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整建制軍隊投降,讓南宋元氣大傷的淮西軍變是如何發生的?

紹興七年(1137年)八月八日,鎮守于淮西的南宋軍隊發生叛亂,原隸屬劉光世所部的統制官郦瓊、王世忠、靳賽等殺死監軍官呂祉等人,帶領全軍四萬餘人和十餘萬百姓投降金人建立的傀儡政權僞齊,史稱“淮西兵變”。

整建制軍隊投降,讓南宋元氣大傷的淮西軍變是如何發生的?

中國曆史上的軍變不在少數,但像淮西軍變這樣整建制的軍隊投降敵人還是實屬罕見,更何況它還發生于整個政治建構就是為了防止武将奪權的宋朝。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淮西軍變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這要先從當時的局勢說起。在淮西軍變發生前,南宋北方有一個金人扶持建立的傀儡政權僞齊,齊國的皇帝,是北宋舊臣劉豫。這位劉豫貪生怕死,在金軍圍城時殺死守将,投降金人。金人秉持“宋人治宋”的理念,便在金國與南宋的交戰區扶持劉豫建立了齊國,以達到漢人内耗的目的。

整建制軍隊投降,讓南宋元氣大傷的淮西軍變是如何發生的?

劉豫登基以後為表忠心,不遺餘力的攻伐南宋,想要徹底将南宋滅亡。南宋針對僞齊和金人,沿江建立了五大戰區,而淮西正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

南宋時期,為了抵禦外敵,朝廷擴大了武将的權力。這項舉措在提高了南宋軍隊戰鬥力的同時,也導緻了諸軍統帥擁兵自重、不聽調遣的問題。在淮西之戰中,南宋軍暴露了許多問題,其中尤以劉光世的問題最為嚴重。劉光世是北宋舊将,在南宋軍中他資曆很老,屬下軍隊有五萬多人。可是劉光世貪杯好色,對屬下疏于管教,且招攬三教九流之人,以緻于“麾下多降盜,素無紀律”。

整建制軍隊投降,讓南宋元氣大傷的淮西軍變是如何發生的?

當時南宋正圖北伐,是以宰相張浚打算将劉光世懲治,以儆效尤,他上奏彈劾劉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國事,語以恢複,意氣拂然,乞賜罷斥,以儆将帥”。(《宋史》)高宗聽從張浚建議,将劉光世罷為少師、萬壽觀使,解除了他的兵權。

劉光世被罷免以後,他的五萬左護軍的統帥權成了最要緊的問題。按理來說,韓世忠、張俊都和劉光世鬧過沖突,與劉光世沒有嫌隙的嶽飛,似乎是最合适的人選。可是,高宗和張浚卻不願意将左護軍交給嶽飛。嶽飛已經掌管京湖戰區的兵馬,且兵權最大,如若再将劉光世的軍隊交給他,不論是高宗,還是其他文臣,都不會允許。

整建制軍隊投降,讓南宋元氣大傷的淮西軍變是如何發生的?

張浚打算讓朝廷直接掌控左護軍,于是他空降兵部尚書呂祉,以他為監軍。至于劉光世原先的兩位大将王德和郦瓊,分别擢升為正統領和副統領。可是這個安排卻惹惱了郦瓊,他原本與王德乃是平起平坐,劉光世走了以後,他卻低王德一頭,這讓他心生怨恨。

郦瓊在軍中處處與王德作對,這件事情在軍中鬧得沸沸揚揚。按理說,迅速将郦瓊調走或者按下去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朝廷卻将王德調走,以避免兩人産生沖突。

然而王德走後,左護軍中還有一個巨大的沖突,那就是兵部尚書兼監軍的呂祉和郦瓊這對文臣和武将的沖突。劉光世被調走,這讓軍中将領十分不滿,他們認為這是文官在刻意打壓劉光世,是以對呂祉很有敵意。郦瓊是軍中悍将,威望很大,軍中将士都聽從于他,而不聽呂祉調遣。

整建制軍隊投降,讓南宋元氣大傷的淮西軍變是如何發生的?

呂祉見狀決定将郦瓊直接撤換,并解了他的兵權。可是不知誰将消息傳了出去,整個軍營頓時沸沸揚揚。郦瓊聽聞,覺得自己若再不出手,将會一無所有,于是他幹脆心一橫,殺了呂祉,帶着自己的嫡系部隊投降僞齊。其餘的軍隊有的不知狀況,有的被郦瓊裹挾無法回頭,最終五萬左護軍,投降僞齊的竟然多達四萬多。隻有原屬于王德所部的八千人和零散部隊歸朝。

“淮西軍變”對于南宋的打擊是巨大的。在淮西軍變前,南宋已經多次戰勝僞齊,軍中士氣正盛,加上嶽飛等中興名将,不論是高宗,還是張浚等人,都對北伐充滿着信心。事實上,當時的金人問題也很多,加之僞齊劉豫殘虐無道,天怒人怨,南宋北伐,或可成功,至少收複僞齊故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整建制軍隊投降,讓南宋元氣大傷的淮西軍變是如何發生的?

可是,淮西軍變卻給了南宋迎頭一擊。淮西在當時是南宋對金人和僞齊的軍事前沿的江淮重地,結果左護軍四萬多人投降僞齊,且裹挾十餘萬百姓,整個淮西重地頓時陷入于防衛空虛的狀态

萬幸的是,金人和僞齊沒有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因為他們也在忙于内鬥。四萬南宋軍隊投降僞齊,金人卻談不上多麼高興。僞齊對于金人來說,隻是一個消耗南宋國力的傀儡,他們絕不會坐視僞齊坐大。

其實,劉豫對于金人也不是完全忠心,他也有自己的野心。就在紹興六年,劉豫還曾擅自征發民夫大舉伐宋。金人對此沒有任何協助,坐視劉豫慘敗,足可見金人的态度。

就在淮西軍變這一年,金人大舉南下,奔襲開封,直接将劉豫廢掉,僞齊滅亡。至于這四萬淮西軍,金人完全沒有看上眼,他們為了杜絕後患,直接将四萬軍隊解散。

由于金人沒有抓住機會,南宋迅速将淮西重地重新布防了起來,這讓淮西軍變的損失降低了很多。可歸根結底,淮西軍變對于南宋的打擊還是巨大的,一個戰區兵力的損失,是南宋無法承擔的。而且,這次軍變還打亂了南宋的北伐,讓無數人的努力付之一炬。

參考資料:

《宋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