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場飛來“百靈鳥”

作者‖ 張 穎 朗讀 ‖ 周聖凱

在抗美援朝戰争中,令女兵柳嶽繼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上甘嶺戰役。戰友們在槍林彈雨中前赴後繼、出生入死,給了她極大的心靈震撼。作為上甘嶺戰鬥一線的文藝女兵,她的事迹曾被《解放軍報》報道,被譽為上甘嶺的“百靈鳥”。

1950年4月,柳嶽繼實作了參軍的心願,那時她年僅15歲。因怕家人阻攔,柳嶽繼瞞着家裡偷偷跟着部隊出發。走到半路,母親追上來,柳嶽繼不同意和母親回家,堅決要跟着部隊走。為了不讓母親再追上來,她跑得磨破了腳,鮮血染紅鞋子。路上,一名軍人問她的腳怎麼了?得知原因後,他立即告訴柳嶽繼:“騎我的馬。”

騎了一天馬,柳嶽繼感慨這位“馬夫”真是個好人,大家卻哄堂大笑起來。原來,那名軍人哪裡是什麼“馬夫”,他就是時任第15軍軍長秦基偉。這段參軍路上的插曲,讓柳嶽繼始終難忘。

回想自己當年執意參軍的倔強,柳嶽繼說:“一個人活着不能隻為自己,也要為國家。參軍可以保衛我的國家。”

柳嶽繼剛參軍不到一年,正在重慶駐紮的第15軍接到指令,開赴抗美援朝戰場。在動員會上,軍長秦基偉斬釘截鐵地說:“全體将士為保家衛國要奮力拼殺、舍生忘死。不上光榮簿,就塗烈士碑!”不少戰士深受感動,咬破手指寫下血書請戰。

兩個月後,第15軍進入北韓境内。政委給文工團下達任務,“哪裡有戰士,哪裡必須有歌聲;哪裡最艱苦,就要到哪裡去!”

柳嶽繼跟随文工團上了前線,把英雄的事迹編成文藝節目,鼓勵戰士們奮勇争先。行軍的時候,文工團打着快闆,哪個連隊走過來了就唱哪個連隊。柳嶽繼那時紮着小辮子,戰友們都親切地稱她為“小辮兒”,走到哪裡都喜歡帶着她。

歌聲的背後,是殘酷而慘烈的戰鬥。一個夜晚,戰友們跨上清川江大橋。美軍用火力封鎖了橋面,飛機輪番轟炸。橋下是志願軍的工兵,半個身子泡在水裡。敵機不停地炸,工兵就不停地修。

橋面上硝煙彌漫,聽到“跑步前進”的密碼後,柳嶽繼撒腿就跑。空中敵機呼嘯俯沖,機槍聲、炸彈聲不斷。炸彈落到江心,濺起粗大的水柱。跑到橋尾的時候,精疲力竭的柳嶽繼腿一軟,“撲通”一下摔倒在地,背的米袋子也從橋面被炸出的洞中滾落。她實在太累了,跌倒後竟感到無比輕松,大口地喘着氣,真想好好躺一躺。一位護橋的戰士沖上來一把拽起她:“你還活着?趴那幹什麼,快跑!”趔趄的柳嶽繼剛跑了僅一分鐘,原來摔倒的位置就被一發炮彈炸開了花。

柳嶽繼說,自己在前線和戰士們朝夕相處,深受戰士們的鼓舞和激勵。有的戰士被燒傷,渾身都包裹起來。看到這種景象,柳嶽繼心裡難過得唱不出歌,戰士們卻很樂觀,還把以前的照片拿給文工團的隊員們看,“我們以前也是帥小夥!”

“我們的生命是平等的,我不比人家金貴,為什麼人家能犧牲,我就不能?”柳嶽繼陷入深深的思考,“既然來抗美援朝,就要抱着無畏犧牲的決心。恐懼是一天,勇敢也是一天。”

大家那時都想當英雄,英雄是連死都不怕的,榮譽感可以讓人忘掉恐懼。戰士們不怕死,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柳嶽繼回憶,戰士們沒有多高的文化,但思想境界卻很高。

柳嶽繼看到戰友犧牲得最慘烈的一幕,也是令她終生難忘的一幕,是在上甘嶺。

1952年10月14日,震驚世界的上甘嶺戰役打響。“14号那天,突然炮聲不斷。當時煤油燈也點不住了,剛燃起來就被炸彈的氣浪撲滅。”

第130團團長下令,讓文工團的3位同志柳嶽繼、王子毅、陳惠霖後撤。“要打大仗了,你們3個回去,在這裡很危險。”

“讓我們回去?碰上了大仗還後撤,哪有這道理?”柳嶽繼和其他兩人堅決不走。最終留下來的她負責照顧傷員,很多戰士出征時還好好的,回來的時候已面目全非。她幫助戰士在衣服後面寫上名字、年齡、家庭住址,把他們的東西包起來、做好标記。

戰鬥期間,2連爆破班在敵人的鼻子底下挖了一個防空洞。聽說之後,柳嶽繼堅決要求去防空洞慰問,結果這次出事了。一天夜裡,敵人漫無目的地打冷炮,偏偏一發炮彈擊中了防空洞,洞口被掩埋,柳嶽繼和戰友們被封在洞裡。刹那間,剛才還在說說笑笑的副排長當場犧牲了。另一名戰友大腿被炸斷、鮮血橫流,柳嶽繼用了三個急救包也止不住血。

修好暗堡之後已經是白天,大家不能暴露在美軍的飛機下,于是又在洞裡待了一整天。一天一夜,犧牲的戰士就躺在洞裡,再往裡面是受傷的戰士。

受傷的戰友展現出極大的毅力和堅忍,不發出一聲痛苦的呻吟。“他太疼了,嘴唇都是紫的,明明疼得受不了卻不叫出來。他能不能挺過來,能不能堅持到醫院?”柳嶽繼緊緊抓着受傷戰士的手,很怕他會離去。

在殘酷的戰争中,柳嶽繼學會了扔手榴彈、射擊和包紮。在寒冷的冬天,她的雙手被凍掉皮,兩隻腳的指甲全部被凍掉。供給線被炸斷的日子,她到處找野菜充饑。部隊晚上行軍,白天休息,她每天都要給自己挖一個掩體,要挖到半人深,手上常常是血泡。“那時我年紀小,什麼都不想,隻想碰到敵人就扔手榴彈。我們不怕死,就怕當俘虜,遇到敵人就同歸于盡。”柳嶽繼說,在北韓戰場上随時都有犧牲的可能,但文藝戰士們都表現得很勇敢。

今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周年紀念日當天,一群志願者來到柳嶽繼的家中,向這位經曆戰火硝煙的老兵緻敬:“您是國家的功臣、民族的驕傲。對您在國家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保家衛國的壯舉,我們崇敬、感恩、感佩!”

“謝謝你們,我很感動。”柳嶽繼微笑着回了一個标準的軍禮。

(原載《解放軍報》)

作者簡介

戰場飛來“百靈鳥”

張穎,原華商晨報深度報道記者,作家。美國默羅項目通路學者,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新聞學院通路學者。

◆ ◆ ◆ ◆ ◆

朗讀者簡介

戰場飛來“百靈鳥”

周聖凱,主持策劃各類大型演出近百場;多次擔任總部、軍區組織的現場會解說任務;參加演講比賽多次獲獎;獲全軍首屆網上好聲音打榜二等獎。被戰友們親切的譽為“軍中金嗓子”。

前衛原創文學淨土

《前衛文學》 授權釋出

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