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7年,我軍殲敵人數最多的戰役是哪三場戰役?負責人是誰?

在解放戰争中,1947年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年份,經過一年的艱苦戰鬥,國民黨軍隊由430萬人下降到370萬人,由于大部分兵力都是用來防守主要城市,機動作戰的兵力非常少,而解放軍的人數則由120萬人發展到了195萬人,實力大增。事實上,也正是1947年,中央決定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從此拉開了大規模兵團作戰的序幕,加速了國民黨的滅亡。在1947年,解放軍打了成千上萬次大大小小的戰役,但是其中殲敵人數最多的戰役一共有三場,分别是魯南戰役、萊蕪戰役以及魯西南戰役,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三場戰役。

1947年,我軍殲敵人數最多的戰役是哪三場戰役?負責人是誰?

首先是魯南戰役,它是華東戰場的戰略轉折點。那是1946年年底,蔣介石集結4路大軍進攻蘇皖地區,由于當時我軍正在進攻宿北,無暇顧及,緻使國軍成功拿下魯南大部。宿北戰役結束後,中央決心發起魯南戰役,殲滅魯南之敵,時任“山野”司令的陳毅和華中野戰軍司令的粟裕率領兩大野戰軍迅速移師魯南,于次年1月1日秘密進入進攻地點。2日,随着司令部一聲令下,各攻擊部隊正式發起進攻,僅用了一天時間便包圍了國民黨整編26師和第1快速縱隊,不久後即打殘了整編26師。4日,國民黨第1快速縱隊企圖向峄縣方向突圍,然而天公不作美,忽然下起了大雪,道路泥濘不堪,第1快速縱隊的坦克、車輛行動遲緩。

1947年,我軍殲敵人數最多的戰役是哪三場戰役?負責人是誰?

陳毅、粟裕敏銳地覺察到這一有利戰機,下令兩路縱隊利用多路穿插的戰術,向敵人發起猛攻,一時之間,第1快速縱隊亂成一團,5個小時後,第1快速縱隊全部被殲滅。整編26師師長見勢不妙,帶着殘餘部隊逃到了峄縣城中,企圖固守待援,9日,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向峄縣發起進攻,兩天之後成功破城,活捉整編26師師長馬勵武。此後,我軍又向棗莊地區的國民黨整編51師發起進攻,到20日,整編51師基本被全殲,師長周毓英也淪為了俘虜。這一戰,我軍殲敵53000人,繳獲了大量的坦克和火炮,而自身傷亡僅8000人。

1947年,我軍殲敵人數最多的戰役是哪三場戰役?負責人是誰?

然後是萊蕪戰役,萊蕪戰役同樣是由陳毅、粟裕指揮的一場大規模運動戰。話說魯南戰役後,粟裕意識到大兵團作戰的重要性,向中央提出将山東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合并的想法,得到了中央的準許,後兩支野戰軍部隊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由陳毅擔任司令兼政委,粟裕擔任副司令。蔣介石為了消滅華東野戰軍主力,調集23個整編師的兵力,向臨沂、萊蕪等地浩浩蕩蕩地開來,鑒于國軍方面兵力分散,陳毅、粟裕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尋殲敵軍一部,各個擊破。由于陳誠的錯誤指揮,緻使李仙洲部孤軍深入,陳、粟決定圍殲李仙洲部,2月15日,我軍大部集結在萊蕪地區,對李仙洲部形成了合圍之勢。

1947年,我軍殲敵人數最多的戰役是哪三場戰役?負責人是誰?

2月20日,戰鬥正式打響,經過一天時間的激戰,我軍逼近萊蕪城下,李仙洲非常恐慌,一面下令部隊抵抗,一面組織兵力實施突圍。然而,華野司令部早就已經在突圍方向上布置好了“口袋”,就等李仙洲鑽進來,23日,李仙洲部進入華野伏擊陣地,華野4個縱隊在各個方向發起進攻,5個小時後,李仙洲部大部被殲,他本人也淪為了俘虜。這一戰,我軍殲敵56000人,粉碎了蔣介石消滅華野主力的計劃。

1947年,我軍殲敵人數最多的戰役是哪三場戰役?負責人是誰?

最後是魯西南戰役。萊蕪戰役失利後,蔣介石非常不甘心,決心對山東地區發起重點進攻,針對國軍的重點進攻,晉冀魯豫野戰軍決定主動出擊,6月30日,劉伯承率領野戰軍主力12萬大軍突破國軍黃河防線,包圍了郓城,守城将領劉汝明連忙向上級求援,國軍從豫北等地調來4個整編師的部隊,三路增援魯西南。劉伯承決定以一個縱隊攻打郓城,三個縱隊阻援,此後,我軍很快便拿下郓城,殲敵兩個整編旅。7月10日,國民黨又集結兩個整編師和一個主力師呈一字長蛇陣,進至六營集等地,劉伯承以分割包圍戰術,将敵軍切割成幾個部分,後将敵軍兩個半旅合圍于六營集,不久後即将之全殲。15日,我軍又向敵人控制的羊山集發起猛攻,雖然蔣介石親自坐鎮指揮,但是羊山集最終還是被我軍拿下,國民黨整編66師被全殲。這一戰,晉冀魯豫野戰軍殲敵60000餘人,給國民黨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