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托孤,告訴諸葛亮,實在不行你就取而代之,這是真心話嗎?

列位知道,在中國幾千年曆史上,劉備和諸葛亮,可稱異類。

為何這樣講?

因為三國之中,他們最小,數次北伐,功虧一篑,最終被統于司馬晉國之下。

說白了,他們就是偏安一隅的失敗者。

天府之國,割據者多矣,你認得幾個?

劉備托孤,告訴諸葛亮,實在不行你就取而代之,這是真心話嗎?

(劉備劇照)

他二人,名垂千古不說,還是中國曆史故事裡絕對主角,确實空前絕後。

究其實質,大概在于,他們符合了老百姓們君賢臣直之念想,是以,在大家心目中,能與唐太宗、魏征;朱元璋、劉伯溫等同列。

但是,他們的關系,真的好到了親密無間嗎?劉備在諸葛亮面前,真的一點私心也沒有嗎?

《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記載——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有人說,這是劉備以權術壓諸葛亮要替其子效忠;

也有人說,如果劉備是真心覺得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呢?

裴松之在注解《三國志》時引用孫盛的話說——

苟所寄忠賢,則不須若斯之誨,如非其人,不宜啟篡逆之塗。是以古之顧命,必贻話言;詭僞之辭,非讬孤之謂。

他認為,以劉備之能,斷不會不知道,如果諸葛亮想奪位,其實是撒撒水的事。是以,他的都是真心話。

但這隻是他一家之言,劉備是否為真心,當事者諸葛亮的表現,才是關鍵——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托孤,告訴諸葛亮,實在不行你就取而代之,這是真心話嗎?

(諸葛亮 劇照)

什麼意思?

就是我一定竭盡全力,死而後已,為你的兒子盡忠。

效忠貞之節四字,顯然已表明,諸葛亮對劉備此話的了解,乃是主公不放心自己。

看完諸葛亮所言,我們可知,孫盛作為旁觀者,他更願意對此事施以光明的看法,而不願以惡意去揣測他人。

可他不願,不代表這事就不存在啊。

劉備的擔心,其實是十分正常的。

往前,有權臣王莽篡漢;

往後,劉裕先輔助晉室,後取而代之,史稱南朝宋;

再有趙匡胤黃袍加身,史稱趙宋。

劉備托孤,告訴諸葛亮,實在不行你就取而代之,這是真心話嗎?

(趙匡胤劇照)

可知,顧命之臣,國之幹城,遇主或幼或弱,便會野心膨脹。

但諸葛亮是個老實人,他了解劉備的憂慮,也忠實于自己的誓言。

何況,劉備死後,“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已然位極人臣,掌握着漢國的實權,也沒有必要再破壞自己的名譽了。

畢竟,他不會知道後世劉裕和趙匡胤,雖然篡權,卻留下了好名聲;他隻知道,王莽篡漢,導緻天下大亂,身敗名裂。

李世民說,以史為鏡,不就是這麼個意思嗎?

人們常說,曆史照亮現實,其實就是曆史對後世之人的行事風格,有規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