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肅順等人握有實權,本可穩操勝券,但一步臭棋注定陰溝裡翻船

“高枕而卧”、“大意失荊州”,這是鹹豐帝去世後肅順、載垣等顧命八大臣所犯下的一個緻命失誤,并最終導緻了辛酉政變的發生。原本手握軍政大權的肅順等人,為何會如此昏頭漲腦,犯下如此大錯呢?

肅順等人握有實權,本可穩操勝券,但一步臭棋注定陰溝裡翻船

鹹豐十一年九月四日,兩宮太後頒布了一道谕旨稱:

“本日載垣、端華、肅順面奏,因差務較繁,請将管理處所,懇恩酌量改派等語,自系實在情形。著照所請,載垣著開銮儀衛、上虞備用處事務;端華著開步軍統領缺;肅順著開管理理藩院并向導處事務。”

如果熟悉清代官制的讀者一看這道上谕便能發現其中的問題。這牽涉到幾個重要的職務:銮儀衛、上虞備用處、步軍統領、向導處事務。為何說這幾個職務重要呢?

銮儀衛設掌衛事大臣一人,例由王公及滿蒙大臣内特别簡任,專門負責皇帝、皇後等的儀仗事務;上虞備用處主要是随侍皇帝的漁獵等事,其管理大臣由宗室王公、滿蒙王公及滿蒙大臣中特簡;向導處設總統大臣,主要是為皇帝的出巡做準備工作。

肅順等人握有實權,本可穩操勝券,但一步臭棋注定陰溝裡翻船

這幾個機構雖非清廷的重要行政部門,但卻因與皇帝接近,是特别重要的機要部門,而且兼有協助侍衛處護衛皇帝的責任。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步軍統領一職。步軍統領又稱九門提督,主要負責北京城的衛戍防守、地面彈壓、緝捕盜賊等,而且有審理案件之權,大概相當于現今的首都衛戍司令。

需要指出的是,這道上谕釋出的時候,正是兩宮太後和小皇帝即将回銮之時。也可以了解為權力鬥争日趨白熱化的關鍵時刻。政權就是命根子,兵權更是政權的命根子,這是稍稍有些政治頭腦或曆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的道理。

載垣、端華、肅順等人此時不但沒有全力掌控兵權,反而要求自動解除某些權力。也許他們此舉,并無邀功請賞之心,但卻有表功之意,向兩宮太後,同時也向朝臣們顯示、炫耀他們任職繁重,既有功勞又有苦勞,沒有他們的苦力支撐,大清政權就不能正常運轉,進而提高自己在清廷中的地位與影響。

肅順等人握有實權,本可穩操勝券,但一步臭棋注定陰溝裡翻船

但他們還是過于輕視兩宮太後的政治能力與謀略。實際上,這個時候兩宮太後正在想方設法,力圖解除至少是削減八大臣的兵權,他們此舉無疑是正中下懷。

無論載垣等人是出于怎樣的考慮,這一招數實在是太臭了,其後果并非僅僅是弄巧成拙,畫虎不成反犬類,而是無兵無權,兩手空空,等待他們的隻有引頸待戮了。兩宮太後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立即順水推舟,就坡下驢,釋出上谕,不顯山、不露水,毫無痕迹地解除了肅順等人的部分兵權,特别是皇帝的近身護衛權。

要知道,部分侍衛武裝掌握在自己的親信手裡,是可靠的護衛力量,但若掌握在另有企圖、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則是萬分危險的。此後的上虞備用處由德木齊劄布管理,向導處由伯彥諾谟祜管理,至關重要的步軍統領一職,則由瑞常擔任。

肅順等人握有實權,本可穩操勝券,但一步臭棋注定陰溝裡翻船

這三個人,都與恭親王奕䜣關系密切。在後來的宮廷政變中,步軍統領瑞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捉拿肅順之時,上虞備用處和向導處也均發揮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兩宮太後為了不引起肅順等人的猜疑警覺,又使用了一些障眼法,其意圖在于表明肅順、端華等人部分兼職的開去,與其他人的職務調動,都是正常的人事調整,并無其他的政治意圖。小皇帝很快就要離開熱河,而肅順等人卻未能洞悉其中奧妙。

臨行之前,慈禧又采用了恩威并施的手段,成功的将八大臣之一的景壽瓦解了出來。景壽是道光帝的額驸,為人忠厚,拙于言表,雖與肅順等人同受顧命,但并非肅順的親黨,更非是其死黨。

據說,慈禧曾不動聲色地問他,康熙爺時是誰輔政?景壽據實回答說是索尼、鳌拜等人。慈禧仍是不動聲色地問,那麼後來呢?景壽沒有反應過來,回答說,後來就是康熙爺親政。慈禧追問,我說的是再後來呢?景壽的腦袋嗡的一下,幾乎就要炸開了,吓得趕快跪下,哆哆嗦嗦地說,後來鳌拜被幽禁而死。

肅順等人握有實權,本可穩操勝券,但一步臭棋注定陰溝裡翻船

鹹豐帝駕崩之時,慈禧年僅27歲,慈安26歲,而載垣、端華、肅順等人卻是宦海沉浮,輔佐鹹豐多年。而從這件事的處理上來看,顯然他們這是陰溝裡翻船,小看了兩宮太後和恭親王奕䜣,最終賠上了身家性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