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打着清君側旗号進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他的兄弟下場如何?

最近《大明風華》在熱映,有個問題劇中沒有提到,那就是在靖難之役後,朱棣是怎樣對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兒子們的?

朱棣打着清君側旗号進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他的兄弟下場如何?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四子,朱标是朱元璋長子,洪武元年,朱标就被立為太子,是帝國合法的繼承人。朱元璋對官員極端不信任,殺掉大量開國功臣,不過朱元璋對太子的教育很重視,宋濂、李善長、徐達、劉基等人都曾教導過朱标。

不同于朱元璋,朱标溫文爾雅,處事溫和,也多次勸說朱元璋不要濫殺,如果能順利繼位,也将是一位仁厚的君主。朱元璋的想法是一張一弛,在他的治下國家剛剛起步,戰事頻繁,是以需要一個強勢的帝王,而随着國家的穩定,則需要一位溫和的皇帝來緩和社會沖突,這對國家、百姓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史料記載:

“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

天公不作美,着重培養的太子朱标,卻在洪武二十五年突然病逝,這對朱元璋打擊巨大,為此痛苦不已。朱标活着的時候,朱棣不敢有什麼奢望,而朱标死後,朱棣的不臣之心便一發不可收拾。

朱棣打着清君側旗号進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他的兄弟下場如何?

在朱元璋衆多兒子中,朱棣應是那個能力最強,最優秀的那一位,而朱元璋沒有選擇朱棣。由于朱标的死,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這讓朱棣怒火中燒。多年在戰場拼殺的朱棣,當然瞧不起朱允炆,對這個侄子,朱棣隻有嫉妒和怨恨。

從朱允炆即位後的表現看,無論是政治手腕還是軍事水準,都跟朱棣差得太多。朱允炆幾乎沒有什麼自我判斷能力,全按照齊泰、黃子澄之流的方案操作,在靖難之役中敗得一塌糊塗。在朱元璋的殘酷殺戮下,朱允炆手下已經沒有什麼賢能之人,加上朱允炆本身的性格問題,哪怕朱棣不造反,朱允炆也不是個稱職的皇帝。

當時,蒙古部落仍有相當實力,瓦剌、鞑靼仍對中原有一定威脅,朱元璋統一全國,而朱允炆是否能守住這基業都是個問題。如果朱允炆守不住大明基業,那麼朱棣即位才是最佳方案,雖然朱棣是個反叛,但他也是最适合做皇帝的那個人。

對于國家來說,皇帝朱棣是個合适的人選,而對于朱标的嫔妃、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可能就是個災難。自古以來,新皇即位後,對前代皇族,存在着趕盡殺絕的現象,宋武帝劉裕幾乎殺光司馬皇族,齊高帝蕭道成則殺光了劉宋皇族,楊堅統一全國,卻滅掉了宇文一族。

朱棣打着清君側旗号進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他的兄弟下場如何?

有時候生在皇族,并非什麼好事,錦衣玉食之外,可能是無盡的殺機,不知道哪一天就可能成為案闆上的魚肉、待宰的羔羊。經過三年的奮戰,朱棣終于攻破南京城,成為帝國真正的主宰,這一路上死了很多人,付出了巨大代價,收獲的時候當然也不能糊塗。

“谷王橞、李景隆等開門納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諸将守城及皇城,還駐龍江,下令撫安軍民。”

李景隆打開城門之後,南京城即刻被攻陷,朱棣馬上指令部隊圍住皇城,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抓住朱允炆,隻要找到朱允炆,無論是死是活都好說。朱棣已經控制了局面,隻要掌握住朱允炆,對外怎麼說都可以,畢竟他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是有繼承權的。

假如朱允炆還活着,可以逼着朱允炆讓出皇位,之後找個機會廢掉朱允炆,就不會有後顧之憂。如果朱允炆的确是燒死了,那麼也很好辦,既然皇帝都沒有了,那朱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即位。

如果按照事情的複雜程度,朱允炆死了最好,畢竟死人是無法說話的,最終的結果則是朱允炆不知所蹤,成為了一個永遠的謎團。為了找到朱允炆,朱棣花費了不少心思,甚至從他即位後,生育出現了問題,再也生不出孩子,可見其對這件事的關注程度。

朱棣打着清君側旗号進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他的兄弟下場如何?

在朱棣即位之初,找朱允炆不一定隻是找到,很有可能是追殺,也就是發現後即刻處死,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效率也最高,杜絕後患。對朱允炆,朱棣已經是如此态度,那麼對于朱标的後妃、其他兒子,也不會有什麼優待政策。

朱标有五個兒子,分别是虞懷王朱雄英、建文帝朱允炆、吳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朱标還有兩位妃子,分别是元妃常氏、繼妃呂氏。

“興宗五子。後常氏生虞懷王雄英、吳王允熥。呂後生惠帝、衡王允熞、徐王允熙。”

本為嫡長孫的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就夭折,年僅八歲。正是因為朱雄英早夭,朱允炆才有機會成為皇太孫。朱允熥,在建文元年封到了杭州,隻是還沒有來得及去,朱棣開始發動戰争。

“建文元年封國杭州,未之籓。成祖即位,降為廣澤王,居漳州。未幾,召還京,廢為庶人,锢鳳陽。永樂十五年卒。”

朱棣打着清君側旗号進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他的兄弟下場如何?

等到朱棣當上了皇帝,朱允熥也就沒好日子過了,先降為廣澤王,之後廢成老百姓。哪怕成為老百姓也還好,最起碼還能活下去,隻是朱棣還把他囚禁在鳳陽,永樂十五年去世,具體死因也就無關緊要了。

衡王朱允熞,朱棣先降格為懷恩王,在和他哥哥朱允熥一同關在鳳陽,死亡時間在永樂十二年左右。徐王朱允熙,被降為敷惠王,和母親呂氏一同居住在懿文太子陵墓,不久之後,居所發生火災,被燒死,想來也不會是正常死亡。

朱标的妃子常氏,在洪武十一年,因為難産去世了,按照當時的醫療水準,難産幾乎是必死無疑。呂氏則和朱允熙一起,死在那場莫名其妙的火災中。呂氏和朱允熙死得最蹊跷,一般來說火災大多是人為的,且朱允熙死時才十六歲,很有可能跟朱棣有關。

這跟宋太宗趙光義有些相像,趙光義即位後,趙德昭自殺而死,趙德芳病逝,經過推測,後世大多認為趙德昭、趙德芳是被宋太宗害死的。

朱棣打着清君側旗号進京,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他的兄弟下場如何?

雖說朱棣是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但他也是一位剛愎自用、弑殺無度、多疑猜忌之人。在他即位後殺掉了不少人,有建文舊臣,有建文的将領,也有大量的宮女仆從。皇族之間可能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如果可以選擇,朱标的兒子們可能不再想投胎到帝王之家。

朱棣死後,他的幾個兒子同樣步了老爹後塵,總共三個活着的兒子,老二又造侄子明宣宗的反,兵敗投降被殺,老三也是郁郁寡歡。

無情最是帝王家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