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就是以这种方式, 和很多知名985高校的知名行业教授、研究生保持良好互动,形成对创业企业技术人才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而不是让大家通过猎头来找来找去,挖来挖去。

尤其对于我们投资标的企业,都是有技术门槛和进口替代应用场景的智能制造。对高端技术人才需求巨大,但又不能按照市场化给出高新待遇,只能通过我们这种方式:感情联络,慧和资产投资来背书,以事业感召和留人。

36氪:慧和投资理念是不是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如果是不熟悉领域?您会选择投资吗?

刘安民:是的。我们确信一定要了解这个专业领域才能投。虽然有些领域我们不懂,但是我们可以找合作机构,懂的业内人士去了解,去看他的技术源头,这个还是体现只赚认知能力的钱,敬畏市场。

所有的认知都是一个过程,但是市场太热的项目,我们是不会投的。我们希望找到好的苗子,在A轮和B轮中就可以投给他,给他帮助,陪伴他成长。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在技术与工艺上有创新,并得到初步验证,给他进行人才、市场、供应链赋能,给他资金,管理和资本策略建议。

商业模式本质是利它

36氪:在您所关注的领域,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您所认可的?

刘安民:所有的商业模式其实都是利他,就是帮助客户省钱、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投资人往往不需要苛求细节,不需要太沉迷技术,这也是认知能力。一定要考虑如何变现的问题,要选择可持续的变现路径。这就是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只是之一。

在高端装备赛道里创业的企业家,往往都很自信,觉得技术就是天,就是成功秘诀。我们比较喜欢投资具有技术相对领先性,对商业敏感很高的创业者,很多项目,就是因为老板的商业敏感不行而举步维艰。市场是开放的,技术领先也是相对的、暂时的,必须在时间维度和市场维度同时领先,才能不断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和护城河,包括资本,人才,市场策略,产品定位,价格策略等。

这些决策的依据与探索,都需要我们慧和团队和项目方核心创始人,多层次的深入交流与探讨。我们的角色就是投资+,加人才,加战略,加资本,加规范经营建议,这样才能推动公司,不断发展,不断上新台阶。从投资机构来讲,这是投后管理的重要任务。这往往是我们这些精选基金管理人的优势。

相比较其它头部机构,我们在投后里面扎的很深,基于合伙人的背景与资源,我们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价值创造性的投后管理工作,取得被投资企业老板的认同。

36氪:慧和资本的项目都是怎么接触到的呢?有没有项目自身很好,但是现在的时间节点还不能投钱?

刘安民:项目来源是我们五个合伙人,这个跟我们背景有关系,其实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优质和持续的项目源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接触和发现真正值得投的、优质的、千里马的苗子,才是机构核心竞争力。

项目本身很好但还不到投资节点的项目我们会免费提供帮助,例如会提供股权架构梳理,市场格局分析和潜在客户推荐。我们不投不代表这个企业本身不够优秀,只是和我们管理资金的性质有差距,和我们的认知不匹配,我们也要对我们的资金负责,要投我们认为相对确定的标的。

以广东科视光学项目为例,我们2017年5月就拿了它的商业计划书,但2020年过完年才全力以赴做尽调,2021年年中完成投资。这是因为我们对投资企业有两个要求,营收过1亿,利润超过1000万。还有一个原则是就是企业的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否得到初步验证,“小荷才露尖尖角”。随着注册制落地,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未来很多企业上市后,估值很分化。

所以我们要分析判断,拟投资标的,从团队到产品,从友商市值到赛道容量,足够支持几个1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即通过未来5年努力,项目方有可能做到10个亿以上收入,2-3个亿左右利润规模。

作为投资机构要懂企业家,一定要换位思考,如何与企业家深入交流、探索,找可执行的方案和路径,包括我们合伙人展现出来的专业程度在哪里,我们都要不断的、虚心的向这些优秀企业家学习,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股权投资中,人性的问题是最淋漓尽致的,一个好的项目,老板要从一开始要懂得规划好未来的事情,好的也要期待,不好的也要做好预防;包括股权架构设、股权激励建议,我们投资机构一开始就要帮忙梳理好、留有余地。第一要有自己对项目价值判断的核心支撑要素,第二是团队要有对项目方全力以赴帮扶的态度和能力。

36氪:技术人才出来创业的时候,容易遇到2个商业化问题,成本把控不好和技术落地难。从投资机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给到的是什么?

刘安民:每一阶段成本考核不一样,例如我们投资了一个机器人企业,机器人的成本没有优势,但是为什么我们敢去投资?首先你不能看他的成本有没有优势,最应该先关注的是落地,落地要看企业自己,能不能做好,第一个客户要企业自己找到,很多企业只能在小范围验证。

高端技术落地通常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太早了,下游应用风险太大,很多人不愿意尝试;第二个是验证周期太长,这么高端、这么贵的设备和产品,下游客户一般来说都是很谨慎的,所以很多高端产品,发展十分缓慢,如果现金流没有规划好,融资又不顺利,那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对创业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先可以活下去,估值不必要计较,找到合适的投资机构和资金,把第一把火烧旺,做出初步的市场验证和客户认同,为下一阶段融资,奠定数据和客户基础。

最后的商业模式就是利他,包括员工,合伙人和客户。商业模式也是一个不断演变与优化的,不能刻舟求剑。很多时候,我们过早的谈论商业模式,其实,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核心。

核心还是创始人的商业落地能力以及面对变化的市场敏感反应能力,有些营利业务,是暂时的,是突发的因素,无法持续。如果我们就看PE,就谈论企业估值和价值,很容易掉进陷阱。企业一定要逐步积累长期优势,也就是逐步筑高护城河,要回到企业本身使命与商业的本质——持续创新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