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
1959年12月4日,末代皇帝溥儀在被關押了十四年之後,從撫順戰犯管理所被特赦出獄,之後他就回到了闊别已久的北京。

剛回到北京時,溥儀先是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上班,負責澆水、打掃衛生什麼的,後來被調到文史館當資料專員, 專門撰寫回憶錄。
溥儀在北京時,回過幾次故宮,不過那時候已經是故宮博物院了。第一次是在1960年被沈醉、杜聿明等幾個朋友強拉去的,他們都沒去過故宮,正好讓這個曾經的皇帝給當導遊。後來,溥儀還帶着李淑賢去過兩次。
第一次,溥儀是不願意去的,因為那裡有很多他不願提起的記憶,就像他在《我的前半生》裡所寫,他最恨的就是慈禧把他立為皇帝,讓他這一生都命途多舛。
沈醉後來回憶說,進入故宮前,他張羅去買門票,溥儀悶悶不樂地說:“我今兒回自個兒的家,還要買門票?”想必,那一刻的溥儀,心中也滿是感慨吧。
後來帶着李淑賢再遊故宮,則是溥儀自己主動要去的。有一次是1963年的5月3日,李淑賢前一天剛參加完五一晚會,一身疲憊,但她不想掃溥儀的興緻,還是跟着去了。據李淑賢回憶,這時候的溥儀已經全然沒有了那種惋惜的情緒,有的隻是一種平和态度,興緻勃勃地跟她小聲糾正導遊解說的錯誤,笑着講當年被鹿鐘麟趕出皇宮的狼狽。
四年之後,溥儀病逝,終年61歲。
其實像溥儀這種,回自己老家還要買票的人并不少,如閻錫山的兒子閻志惠和戴笠的孫女戴眉曼。
閻錫山的兒子
閻錫山有五個兒子,長子和三子早夭,次子閻志寬也在二十歲時意外離世,留有一個妻子趙秀金;四子閻志敏是IBM的工程師,一直在美國居住,并死在了那裡;閻志惠是閻錫山的第五子。
閻志惠跟閻錫山逃往台灣後不久,就去了日本經商,因為他二嫂趙金秀就在日本居住。閻志惠從小受到二嫂趙秀金照顧頗多,是以跟她很親近,結果誰知道沒幾年,閻志惠卻愛上了趙秀金,還跟她結了婚。
後來閻志惠夫妻倆又移民美國,在那裡開過計程車,賣過保險,過得很是艱苦,1960年閻錫山去世時,閻志惠因為沒錢買飛機票,遺憾未能趕去台灣,送父親最後一程。
九十年代時,閻志惠曾孤身回過一次山西,他小時候居住過宅院,此時已經被改為閻錫山故居。閻志惠站在曾經的老家門口,默默地掏錢買了一張門票,進去轉了一圈,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2011年3月25日,閻志惠在美國加州病逝,享年83歲。
戴笠的孫女
說完閻錫山的兒子,再說戴笠的孫女。
戴笠和妻子毛秀叢隻生有一個兒子,就是戴藏宜,他曾任軍統局少将專員、忠義救國軍少将參議等職,1951年被槍決,同時,“戴公館”也被沒收。
戴藏宜死後,留下了妻子鄭錫英和三個兒子(戴以寬、戴以宏、戴以昶)、一個女兒(戴眉曼,另一女兒戴璐璐早夭)。鄭錫英當時為了友善逃跑,将女兒戴眉曼送給了曾經的戴家廚師湯好珠收養,自己則帶着三個兒子先是跑到娘家衢州稍住,後又隐姓埋名遷往上海。
1953年,毛人鳳派特務潛入上海,将鄭錫英和戴以寬、戴以昶秘密接往台灣,戴以宏則因沒有證件,被留在了上海的孤兒院。
戴眉曼和戴以宏後來都順利長大并結婚,1991年他們飛赴台灣,和仍健在的母親鄭錫英再次團聚。
戴眉曼在二十世紀初時,曾回過一次“戴公館”,不過這時候也早已被改建為戴笠故居,成了一個旅遊景點了。她和閻志惠回閻錫山故居一樣,自己也買了張門票,平平靜靜地故地重遊了一次。
不過戴眉曼和溥儀、閻志惠不同的是,她出生的晚,戴笠故居還是“戴公館”的時候,可能都還沒有記事,是以可能也沒有那麼多切身感慨吧。
結語
像溥儀、閻錫山、戴笠這樣,曾經的居所被改為某某故居的還有很多,如浙江的蔣介石故居,四川的劉文彩故居,東北的張作霖大帥府等,而這些人的後代,應該也有像閻志惠和戴眉曼一樣重遊故地的,想必他們也是要買門票的。
俱往矣,王謝高堂燕子矶,往事都被雨打風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