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偉人被各國稱為軍神,總結三大“軍事禁忌”,帶領解放軍逢戰必勝

縱觀偉人的一生,他從未上過一天正規的軍事院校,卻能率領我軍百戰百勝。當人們疑惑偉人的軍事才能到底從何而來的時候,偉人卻簡簡單單總結了“三不學”說明一切。也正是因為這“三不學”的指導,才使得解放軍能在後來的戰鬥中鮮有敗績。那麼偉人提到的“三不學”到底是什麼?偉人又是根據什麼總結出的這“三不學”呢?

偉人被各國稱為軍神,總結三大“軍事禁忌”,帶領解放軍逢戰必勝

一不學楚霸王項羽。“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是令人蕩氣回腸的偉人詩句之一。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太過看重個人名聲,在有實力殲滅劉邦的時候,選擇了放走劉邦,最後自己卻中了十面埋伏,落了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在我軍勢如破竹地取得三大戰役勝利後,全國解放可謂指日可待,而蔣介石的國民黨部隊則被解放軍打得潰不成軍,隻能依靠長江天險苦苦死守。為此,蔣介石惶惶不可終日,為了給自己的軍隊争取休整時間,延緩我軍攻勢,狡猾的蔣介石向我軍提出和平談判,其真實目的則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一個卷土重來的機會。

但彼時我衆多黨内人士在看到蔣介石的“誠心”求和後,信以為真,不斷主張要與國民黨坐下來和談,但蔣介石心裡的小心思早就被偉人一眼看透,是以為了不沽名學霸王。

偉人被各國稱為軍神,總結三大“軍事禁忌”,帶領解放軍逢戰必勝

在蔣介石的“求和”文告發表不久後,在西柏坡的偉人也發表了一篇題為《将革命進行到底》的元旦講話,引導全國人民将解放戰争進行到底。不出偉人所料,蔣介石的“求和”與劉邦一樣,到底是個陰謀,假如偉人當時聽信了蔣介石的假話,那麼新中國想要成立,恐怕會比當時困難許多。

二是不學闖王李自成。“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俗語,縱觀中國曆史,并不缺乏被人民擡進勝利之門,但在勝利後卻忘記了人民,最後被攆下台的例子,其中李自成就是典型。

李自成作為明末起義的領袖,自從1644年他帶領農民軍從陝西出兵後,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便達到了北京,并且不費吹灰之力攻下了北京城,但隻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從北京城裡敗退出來,同時,也标志着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徹底宣告失敗。是以在偉人心中,李自成既是一位曆史英雄,又是一面檢討的鏡子。

偉人被各國稱為軍神,總結三大“軍事禁忌”,帶領解放軍逢戰必勝

1949年,解放軍此時正在對天津發起兇猛的攻勢,讓駐紮在北京的國民黨守軍将領傅作義為之一振,而後在傅作義女兒傅冬菊的牽線搭橋下,傅作義簽署了相關協定,至此,北京城得以和平解放。同年3月23日,偉人與衆多共産黨上司人從西柏坡出發,黨中央由此遷到北平。

在進京前的路上,偉人心裡很是着急,他特别擔心我黨的軍隊重複李自成的錯誤。是以,在進入北京之前的那一刻,他在會議上特别強調,我們黨政建設與軍隊建設,必須警惕資産階級的“糖衣炮彈”,在革命勝利後,要依舊保持簡樸,保持一心為民的決心。

曆史已經證明,偉人和他的戰友們沒有成為李自成,共産黨的軍隊也沒有赴“大順”軍隊的後塵。由此可見,各級黨員上司幹部大多都做到了清正廉潔,敬業愛民,進而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擁戴。

偉人被各國稱為軍神,總結三大“軍事禁忌”,帶領解放軍逢戰必勝

最後三不學,是不學石達開。1863年5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一行人來到大渡河,打算第二天渡河,但因為沒能及時搶占鐵索橋,河水又突然暴漲,沒有辦法行船,隻得轉向西北方向,奪取泸定城。

與此同時,數十萬清軍趕到,将石達開的四萬多太平軍團團困住,包圍了整整47天。此時的太平軍人困馬乏,又被清軍收買的彜族土司從背後偷襲,最終四萬多太平軍全部葬身此地,石達開臨死前不禁悲歎道“大江橫我前,臨流曷能渡?”

紅軍與石達開的隊伍有三個相同點,一個是西進路線大體相同,并且戰術大緻相同,另一是進川的大概時間也相同,都在五月江河暴漲的季節,第三個是兵力相同,都為三、四萬的疲憊之師。而雙方對立面的清軍與國軍追剿部隊的數量也大體相同,但結局卻恰恰相反。

一九三五年,紅軍長征轉移時,為了将緊随其後的國民黨追兵甩掉,紅一方面軍在偉人的指揮下,以迂回的方式避開了國民黨追兵,但不願善罷甘休的蔣介石部隊,仍在紅軍身後步步緊逼,直到紅軍主力渡過了金沙江,這才将來勢洶洶的國民黨軍暫時甩掉。

五月中旬,紅軍一團團長帶領部隊奪取了大渡河的渡口安順場,為紅軍大部隊渡河打開了生命通道,但因為紅軍到達大渡口的時間,比石達開要晚半個月,是以大渡河此時已經進入了汛期,河流非常湍急,架橋根本不行,在僅有的幾天裡,紅軍隻能憑着那幾條小船渡河。顯然,形勢變得越發嚴峻起來。

更糟糕的是,以為勝券在握的蔣介石親自督軍,重新制定了作戰計劃,然後調兵遣将,直指大渡河畔的紅軍。如此,蔣介石還派遣飛機把印好的傳單,在大渡河附近撒下,叫嚣要重演石達開的曆史。

此時處于危險之中,讓偉人等紅軍上司焦慮不安。在一天深夜,偉人拜訪了一位曾親眼看到石達開軍隊覆滅的90多歲的老秀才宋大順,老人家告訴偉人,石達開本來不應該被滅,因為這裡道路四通發達,無論是向哪個方向,他都能逃出生天。但偏偏這個時候,他的小妾為他生了一子,明知道清軍快到眼前,卻還是慶賀了三天三夜。

而後老秀才告訴偉人,在距離安順場300多裡外有個泸定橋,那裡可以順利通過大渡河。現在紅軍與太平軍的情況十分相似,如果不能及時擺脫困境,将很有可能重複石達開的結局。

偉人被各國稱為軍神,總結三大“軍事禁忌”,帶領解放軍逢戰必勝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偉人決定立刻趕往并奪取泸定橋,因為此時泸定橋的守軍并不多,再加上偉人派遣的22名突擊隊員不畏生死的突擊,得以讓紅軍順利飛奪了泸定橋,最終成功渡河。

石達開的失敗,一方面是他當時心境已經失去平衡,另一方面是他的戰略目标不明确。而紅軍不一樣,紅軍渡河是有着絕對的目标與信心,對革命綱領有着絕對信念,這也是偉人強調不學石達開的重要原因。

戰後,偉人深有體會地感慨道:我們的行動說明,中國共産黨上司的紅軍不是太平軍,我和朱德也沒當石達開。偉人以石達開為戒,吸取他的教訓,時刻保持着警醒,進而讓紅軍在長征途中度過險關,儲存了革命的火種,為後續革命的展開奠定基礎。

偉人的“三不學”,無論是驕傲自負的石達開,還是掉以輕心的西楚霸王,還是驕奢淫逸的李自成,他們都不是我黨和人民學習的對象。

偉人被各國稱為軍神,總結三大“軍事禁忌”,帶領解放軍逢戰必勝

在中華泱泱5000年的曆史中,有無數的優秀榜樣,值得我們去學習,例如用身體堵槍口的黃繼光,隻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還有一直嘔心瀝血為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偉人,“千年來隻有一個毛主席”,這話并不是虛言,偉人的事迹與精神,我們會永遠銘記和敬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