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大渡河之戰是我國紅軍在長征過程中的一次重要戰役,這場戰役為我國後來的革命勝利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也是我國革命戰争史上非常光輝的一頁。

1971年,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農來到濟南軍區門口,在門口反複踱步,最終鼓起勇氣問道:“請問楊得志司令在嗎?”

看似兩個完全不相幹的人,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楊得志得知這位老農的到來以後,立即激動地告訴警衛員要好好招待這位老農,待自己忙完手頭工作,親自接見。這兩人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位衣衫褴褛的老農又究竟是何人?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禮祥變李祥

這位衣衫褴褛的老農名為侯禮祥,出生于1912年的湖北江陵。由于家庭十分貧苦,他隻上了四年私塾,最後為了貼補家用不得不早早辍學外出打工。在侯禮祥16歲時,偶然得知江西一帶革命正在興起,又陰差陽錯加入了革命的洪流中。

戰場上的侯禮祥不畏生死,幾乎每一次都沖鋒在最前面,也是以被戰友親切地稱呼為“拼命三郎”。在連長彭紹輝的介紹下,順利成為了我國一名優秀的共産黨員。

在革命隊伍中的士兵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當戰友詢問侯禮祥怎麼稱呼時,他總是回答自己叫“禮祥”。禮祥和李祥同音,随着時間推移,侯禮祥就慢慢地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李祥。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但他自己卻對名字一點也不在意,他認為這隻是一個稱号而已。卻沒想到,這個名字給他帶來半輩子的苦難。

侯禮祥和楊得志的情誼還要從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說起,在反圍剿失敗後,侯禮祥跟随大部隊開啟了長征之路。當時侯禮祥被編入楊得志的紅一團,楊得志對這個“拼命三郎”印象十分深刻,在戰鬥中互相配合,甚至還成為了結拜兄弟。

紅軍團長

紅軍長征的路途是十分艱難的,在條件惡劣的環境下,要防止國民黨的追擊,還要翻雪山過草地。有不少鮮活的生命倒在冰天雪地的風雪裡,即使這樣,紅軍依舊頑強地堅持了下來,成功結束了長征。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侯禮祥所在的紅一團臨危受命,被派遣前往擔任強渡大渡河的突擊任務。隻有迅速通過了大渡河,紅軍才能脫困。是以,強渡大渡河的任務隻能勝利,不許失敗。

在這場隻能勝利的突圍戰中,我軍許多優秀的戰士慘死在敵軍的槍林彈雨之下,為了減少人員傷亡,營長孫繼先在衆多士兵中挑選出了18名勇士,組成一個大渡河突擊小隊。

侯禮祥正是這18位勇士中的一員,面對敵軍猛烈的炮火,侯禮祥沒有絲毫畏懼,這18名勇士憑借着頑強的意志力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以身為盾,在湍急的河流中為後面的隊伍開辟了一條奮力前進的道路。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任務圓滿完成後,紅軍也順利會師完畢,侯禮祥憑借在戰争中優異的表現被提升為紅軍團長,受陳赓、楊勇等人的指導。

為了彌補自己文化上的不足,侯禮祥後來還進入軍政大學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知識。本該前途光明的侯禮祥卻因為一次受傷,徹底改變了命運。

淪為乞丐

在後來的一次戰争中,侯禮祥不慎被敵軍的炮彈所傷,但他也是以不能再承擔高強度的作戰任務。經上級多次會議讨論後決定,為了繼續保持侯禮祥對工作的積極性,葉劍英親自将侯禮祥介紹給湖北省委,安排侯禮祥擔任後勤工作。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身體剛有好轉的侯禮祥回到家後,并沒有接到上級的任何安排,無奈之下,他隻能在家繼續休養。次年,侯禮祥終于接到了上級的任務,讓侯禮祥作為日僞保長潛入敵人内部打探消息,擷取情報。

作為卧底,侯禮祥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為此他隐姓埋名,将自己的獎章和證件全放入一個皮箱子内,十分珍重。

由于侯禮祥對這個箱子十分愛護,這個皮箱子看起來十分貴重,很快就被小偷盯上偷走了。失去了重要證件的侯禮祥心急如焚,費盡千辛萬苦終于與上級取得了聯系。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但此時的江陵縣由于叛徒的出賣危險重重,為了安全起見,上級将侯禮祥派往另一個縣進行資訊收集。資訊收集工作沒有看起來的那麼輕松,反而更加危險。

在侯禮祥又一次遇見叛徒的出賣後,他徹底與組織失去了聯系,此時也并沒有能證明身份的證件,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侯禮祥現在已經成為了“失蹤人員”。

失去身份證明的侯禮祥隻能作為一個普通的勞動人民,參與生産隊的勞動工作,但他十分想念軍隊生活,也十分想念并肩作戰的戰友。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1959年,侯禮祥在報紙上看見了楊得志的事迹,他十分驚喜,特意寫了一封書信希望能得到戰友們的幫助。由于沒有證件證明,這封“求救信”被當地的社群幹部當成了“僞造信”,侯禮祥也是以受到了人們将近12年的厭棄唾罵。

六十歲的侯禮祥依舊沒有放棄,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步履蹒跚地從江陵一路走到濟南,來到了楊得志所在的軍區。經過了幾百裡的長途跋涉,侯禮祥早已成為了一個乞丐的樣子,在到達楊得志軍區門口前,他還特意去小溪邊洗淨了自己的臉龐。

費盡周折,侯禮祥終于與楊得志見面了,兩人緊緊相擁痛哭。此時的楊得志才知道侯禮祥遭遇了這麼多苦難,楊得志保證無論如何一定要幫侯禮祥恢複身份。

他是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晚年淪落成乞丐

更加艱難的事情出現了,由于侯禮祥曾經作為卧底潛伏在敵軍内部,卻沒有證據證明他是否投敵,這件事情一處理就是數年,終于在1975年經多方調查,查明了侯禮祥的身份,同時也恢複了侯禮祥的黨籍與待遇。

小結:

那時侯禮祥得知要重新入黨,這也意味着曾經幾十年的黨齡就此廢棄,侯禮祥在這一點上堅決不退讓,這件事久而久之也就被擱置,不過好在最終恢複了侯禮祥的紅軍待遇,也向那些唾罵的人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侯禮祥的一生跌宕起伏,令人唏噓不已,但他這堅持不懈的精神也同樣值得人們學習,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先輩們的英勇奉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