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1941年百萬德軍大舉東侵,他們的目标隻有一個,在最短的時間征服蘇聯,然而等推進到莫斯科,約瑟夫站在克裡姆林宮說了這樣一句霸氣的話:“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因為我們的後面就是莫斯科!”

面對當年德國最精銳的鋼鐵巨獸,約瑟夫選擇站在克裡姆林宮打一場衛國之戰,而在這場戰役的四年前,日軍同樣圍困了南京,常凱申看了一下午的梧桐樹,然後拍着唐生智的肩膀說:國都防禦之責就交給你了!

莫斯科保衛戰打了三個月,最終靠着無數蘇聯兒郎的壯烈犧牲打破了德國閃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三年後蘇軍登上了德國國會大廈,一名蘇軍士兵将蘇聯的旗幟插在了圓形穹頂之上。

而在南京保衛戰打響的12天後,國都南京被日軍攻破,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上演了。

戰鬥民族在如今的網上成為了對俄羅斯的戲谑,但你不得不承認,不管是衛國戰争亦或者是對外擴張,一句烏拉便可将熱血拉滿,不滅外敵亦不死,不達出海口終不還,這是融入俄羅斯人骨血裡的。

那麼俄羅斯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

它是如何從15世紀中期一個僅僅隻要43萬平方公裡的農業小國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領土面積達到了2200多萬平方公裡的超級大國的呢?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俄羅斯,一個地緣位置看似很好,但實則很差的國家,從世界地緣位置來看,俄羅斯橫跨歐亞,處于兩個大陸的中心點,但是不管是從歐洲地緣位置來看,還是從亞洲地緣位置來看,俄羅斯都是個十足的邊緣國家。

要理清俄羅斯的發展史,隻需要知道三個階段就可以了。

第一階段是基輔羅斯時期。

在基輔羅斯時期,俄羅斯就是一個披着東正教外衣的草原國家,它的中心點在基輔,在這個時期俄羅斯就像一個小城鎮,版圖小,人口少,沒有折騰起什麼浪花,而後還遭遇了蒙古大軍,在13世紀徹底終結。

随後進入了莫斯科大公國時期,在後兩個世紀中,俄羅斯地區的扛霸子是金帳汗國,而莫斯科大公國原本隻是個奧卡河畔的小城鎮,後來靠着依附金帳汗國,成為了斯拉夫地區的代理人,承接了基輔羅斯的曆史。

莫斯科大公國能夠壯大,主要是靠着三個套路:猥瑣發育、賄賂金帳貴族、竊取權利瘋狂斂财。

靠着這套組合拳,莫斯科大公國逐漸壯大,最終等來德米特裡擊敗蒙古軍隊,自此掀起了俄羅斯人的獨立戰争,後來打敗了老大哥金帳汗國,獲得了自治權。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但是國家自身獨立和體制靈魂獨立是兩碼事,在被金帳汗國統治期間,俄羅斯承接了蒙古草原民族的文化和思想,這也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俄羅斯就是一個披着東正教外衣的草原國家。

這樣的影響也直接給俄羅斯的第二階段發展埋下了種子。

第二階段沙俄帝國時期。

1547年,伊凡四世以拜占庭王朝的加冕儀式正式加冕成為沙皇,“沙皇”在斯拉夫語中意為:羅馬帝國獨裁者凱撒繼承人和上帝派到人間的君主。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沙俄的國家目标是要成為第三羅馬帝國,而君主沙皇是想成為蒙古帝國皇帝那樣的英雄式獨裁君主。

沙俄這樣的國家體系和君主體系既差別了西方式君主制,又和東方君主制很不一樣。

西方君主的權利受到了宗教的節制,而東方君主的權利受制于貴族和官僚,而沙俄的君主制則是有着極高的專制權、高壓的統治權、英雄式的崇拜權。

直到今天,俄羅斯人的骨子裡都還保留着沙皇情結,他們的權利崇尚依舊是成吉思汗式的。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也正是因為這種草原式的崇尚征服、英雄般的君主情節使得俄羅斯帝國自建立以來,它的核心目标就是擴張。

馬克思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沙俄就是一個把蒙古奴隸制度和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狂妄野心結合在一起的産物。

它所建立的一切制度,都是在為對外擴張做準備。

在羅曼諾夫時期,沙俄先後通過武力手段征服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随後控制了通往裡海的門戶,打通了通往高加索的通道,而又通過地域性蠶食的方式,翻過烏拉爾山脈,把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納入了沙俄的版圖。

而沙俄還沒有想要停下外擴的征程,在它的目标中,還有整個歐洲、整個亞洲。

當然,這個計劃過于宏偉,最終沒有完全實作,在一戰由于受到沉重打擊,沙俄自此隕落,但是,此時的它已經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帝國,版圖占據着歐亞大陸45%的土地。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這一階段的俄羅斯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擴張者,雖然顯性的帝國體系完全崩塌,英雄般的君主制度也不複存在,但是,對于整個俄羅斯的曆史而言,這一階段的重要性超過了曆史上的任何一個階段。

以建立帝國、打天下、守天下作為區分的話,打天下的困難程度自然超越了任何一個時刻。

第三階段是蘇聯時期。

蘇聯時期完全繼承了沙俄時期的一切,包括版圖、包括民族文化、工業制度。

除了隐性的統治制度不好講以外,你能說蘇聯的運作法則和沙俄有很大的差別嗎?

在蘇聯時期,俄羅斯人建立了一個令世界咋舌的工業體系,然而這樣的體系其實依舊是服務于對外擴張的。

瓜分東歐不是一個無奈的選擇,而是主動性的必然結果,對于土地的熱衷是刻在斯拉夫人骨子裡的。

在和德國簽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蘇聯鼓足馬達快速吞并了波羅的海三國,此後直接和德國瓜分了波蘭,一口氣吃下了2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在波蘭第三次亡國的同年,芬蘭力抗百萬蘇軍,雖然前期小勝,但最終無法抵擋這個國力龐大的超級帝國,最終不得不吐出卡累利阿地區。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但是蘇聯的擴張計劃遭遇了一場蘇德之戰打斷,不管現在歐洲各國如何看待俄羅斯,但他們不得不承認,如果當年沒有蘇聯付出千萬人的生命作為代價,整個歐洲或将經曆一段“卍字旗”飄揚的時代,從莫斯科到柏林,是斯拉夫人一路的屍骨鋪成的,俄羅斯人的曆史上不斷對外擴張,但也不斷遭遇入侵,拿破侖麾下的法國第一陸軍曾經打進莫斯科,一把熊熊烈火沒有燒盡斯拉夫人的複仇之心,而納粹德國的裝甲巨獸也逼近過莫斯科,但百萬蘇聯兒郎毫無畏懼,前赴後繼以血肉之軀保衛着他們的祖國。

斯拉夫人戰鬥民族之稱不是戲谑,而是漫長曆史中不斷征服和反征服刻下來的印記,說他們是最崇尚征服、最崇尚戰争的國度一點都沒有問題。

在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建立世界上唯二之一的強權,彼時德意志民族被一分為二、日不落帝國失去一起光輝淪為曾經小弟的附庸、法國雖然位列五常但早已外強中幹、東方古老的國度經曆了百年之恥正在百廢待興。

蘇聯視歐亞為砧闆上的肉脯,而在吞食這塊肉脯之前,它需要解決大洋彼岸那個新興的強權。

蘇聯和美利堅在二戰結束後迎來了正面對壘,曾經二戰中的盟友此刻因為失去了敵人而轉化成敵人,大國博弈比拼的是國力韌性,而在這種競争之下激發了人類發展的潛力,從冷戰局面到軍備競賽、再從軍備競賽到太空競賽、最後又從太空競賽到經濟、資源、意識形态的全面封鎖,直到蘇聯崩潰瓦解。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蘇聯解體對于美利堅而言重要嗎?其實并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對于美利堅而言,沒有蘇聯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美利堅而言,所謂的意識形态對立都是放在表面的借口,美利堅要做的是完全控制歐洲大陸,而要想完全控制歐洲大陸,那麼歐洲大陸沒有強權才是最重要的。

和幾個世紀前的日不落帝國的大陸均衡政策一樣,誰弱我就幫誰,誰強我就打誰,沒有強權,那麼我就是強權。

對于西歐衆多國家而言,美利堅的強大隻存在于大洋彼岸,哪怕是依附于它,被幹預的不過是外交政治,而在歐洲大陸邊緣的蘇聯則不一樣,蘇聯如果撲過來,那幹預的可就不是外交政治了。

是以在歐洲,打壓斯拉夫地區就是一種政治正确,這是歐洲多民族體制下千百年來形成的一種潛在意識。

這也造成歐洲大陸為何隻能短暫性地成為世界中心,因為把歐洲縮小其實就是一個阿富汗,它和阿富汗一樣,當各部落勢力均衡的時候,它爆發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

歐洲最燦爛的時代,就是諸強林立的時代的,那個時代有德意志帝國、有奧斯曼帝國、有奧匈帝國、有大法、有大英、有沙俄、有大波波、有北歐維京三強……等等,當這些豪華陣容扭在一起時,形成了一個以歐洲強權的中心世界時代。

而現在,你看歐洲誰敢稱王?

那麼在度過了蘇聯時代之後,西方世界為何還是不肯放過俄羅斯呢?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依舊是前面說的那個原因,隻有歐洲有共同的敵人,那麼美利堅才能更好地控制歐洲。

而環顧現在的歐洲,由于曆史的原因,隻有俄羅斯才夠擔任歐洲公敵這個角色的分量,除非有一天,歐洲出現新的強權,那麼美俄又會像二戰中那樣成為親密無間的盟友。

那麼俄羅斯在目前的這個世界格局下,還有沒有崛起的可能呢?

其實我們看俄羅斯這二三十年來的苦苦掙紮,一個隻要差不多廣東省GDP的國家,以一己之力抵抗住了整個西方咄咄逼人的不斷打擊。

相比起中東那些号稱世俗無敵的小鋼炮們,俄羅斯已經非常牛皮普拉斯了。

但一個國家想要崛起,一來是看國力硬實力,二來是看外部環境。

俄羅斯現在沒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硬實力,除了承接蘇聯留下來的軍工業外,就隻剩下教育資源能夠有點閃光點了,再加上人口困境是一個無解的局面,昔日強大的烏拉陣容早已不複存在,崛起的基礎條件可以完全沒有。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而外部環境則比内部實力還要糟糕,俄羅斯西進之路面臨着北約東擴,雙方拉扯消耗極其嚴重,哪怕付諸除核武器外一切的武力行動,得到的局面也隻會是不死不休。

而中東方向也是一盤散沙,哪怕親自入場過叙利亞拼刺刀,但殺紅眼過後留下的依舊是局面一片稀碎,這個地方,世界大國都在盯着,俄羅斯想在這裡尋求生機,簡直就比登天還難,最要命的是,因為美利堅要維持全球霸權體系,必須要控制中東,這意味着俄羅斯的能源心髒高加索必然會被美利堅争對,而恰好,這個地方的人又是天天嚷着鬧獨立,這讓俄羅斯既悲觀又絕望。

而東進就不用多說了,蘇聯時代還能想一想,但現在的俄羅斯想都不用再想了,以前就有過以物換物的時期,現在充當一個能源基地也算是天道好輪回了。

最後一點就是國家意志了,俄羅斯在這個世界格局之下,崛起的機會微乎其微,但依舊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國家。

【俄羅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西方攻勢下,孱弱之熊走入最後底線

一個曾經豪橫過的帝國,哪怕現在如此孱弱,但隻要保持着意志,那麼都不容小視,俄羅斯如今的确不複當年那般強大,但它的内心依舊是一個超級強國,不管實力已經衰減到何種程度,但得記住,它有着它的底線。

西方可以畫一個囚籠來困守北極熊,但你不能妄求把它最後一座冰山也給融化掉,因為你不知道它為了僅存的那座冰山可以付出怎樣高昂的代價,如果真的逼急了它,當它張開血盆大口反戈一擊的時候,那麼你不死也得掉塊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