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在抗日戰争史上,有這樣一個女子,她出生在中國遼甯,長相甜美,最後成為民國時期著名的女影星,紅遍大江南北。

日本戰敗投降,隻有25歲的她被捕,因為漢奸罪被判處“槍決”。

不料,這個女影星在被判“槍決”後,拿出一證據向法官求情。最後,法官改“槍決”為“驅逐”,并嚴令她“永遠不得踏入中國領土半步”。

後半生,這個女影星幡然醒悟,為促進中日友好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01 出生在中國的日本女孩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軍統盯上了一個活躍在上海影視界的女明星。

在外人看來,這個長相優雅、嗓音甜美的女孩隻是當紅的民國女影星,但是,軍統卻深知這個女星一直在為侵華日軍做事。

這個女星叫李香蘭,當時隻有25歲。

當李香蘭被送到法庭後,法官拿着她為日本人拍攝的電影、錄制的歌曲,輕輕松松就判定她确實在為日本侵略者做事,應被定為“漢奸罪”,執行槍決。

不料,一直沉預設罪的李香蘭聽說“槍決”後,再也坐不住了,從懷中掏出一物,遞給法官,并向法官求情:“我知道錯了,請你們不要以漢奸罪殺我,我不是中國人。”

在場的中國人都大吃一驚,直到看清她手持的日本戶籍證明,才知道她一直都不是中國人,而是出生在中國的日本人!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出生于遼甯燈塔市,祖父于1906年自日本遷徙而來,定居于此。

山口淑子的祖父是日本士族出身,對漢文學研究頗深,是以,其父親也是一名有着很深漢文造詣的日本學者。

在這樣的家庭裡,山口淑子不僅會說日語,漢語說得更流暢。

1932年,山口淑子的父親因為同情中國人,牽扯進了“平頂山慘案”,被日本關東軍抓捕,全家人陷入死亡的陰影。

次年,山口淑子認了父親的中國好友李際春為義父,并改名為“李香蘭”,以避開日本關東軍的視線。不久,其父出獄,舉家搬到撫順,離開了原來的社交圈。

從此,山口淑子這個名字就被塵封了起來,李香蘭開始了求學、從業之路。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02 天賦改變命運,現實讓她屈服‍‍

李香蘭喜歡唱歌,從小就接受了西洋的聲樂教育。

13歲那年,由于李香蘭的音樂天賦出衆,被奉天廣播電台挑中,在電台唱歌并被當地人熟知。父親不願浪費她的天賦,決定送她離開撫順,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1935年,李香蘭來到北平,在父親好友潘毓桂的關照下,進入北平翊教女中就讀。

一次,在回沈陽的火車上,李香蘭認識了一個俄羅斯女孩。兩人都愛唱歌,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漸漸地,兩人成了好友。

為了幫助自己新認識的“中國”知己,俄羅斯女孩把李香蘭推薦給了一個著名的俄羅斯歌劇演唱家。這個演唱家被李香蘭的優美的嗓音吸引,主動提出收她為徒,帶她走上了歌唱生涯。

從此,李香蘭的命運開始了巨大的轉變,并漸漸走上歧途!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1937年,日寇全面侵華,到處搜羅“親日”的文化漢奸。

彼時,在京津一帶小有名氣的李香蘭進入了日本人的視線。當日本人調查出李香蘭的身份後,大喜過望,立即找到她和她的家人,要求其為“大東亞共榮”事業服務。

正在上學的李香蘭有心不從,可是,她的家人卻同意了。

就這樣,17歲的李香蘭進了“僞滿洲電影協會”(以下簡稱滿映),開始了粉飾、洗白日本侵華罪行的“漢奸”之路。

1938年,滿映為李香蘭量身打造了一部電影《蜜月快車》。

電影内容雖然枯燥無聊,但是,相貌出衆、氣質優雅的李香蘭卻以此一炮走紅,成為民國時期冉冉升起的新星。

接着,李香蘭憑借一首極具中國古典風格的歌曲《夜來香》,真正地紅遍了大江南北。

李香蘭的名氣、地位皆如日中天,至此,日本人的險惡目的也開始顯露!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李香蘭和民國名流在一起

03 文化漢奸,日本侵略者的幫兇‍‍

李香蘭的走紅,讓她在當時的民國影視界收獲了大量的粉絲。

對其真實身份毫無所知的一些中國企業家、文化名人和影視界大拿,對她推崇備至,和她交上了朋友。

有了這些人的追捧,可想而知,又會形成“滾雪球”效應,讓更多的中國人(特别是有錢有閑的文化和政治階層)認識了她,幫她打響名氣。

在當時所有中國人的眼裡,這個隻有18歲的漂亮女孩就是中國人!

藏在李香蘭背後的“滿映”和日本人,更是不遺餘力地安排她出席各種結識民國名人的場合,以借此潛移默化地影響這群人,為宣傳日本的侵華主張鋪路。

沉浸在聚光燈下,年少無知的李香蘭漸漸迷失了方向。

于是,日本人開始讓她接拍一部又一部美化、包裝日本人的電影,比如著名的“大陸三部曲”的《熱砂的誓言》、《白蘭之歌》和《ZN之夜》。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李香蘭電影劇照

這些影視劇的共同點,是講述中國的漂亮女孩愛上日本青年的故事,而無一例外,這些日本青年都推崇“東亞共榮”!

為了包裝李香蘭,滿映每一次都對外宣稱她是中國人。

被名利、鮮花和掌聲沖昏頭腦的李香蘭,在與民國名流交流的宴席上,也從不否認這一點。

當别人對她那口流利的日語産生懷疑時,她則說自己小時候在日本求學,是以日語講得很不錯。明知是謊言,卻還用謊言繼續掩飾,李香蘭将為她的年少無知,付出沉重的代價。

1945年抗戰勝利,全國上下全面肅清漢奸,李香蘭被軍統抓捕,理由是“身為中國人卻拍有辱中國的電影,做日本侵略者的幫兇。”

在審判大會上,法官拿出大量李香蘭為日本人拍攝的鼓吹“東亞共榮”、粉飾日本侵華的電影,證據确鑿,以“漢奸罪”判處她應立即“槍決”。

在場旁觀的中國人也是義憤填膺,高聲支援。

面對正義的判決,李香蘭終于知道怕了,隻好坦誠自己是冒充中國人的日本人,不是漢奸。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張愛玲和李香蘭合影

04 以德報怨,李香蘭幡然醒悟

按照國民政府當時的規定,“沒有造下殺孽的日本人應立即遣返”,但在場的中國人卻堅決不同意,一緻請求法官嚴判。

最後,法官卻反過來勸慰國人說:“就讓我們以德報怨吧。”

此時,李香蘭才意識到自己的罪孽,意識到她深深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在法庭上一個勁地向圍觀的中國人道歉和求情,表示自己知道錯了,将用餘生去補償、改正。

盡管對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但在場的中國人,還是選擇原諒了隻有25歲的李香蘭。

最後,法官取消了李香蘭的“漢奸罪”,改“槍決”為“驅逐”,并嚴令她“永遠不得踏入中國領土半步”。

曾經在中國紅極一時的李香蘭,黯然離開了中國,回到了日本。

她是民國著名女星,因“漢奸罪”被判槍決,求情後被法官改為驅逐

回到日本後,李香蘭改回了山口淑子這個名字,繼續在影視界發展。

但是,由于失去了很多光環,李香蘭一直不溫不火,最後不得不退出影視界,做起了主持人,并出訪了很多國家。

1974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勸說李香蘭競選參議院議員,為修複中日友好關系作貢獻。李香蘭幡然醒悟,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并且當選成功。

此後的30年裡,李香蘭一直在為修複中日關系、反對日本政府官員參拜靖國神社、贊同向慰安婦道歉并賠償等問題奔走,用實際行動彌補自己當年犯下的過錯。

晚年,李香蘭還寫了一部自傳,揭露日本侵華時期對中國人的迫害,以自身的經曆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為了名利行差走錯,以她為戒。

年輕時年少無知,迷失在聚光燈下;一次生死大劫,讓她幡然醒悟,竭盡全力彌補當年犯下的過錯,人生自此心安。

請問,如果是你,你會原諒這樣的李香蘭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