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末年,為什麼清朝統治者對新軍的指揮會失靈?

衆所周知,清廷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在于新軍的臨陣倒戈,而新軍也是晚清引以為傲的皇家衛隊,從甲午戰争後清廷就開始重點建設,不僅配備了先進的西洋火器,還以西法練兵,那麼這支軍隊為何後來會出現指揮失靈呢?

清朝末年,為什麼清朝統治者對新軍的指揮會失靈?

北洋新軍組織結構比較複雜,應當細分來看。宏觀來講分為兩大類:一是京畿腹地的北洋新軍,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北洋六鎮,主要負責保衛京城和皇家安危,也是新軍中的精銳部隊;二是地方上的新軍,像發動武昌起義的湖北新軍,上萬人駐紮在地方上,統一由朝廷排程。

新軍的失靈主要可以歸咎于兩點

清朝末年,為什麼清朝統治者對新軍的指揮會失靈?

第一,慈禧死後,晚清政府缺乏有威望、有腕力的強勢當政者,内部分裂嚴重。

晚清内憂外患風雨飄搖,打輸了很多外戰,簽訂了太多不平等條約,農民運動也是此起彼伏,而始終沒有出現政權崩塌,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以慈禧為主統治層的堅固,慈禧把握權術緊馳有度,馭人之道有方,把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等權臣控于掌下,并對各方權力有效平衡,是以她的任期内,始終沒有發生統治階級内部的崩潰,反而平太平天國、辦洋務、搞外交,讓陰霾籠罩下的晚清看到了一絲未來的希望。

而慈禧死後,統治階級内部就出現了大的崩潰,資曆尚淺的攝政王載沣打破滿漢官僚平衡,接着宣統繼位主少國疑,上到中央權臣,下到在野軍閥紛紛對清皇室離心離德,就給野心家袁世凱創造了政治機會。

清朝末年,為什麼清朝統治者對新軍的指揮會失靈?

第二,建立新軍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軍制創新,無經驗可循,用舊式制度自然指揮起新式軍隊會有難度,易淪為權臣的私兵。

從新軍的訓練方式來看,與傳統中國練兵之法截然不同,除了編制與中國傳統營制已完全不同外,在灌輸政治思想上也和傳統清軍練法大不相同,以往都是全軍效忠于某一個皇帝,全軍認同皇帝,是以皇帝對各級軍官和兵卒的控制力明顯不足,全靠将士主觀上的自覺效忠,而西法練兵強調的是低級服從進階,一級服從一級,袁世凱對此深得精髓,并把新軍的中、高層上司班子全部調換成為心腹将領,是以一舉拿下了新軍的絕對控制權,以至于軍中隻知有袁世凱,不知有皇帝。

地方上将領對新軍的說服指導更是形同虛設,是以就被革命黨人便趁虛而入,大肆宣揚煽動言論,清末地方官吏吏治腐敗,對此問題不加以重視,是以裝備精良的新軍就成為了革命黨人的嫁衣,說到底就是清廷對新軍思想指導工作做的不夠到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