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郊差別墅曾經是中産男性的理想居住地,複式洋房和大花園一度也是成功人士的夢中标配。

但随着社會環境的變化,一些地方的郊差別墅卻漸漸沒有了人氣,别墅這種寄托了中産生活夢想的地方,變成了凄涼和蕭條的代名詞。

一束軍用手電筒的燈光打在破敗不堪的大門上,昏暗的天色中依稀可見門沿上曾經精心設計雕刻過的鐵藝花紋;

蒙塵的加長林肯停在車庫,上面滿是野貓錯落的腳印,房間中央的水晶吊燈墜落在地,散落的裝飾物呈現出詭異又破敗的美;

庭院中的噴泉早就幹涸,植物變成了建築的主角,半人高的雜草從房頂長出,爬山虎遍布整個外牆面,蔥郁的灌木遮蓋了原本的入口。

在豆瓣幾個熱門的廢墟探索小組裡,三不五時總能看到廢墟愛好者們去“探險”後拍回的照片。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有些廢棄别墅群已經成為了同好之間口口相傳的知名打卡地,其中幾處别墅群之熱門,讓開發商不得不專門雇傭了安保人員駐守以勸返想來一探究竟的人;而有些隻是發帖人路過郊區路段時偶然拍得。

這樣的文章不僅定位在長三角與珠三角,北京、廈門、四川、重慶……關于廢棄别墅的探險,至今仍然流行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愛好者之中。

一對父母帶着兩個孩子開車傳回市郊的别墅家中,燈亮起後寵物搖頭晃腦地前來迎接——這個帶着一絲對中産階級的刻闆印象的畫面,也許是很多人對于财富、成功、事業與家庭的平衡等關鍵詞最初的幻想。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海南三亞從90年代就開始在海邊修建起了别墅區

不必再共享樓道、電梯等公共空間,不會再有樓上樓下噪音、漏水的煩惱,寵物和孩子可以自在地在私人庭院中奔跑玩耍,更不用每天下班後開着車轉圈尋找停車位,人們關于居住在别墅中的幻想總是隻有美好的一面。

而當中國城市的地産開發商真的在郊區地段蓋起了别墅群,迫切搬進去的中産家庭卻發現美劇中“一家一座小house”的生活模式在中國的水土不服。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空間寬闊的别墅群選址大多都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雖說可以開車回家,然而郊區商業生活圈的豐富程度遠遠比不上市區,不僅外出就餐等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有時就連買個菜也得驅車前往幾公裡甚至十幾公裡外的市場。

而大空間房産的裝修、維護、清潔等又是一筆不菲的花費,原本以為隻要花費房子本身的價格就可以享受到别墅美好小生活的城市中産真正入住後,才發現養護大面積室内外空間所需要的費用和精力都會令人心生疲憊。

而當一些家庭因為工作通勤、子女上學等問題選擇搬回市區時,卻發現曾經在開盤時極其搶手的郊差別墅房産出手極為困難,除了要面對高昂的稅費之外,房産的降價貶值也令想要轉手的業主頗為頭疼。

據公開資訊顯示,杭州蕭山的一處别墅就從2012年時的1.38億降價了8300多萬,短短十年後二手房價已經相當于原價的四折,而依舊鮮有人問津。

當生活重心在城市的中産們逐漸發現繁華地段的大平層才是最适宜工作、生活、孩子求學的房産類型後,曾經火爆一時的郊差別墅逐漸被抛棄。

或是因為開發未能順利完成,或是因為業主逐漸搬離街區被廢棄,還有一些甚至是因為坊間流傳的古怪風水故事,中國城市邊緣的這些别墅群就這樣成為了小衆廢墟愛好者們的同好交流勝地、流浪人口的落腳點、以及野外動物遮風避雨的藏身之處。

上海的一處聚集了六七十棟獨棟别墅的廢棄區就是如此。地處交通頗為友善的浦東郊區,四周被成熟的别墅聚居區和高爾夫球場等環繞,房型多為300-400平米的三層建築結構,原本該是極其容易完成開發出售的。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但就在這片别墅區即将進入外牆裝飾階段之際,開發商卻稱其資金鍊斷裂撤離。從此這片主體結構均已建造完成、未安裝門窗的毛坯房就這樣靜靜伫立在距市區不到40公裡的土地上,變成了滬上廢墟愛好者們必去打卡到此一遊的低難度級别“景點”。

而關于風水故事的傳說也在網友們一次次探秘和夜訪拍攝後被越描越黑,原本價值不菲的房産因為開發不當,又有靈異故事加持,就這樣被徹底廢棄。

相比較于未完成開發的别墅被廢棄,那些已經部分完成出售、已有業主入住後又重新被廢棄的别墅被抛棄的理由更加真實又引人思考。河南信陽的一片别墅區原本集中出售給了當地某機關的上司階層,但後來因為聯排别墅居住起來問題重重、整修費用過高,并且交通、購物等不友善,聚集于此的業主陸續搬回城市,最後留下的幾戶也因為街坊鄰居的離開而選擇撤離。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而出類似的原因,即使是在香港這樣寸土寸金的地界,豪宅林立的太平山頂上也出現了空置的别墅。據探訪者觀察,别墅中内飾整齊完好,地闆和家具均看得出經過了精心打理,但因為香港新老富豪交替、内地買家入住等原因社群中已然換了一批人,房子大概是因為喪失了其原有的社交屬性而被主人抛棄。

在别墅區逐漸廢棄後,由于無人管理也沒有責任方及時收尾,大片閑置的住宅區域發揮出了各種各樣的功能。深圳龍崗的一片有一百多棟廢棄别墅的别墅區就變成了“蝸居族的天堂”,物品的擺放顯示出明顯有闖入者将這些别墅當做了自己的臨時住所。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深圳龍崗區的一處廢棄别墅區被蝸居族占領

而在海南海口更是有空置别墅被人拿來改建成非法的養豬場,最後因為沒有任何防污處理對附近的生态環境及水體造成巨大影響而被專項巡查中的幹警取締。而那些雖然閑置但其實尚有業主的别墅也難逃被破壞的命運,不少都成了盜竊者的“進貨點”——和廢墟探險愛好者一樣,盜竊團夥内也會互通有無,很快發現被空置而物品尚未搬走的偏遠豪宅并将其洗劫一空。

而這樣的情景在鄰國日本已經完全演繹過一遍了,最後随之而來的“房産泡沫大破滅”的結局難免也會讓似乎在重蹈覆轍的國内房地産市場産生一絲擔憂。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政府為了遏制日元升值推行了低利率政策,導緻日本股市和房地産價格飛速上漲。

而日本群眾當時也認為,按照日本國内人口衆多而國土面積狹小的情況來看,房價一定會持續上漲。雖然這樣的論調在今天看來非常不可思議且不符合常識,但是在泡沫經濟時代人人都笃信房産永遠不可能降價,大家也都争相積極購買東京周邊的進階住宅區。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電影《千與千尋》中也暗示了日本的泡沫經濟破滅時代的地産開發現象

直到房産泡沫破碎,城市發展讓生活圈愈發聚攏于市區,人們才發現曾經曾經住滿了上市公司高層、中産家庭的市郊獨棟社群已經變成了城外的“幽靈城市”。

那些前業主去世後繼承給子女的房子因為子女不願低價出售、而自己因工作等原因并不能來此居住而空置,周邊配套的商店紛紛停業,基礎設施也逐漸老舊,就連往返于住宅區與市區的公共交通班次也開始減少。

除了一些高齡老人,年輕人大多不會選擇住在這樣的街區中,從前炙手可熱的近郊高檔住宅區域逐漸喪失了活力。

曾經和中國人一樣喜歡買房子的日本人在泡沫破碎後對房子與土地變得避之不及。

無論是用來自住還是投資的房産,在如今繼續持有不僅不會帶來預期的收益,甚至可能在房産不斷貶值的同時還需要繳納各種稅費和維護費用來“供養”房子。固定資産稅、物業費、維修管理費……面對老一輩留下來的土地和房産,不少年輕人甚至覺得是一個負擔,而老年人們也盡力不把這樣會倒貼錢的資産留給後代。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也是是以,日本被劃定為“所有者不明土地”的比例高達20%,無力負擔繼承稅等費用的子女也通常不會去認領和維護所繼承的房産。就這樣,在日本的近郊越來越多空置、年久失修的破敗“鬼宅”出現了。

雖然郊區豪宅的命運各不相同,中國城市的房地産資料卻仍在不斷上漲。“中國是否會重蹈日本房産泡沫的覆轍”的話題也因為被探讨了太多次,已經從最初的發人警醒變得不痛不癢。

參考來源:

觀點:珍愛生命,遠離郊差別墅!

鳳凰網房産杭州站:業主血虧!獨棟别墅四折出售 依舊遭冷落

搜狐:日本房地産泡沫破裂後遺症:年輕人拒絕繼承,老年人急着出手

工商時報:賣不掉的老豪宅

撰文:盆栽

編輯:Sebastian

文中圖檔來自網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郊差別墅紛紛爛尾,坑了多少中産男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