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這個人太有名氣了,他是道光年間的兩江總督,比左宗棠年長33歲。他擔任兩江總督的時候,左宗棠隻是個布衣書生。
可陶澍眼光毒辣啊,一眼就看出了左宗棠是人中龍鳳。是以死活都要和左宗棠做親家!沒錯,不是認左宗棠做幹兒子,而是要跟他平起平坐。
左宗棠這哪兒受得起啊!連連拒絕。陶澍臨終前,都一直牽挂此事,将自己唯一的兒子陶桄托付給了左宗棠教育。最終左宗棠将自己的長女左孝瑜嫁給了陶桄為妻,完成了老前輩陶澍的重托。
陶桄的母親,其實并不是陶澍的原配。陶澍雖然是個大清官,可一輩子到底還是娶了7位妻妾,其中陶桄的母親是如夫人,也就是側室之一。而陶澍的原配黃德芳,和他還有一段離奇的故事。

一、勢利眼的老丈人,眼光太短淺。
陶澍他們家雖然沒什麼錢,可陶澍本人才華出衆,聞名四方。還沒上京趕考,就有不少人盯上了陶澍,打算和他們家結親。
陶澍的老爹陶必铨是個半耕半讀的人,後來又出來教書育人,雖說老師的地位不低,可待遇說實話,隻能夠糊口。為此陶澍他爹挑來挑去,為陶澍找了個有錢的老丈人。
黃父是一位富商,他早就看中了有學問的陶澍,是以急忙在陶澍參加科舉之前,把這個女婿給定下來了。畢竟等人家考上了,就未必看得上這個商人出身的家庭了。
當時安化縣還沒有出過進士,是以如果陶澍一舉高中,那将會是全縣第一個進士,就問你這誘惑力大不大?
隻可惜,陶澍首次前往京城參加科舉,以慘敗而告終。這事兒立刻引起了老丈人的警覺:什麼情況?陶澍難道是浪得虛名之輩?
為此老丈人不得不開始為自己的女兒着想,萬一将來這小子一直考不上,那他的女兒豈不是要跟着這小子吃一輩子的苦?
老黃家的小姐,似乎也有這樣的憂慮,是以整天在家裡哭泣,認為老爹給自己找了個不靠譜的丈夫。
可婚事已經大張旗鼓地公布出去了,這要是悔婚,将來老黃家的閨女,誰還敢輕易攀附呢?
二、丫鬟頂替小姐?結果卻喜結良緣。
正當老黃家全家人都愁眉苦臉的時候,黃小姐家的丫鬟卻站了出來,并且提出了一個可行性的方案:狸貓換太子。
啥意思呢?具體來說,就是丫鬟讓自己代替小姐嫁給陶澍,這麼一來也不用悔婚了,而小姐也能擺脫這樁婚事。
丫鬟和陶澍就這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期間黃德芳為陶澍生下了3個女兒,就是沒有兒子。陶澍無奈之下,隻好再娶側室,一連娶了好幾個,這才有了唯一的兒子陶桄。
陶澍娶了黃德芳以後,似乎運氣立刻就上來了,沒多久參加科舉考試,一舉高中。估摸着黃老爺的老臉都要黑了,真怪自己當年豬油蒙了心。
20多年以後,陶澍已經貴為兩江總督,黃德芳終于将當年的那件事告訴了陶澍。本以為陶澍會生氣,誰曾想陶澍不僅原諒了自己的妻子,反而哈哈大笑。
由此可見,陶澍這個人其實也是個不拘泥于小節的人。他甚至會覺得,當年的老丈人瞎了眼,如今的妻子卻是個慧眼識人的人。
三、真正的黃德芳,有怎樣的結局?
這事兒民間傳說得就比較厲害了,因為史料裡不可能寫這種八卦的東西。總體來說有這麼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嫁給富商老吳家,卻不受待見。
黃德芳成功躲過了陶澍,心裡還有點兒小竊喜。他老爹立刻又給自己的女兒安排了一樁婚事,将其嫁給了當地富商吳家。
可黃德芳嫁給老吳家以後,并沒能給老吳家生下一兒半女。這在現代來看,似乎沒啥。可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事兒可就大發了!
所有的罪過,都讓黃德芳給背了。是以老吳家十分不待見黃德芳,甚至有一種說法,是被老黃家掃地出門了!
第二種說法,自盡而亡。
黃德芳婚後日子過得并不好,恰逢陶澍回家守孝,是以丫鬟夫人也跟着陶澍一起回來。丫鬟夫人想到了自己服侍多年的小姐,打聽之下,才知道她過得并不如意。
是以陶夫人特地跑去看了一下黃德芳,還給了她一筆生活費。這個時候黃德芳才知道陶澍已經加官進爵,成了大人物。
黃德芳那叫一個懊悔啊!再看看自己如今婚姻不幸,家庭窮苦的樣子,她一時想不開,就找了根繩子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由于這個故事,記錄在《北東園筆錄》之中,故事性更強,真實情況不可考。不過這麼一個故事也是在教育我們後人,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啊!
總結:陶澍一生傳奇的故事很多。
首先,陶澍和左宗棠之間的神奇故事,那就比較吸引人了。左宗棠的父親也是個教書匠,而左宗棠也是屢次都考不上進士,長期在家教書種地。
可陶澍身為兩江總督,和左宗棠談了幾次以後,忽然就覺得這個人将來貴不可言了!直呼左宗棠将來的地位絕對超過自己。結果還真的讓陶澍言中了,可見陶澍看人的眼光多好。
陶澍晚年打算退休的時候,把自己珍藏的一系列石頭運回老家去,他這輩子就這麼點愛好。結果這事兒被道光皇帝知道了,有人打小報告,說陶澍運了若幹财寶回老家,這可把道光氣壞了。
畢竟陶澍是以清廉聞名于天下,為此道光打算收回自己送給陶澍的牌匾,并且派人前去調查。結果一查之下,那十幾口箱子裡,全都是石頭,道光這才大喜,認為自己沒看錯人。
陶澍的思想比較通透,深深地影響到了自己的晚輩。湘軍三傑曾國藩、左宗棠和胡林翼,都曾經得到過陶澍的教誨,可以稱得上是陶澍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