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希濂3萬餘衆暴露在日軍飛機之下,為何未挨轟炸?絕非心慈手軟

圖檔來自網絡

兵法有雲:“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在抗戰時期的武漢會戰時,宋希濂率領3萬餘衆,在前有大江阻隔,東西北三面都被日軍包圍的不利情況下,驚險脫困而出。不發一槍,不損一人,充分演繹了什麼叫“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1938年10月24日下午,正在大别山沙窩、小界嶺一線指揮作戰的71軍軍長宋希濂突然接到了第2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的電話,指令其立即放棄陣地,經花園、雲夢、京山一線向鐘祥以西地區轉移。

對于此次撤退,宋希濂早有預感。

就在孫連仲打來電話的2個小時前,宋希濂已經得到情報,駐守在信陽、羅山地區的胡宗南部未經準許,就擅自放棄了信陽。

熟悉戰情的宋希濂很清楚,此次武漢會戰的江北戰場,信陽是個關鍵點,日軍要想進攻武漢,必須要把胡宗南部吃掉,然後才能西進。可胡宗南擅自放棄陣地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這就意味着在信陽東北地區正在阻擊日軍的71軍和30軍将會被日軍合圍。為此,撤退是早晚的事。

作為同為黃埔一期的老同學,宋希濂還是比較了解胡宗南的,他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太在意自己手中的那點家底了。同為嫡系部隊,胡宗南率領的部隊無論是在兵員品質上還是武器裝備上都是最好的,可要打仗,就會有損耗,胡宗南一定是看到他的部隊傷亡慘重而怯戰了。可是擅自放棄信陽,他的部隊是保住了,而其他部隊呢?武漢會戰的勝敗呢?

就在宋希濂正在思考的時候,與71軍一同駐守在沙窩、小界嶺的第30軍軍長田鎮南闖了進來,告訴了宋希濂另外一個消息:胡宗南放棄信陽後,西進的日軍已經南下安陸、雲夢、孝感和漢川一帶,胡宗南已經率部逃到了南陽。

雖然對胡宗南擅自放棄信陽帶來的惡果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宋希濂還是對胡宗南逃到南陽感到吃驚。

在宋希濂看來,胡宗南駐守信陽有兩種結局,一是死戰不退,最後全軍覆沒;二是主動撤退,然後固守平靖關、桐柏一線,利用此處的地理優勢接應71軍和30軍逐漸南撤或者西撤。隻要是主力部隊存在,仍可以利用大别山、桐柏山的地理優勢與日軍周旋,武漢會戰的勝負還很難說。可胡宗南棄平靖關不守,直接撤到了南陽,這就意味着他對友軍的死活和武漢會戰的勝負是不管不顧的,眼裡隻有自己那點家當,這可就是犯了軍中大忌了。不知道蔣校長日後會如何處理?

田鎮南走後,宋希濂立即布置撤退,71軍疊經苦戰剩餘的約2萬人馬利用夜色開始撤退。就在這時,宋希濂得到了配屬71軍作戰的61師師長鐘松的電話,請求61師和71軍一起撤退,宋希濂表示同意,并把61師在撤退時的行軍序列排在第一。

宋希濂3萬餘衆暴露在日軍飛機之下,為何未挨轟炸?絕非心慈手軟

宋希濂 圖檔來自網絡

經過了一夜的行軍,部隊終于來到了黃安到花園的公路,天已經開始放亮了。可此時,宋希濂突然做出了一個令大家意外的決定,那就是部隊不準休息,排成四列縱隊繼續行軍。

宋希濂做出這個決定其實是冒着很大風險的。因為天亮後日軍的飛機肯定會來轟炸,而黃安到花園的公路兩側是平原地帶,沒有地方可以進行隐蔽,一旦日軍飛機飛臨轟炸,部隊必定損失極大。可宋希濂的想法是,此時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快速擺脫日軍的追擊,隻有加快行軍速度才能夠出其不意地跳出日軍的包圍圈,如果怕這怕那,耽誤了行軍速度,一旦被日軍趕上,那造成的傷亡将遠大于被日軍飛機轟炸帶來的傷亡。

可令宋希濂和所有将士感到奇怪的是,天亮後,日軍的飛機确實是來了,可是卻對這支3萬餘人的大軍視而不見,既沒有掃射,也沒有轟炸,而是繼續向前飛行。

“事出反常必有妖”。

宋希濂思考後認為,這些日軍飛機之是以對自己的部隊視而不見,絕不是心慈手軟,而是想要到漢江邊上把橋梁和渡船全部炸毀,斷了自己的後路。看來,日軍的圖謀甚大啊!

果然,不久之後,宋希濂的判斷就得到了認證,日軍飛機把漢江邊上所有的橋梁和渡船全部炸毀,自己這3萬大軍的後路已經被截斷。

宋希濂此時才明白日軍為何沒有在自己撤退時進行追趕,因為他們早就知道自己會被阻隔在漢江邊上。現如今,前有大江,後有追兵,形勢愈發嚴峻,究竟該何去何從?宋希濂陷入了沉思。

就在這時,部下來報告,說是第一梯隊的61師在到了江邊發現無法渡江,已經向西而去了,71軍的先頭部隊請示下一步行動方略。

是跟随着61師向西還是另選突圍方向?從花園西面傳來的槍聲在告訴宋希濂,61師西撤的道路此時恐怕已經不通了,即便自己率部打通一條血胡同突出了重圍,那也會鑽入沿着長江向西進攻武漢的日軍的口袋,是以,絕對不能向西。

就在宋希濂苦苦思索突圍路線的時候,部下再次前來報告,說已經退到漢江邊的第44軍蕭之楚部和其他一些零零散散突圍的部隊共計四五千人要求和71軍一道突圍。

明眼人都知道,在這種不利局面下,人數越少突圍越有把握。日軍雖然已經超越攻擊,在東西北三個方面對中國軍隊形成了合圍,可是日軍畢竟兵力太少,縫隙還是有的,隻要是化整為零還是能夠突出重圍的。可如今,自己已經有了2萬餘人了(鐘松的61師已突圍),再加上蕭之楚部,這可就是3萬餘人了,這麼多的部隊要想分散突圍,這難度就大了不知多少。可宋希濂卻果斷地告訴部下,允許這些人跟随71軍一同行動,要求隻有一條,那就是必須服從自己的指令。

宋希濂3萬餘衆暴露在日軍飛機之下,為何未挨轟炸?絕非心慈手軟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宋希濂馬上召集各部軍官開會,在會議上,宋希濂先是向大家通報了敵情。此時南面的漢江已經無法渡過,西面的道路也已不通,東面的敵軍沿着長江西進,正在逐漸向漢水流域靠攏,好在北面的敵人并未趕到,現在所剩下的僅有一條路,那就是花園東北方向了。宋希濂的政策是,先把部隊隐蔽在花園東北方向的三裡城、宣化店和七裡坪的大山裡,這個地區山高林密,地形複雜,有利于部隊隐蔽,待到時機成熟,再突出重圍。

所謂是“慈不掌兵”,在宋希濂指令下達後,有些軍官提出要休整半天再行動,可卻遭到了宋希濂的拒絕。時機稍縱即逝,如果在休整的半天裡後面的日軍追上來,那可就真的要面臨着背水一戰的不利境地了。

其實,宋希濂之是以這麼決斷還有更深的考慮在内。

換位來思考,一支久戰疲敝的部隊此時最希望什麼呢?肯定是休整。日軍将領早就通過飛機偵察知道了宋希濂部此時面臨的窘迫,是以,他們的判斷應該就是71軍此時在花園地區休整。而自己則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休整,反而立即突圍,這就打了日軍的一個冷不防。

果然,當宋希濂的3萬餘人突然消失在花園地區之後,日軍将領傻了眼,這支部隊跑到哪裡去了呢?難道還上天入地不成?

就在日軍沒反應過來之時,宋希濂派出的幾路偵察兵都傳回了消息,說在花園的東北方向沒有發現敵情。于是,宋希濂率部疾進,在一夜之間來到了三裡城和宣化店地區。

可就在大家以為宋希濂要率部穿越信(信陽)潢(潢川)公路,徹底突出重圍之時,宋希濂卻突然連下兩道指令:

其一、電台全部靜默,各部之間的聯絡改為電話或者通信兵。

其二、大軍原地不動,注意隐蔽,派出部隊嚴密監視警戒各條公路。

宋希濂的意圖很清楚,現在大軍雖然已經與日軍脫離了接觸,但是對日軍下一步的動向根本不清楚。此時一動不如一靜,如果貿然聯絡友軍或者突圍,很有可能暴露部隊的目标,使突圍行動功虧一篑。

好在部隊在三裡城地區獲得了40萬斤的軍糧,短期内無斷糧之虞。

這是宋希濂在與日本将領們進行一次心理角逐。

宋希濂3萬餘衆暴露在日軍飛機之下,為何未挨轟炸?絕非心慈手軟

按照日本将領的設想,中國軍隊雖然去向不明,但不管藏匿在哪裡,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突圍,隻要是中國軍隊一動,勢必會暴露目标,到那時,日軍就會合圍而來。而宋希濂呢,再一次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動,反而一藏就是4天。

就在這等待的4天中,宋希濂終于等到了他希望得到的情報。由于日軍沒有發現中國軍隊究竟隐藏在何處,對信潢公路的防守并不嚴密,裝甲車僅是在白天進行巡邏,夜間根本就不出動,在中國軍隊隐藏的這4天當中皆是如此。

機會稍縱即逝。雖然中國軍隊隐藏得很好,但時間一久,誰敢說永遠不暴露呢?為此,宋希濂當機立斷,決定連夜突圍。

在宋希濂的指令下,71軍各部按照指令逐次向北移動,并嚴格規定,在移動過程中不得留下任何蹤迹。晚上10點鐘,71軍各部均已到達信潢公路的指定位置。宋希濂一聲令下,各部開始有序突圍。4個小時後,3萬餘人的部隊均已認證信潢公路。

令大家感到慶幸的是,就在中國軍隊越過信潢公路後不久,三輛日軍裝甲車開來。原來,就在宋希濂率部突圍的時候,其動向被日軍特務隊發現,随即報告給了日軍駐信陽的指揮官。日軍指揮官随即派出了裝甲車,可是晚了,中國軍隊此時已經突圍了。

突圍後的宋希濂并沒有放松警惕,他下令部隊不要休息,繼續前進,各部仍要做好戰鬥準備,以免意外發生。

所謂是一步慢步步慢,日軍在得知宋希濂部隐藏在三裡城和宣化店的情報後,先是派兵搜尋,待到确認情報後再想派兵追擊時,宋希濂已經率部徒涉淮河,進入了河南的駐馬店和确山地區。

直到此時,宋希濂才算是松了一口氣。這就意味着此次突圍已經成功了。

宋希濂3萬餘衆暴露在日軍飛機之下,為何未挨轟炸?絕非心慈手軟

宋希濂在此次突圍中堪稱教科書般的指揮令包括蔣介石在内的各路将領們都誇贊不已。

他先是一反正常在白天沿着公路以4路縱隊行軍,看似冒險,但卻解決了一個行軍速度的問題。所謂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在無法避免傷亡的情況下,宋希濂選擇了速度。

接着,在鐘松率領61師已經向西突圍之後,宋希濂就意識到向西突圍可一不可二,日軍是絕對不會留出這麼大的一個口子讓中國軍隊輕松突圍的,即便有口子,那也必定是陷阱。為此,宋希濂并未按照日軍的意圖行事,而是就地隐藏。如此一來,自己就從明處變成了暗處,由被動化為了主動。并且,他不顧部隊嚴重疲勞,強令部隊迅速行動,因為他知道,在這個緊要關頭,一分一秒就是生死相關。

然後,宋希濂指令部隊與日軍相向而行,不僅沒從日軍期望的向西撤退,向武漢方向突圍,而是向東北方向轉進,隐藏在三裡城和宣化店地區,并且在時機有利時果斷向河南方向突圍。日軍雖然來勢兇猛,但畢竟兵力不足,其包圍圈看似嚴密,但其實處處是縫隙。

最後,在宋希濂率部進入河南後并沒有放松警惕,而是繼續疾進,直到徹底擺脫日軍的威脅。

如果說,宋希濂在富金山之戰中是在與日軍鬥勇,那麼,在信潢突圍中,宋希濂則是與日軍在鬥智。事後證明,無論是鬥勇還是鬥志,宋希濂都勝出,宋希濂抗戰名将的榮譽由此奠定。

而那位号稱蔣介石最好學生的胡宗南則在敗退南陽之後,為了推卸擅自放棄信陽的罪責,竟把全部責任都推給了川軍45軍軍長陳鼎勳頭上。

陳鼎勳雖經苦苦争辯,但最終仍然落了個撤職留任的處分,而胡宗南呢,則未受任何處分。至于擅自放棄信陽,給武漢會戰造成巨大不利的罪責,則不了了之了。

宋希濂3萬餘衆暴露在日軍飛機之下,為何未挨轟炸?絕非心慈手軟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衆号“古早故事”,其中有更多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