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是對的,Web3是胡扯!

馬斯克是對的,Web3是胡扯!

心碎:你反對的人可能有了一個很棒的觀點

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并不是埃隆的忠實粉絲。他是一個無知的、自戀的、魯莽的、自我放縱的小醜,把他的員工當成垃圾,而且他恰好在營銷方面很有一套,這幫助他成為億萬富翁,盡管他經營的公司沒有盈利。

不過,馬斯克最近在推特上說了一些我完全同意的話:“Web3聽起來像bs”。

Web3是一個想法,就連彭博社也承認有點模糊,它表明我們可以利用區塊鍊實作一個去中心化的網際網路。這一概念的支援者喜歡談論Web2.0是如何由大公司集中和控制的,以及區塊鍊、密碼和NFT如何幫助“将權力還給人民”。

這一切聽起來很美妙,在理論上看起來也很好,但實際上,這根本就是紙上談兵,胡說八道。

網絡媒體

Web3在幾個不同的層面上都是胡說八道,但最重要的是,它将政治和權力關系問題與技術問題混淆了。根據Web3簇擁者的說法,區塊鍊是能夠最終讓網絡回到其去中心化根源的技術。事實是,區塊鍊不僅在實作這一目标方面毫無用處,而且我們已經擁有了做到這一點的技術。

ActivityPub是一個已經存在多年的協定,它激發了相當成功的去中心化的聯合社交網絡(如Mastodon)的建立。任何社群都可以建立自己的 ActivityPub 執行個體,并由他們控制 — 即使是單個使用者也可以根據需要建立自己的伺服器執行個體,并與其他執行個體聯合。這是一個漂亮的架構,允許人們控制誰可以通路他們的源,以及他們接觸到什麼樣的源。

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人們從Twitter和Facebook大量湧入Mastodon或類似平台呢?技術就在那裡,平台就在那裡,所需要的隻是注冊和轉換。

這樣做的原因是,像Twitter這樣的平台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權力和影響力,并且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群,這些使用者群隻是停留在他們關注的大多數人所在的地方。有很多關于人們切換到Mastodon的故事,但不久之後又回到了Twitter,因為那是"所有活動所在的平台"。像Twitter這樣的公司花費數百萬美元在"客戶保留"上,他們幫助大品牌改善他們的線上形象,并為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留下來堅持Twitter的理由。

最大的社交媒體平台的壟斷性也有利于其他公司,這些公司可以簡化他們的廣告和營銷活動,這有利于更廣泛的資本主義制度,大公司的壟斷是我們所處系統的自然結果。

Web3的思維是基于天真的假設,即技術和 "聰明的想法 "可以解決我們大多數的社會問題。它的天真還擴充到認為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解決壟斷侵襲的辦法,而不是事實上正在積極創造和擴大壟斷的制度。

沒有一種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也不是因為缺乏某種技術而發生的。我們已經有工具來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區塊鍊甚至不是正确的技術。

區塊鍊、NFTs和加密貨币的胡扯

區塊鍊是數字賬本的一種形式,它由稱為區塊的記錄組成。這種資料庫使用點對點網絡自主管理,這意味着沒有主要的、集中的機器控制整個基礎設施。相反,一切都由連接配接到網絡的所有節點共同控制。

區塊鍊的主要目的,也是它有用的唯一原因,是記錄交易。誠然,這是避免雙重支出問題的一種相當聰明的方法,當數字代币花費兩次(或多次)時,即一次轉移到多個目的地。這也是為什麼到目前為止,區塊鍊的唯一主要用途是數字貨币,以及人為稀缺的數字資産(NFT)。

有些人建議,NFT可用于記錄契約和财産所有權等事項,但即使我們考慮使用oracle,将區塊鍊用于記錄任何實物或任何需要鍊外驗證、授權、認證或确認的事項沒有什麼意義。區塊鍊隻有在一個隻有數字的世界裡才有意義,而且隻适用于交易資料。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想出一個令人信服的dapp(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式)的想法,而且不以任何方式與加密貨币相聯系。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些Web3布道者談論社交媒體如何集中化以及區塊鍊如何提供幫助時,你知道他們都是在胡說八道。

社交媒體的文章不是交易資料。你可能有可以給文章的"喜歡",但雙重消費問題在這裡無關緊要,因為你有不受限制的點贊功能。我們已經有幾十年的舊技術,如PGP,可以證明文章的真實性。我們已經有了分布式的、點對點的技術,允許對資料進行防審查、去中心化的資料存儲(例如PeerTube使用的WebTorrent)。

Unstoppable Domains在理論上看起來不錯,但它是一個營利性的解決方案,并不像它看起來那樣真正分散:你仍然必須通過UD來購買域名。此外,繞過DNS封鎖是很簡單的,如果作為DNS供應商,Unstoppable域名不會解決你的IPS硬IP封鎖的問題。

像星際檔案系統(IPFS)這樣的項目很有意思,而且已經被用來對抗審查制度。然而,定價模式略顯模糊,與正常存儲解決方案相比,"固定"(永久存儲)的成本高出幾倍。如果你使用像Pinata這樣的公司來托管("PIN"")你的内容并保證其持久性,同時支付月費,你應該開始問自己,如果你仍然依賴你的托管供應商和獨立節點的緩存政策,你真正還剩下多少去中心化的内容。此外,我們已經有了磁力連結、Tor Onion服務和FreeNet這樣的平台,它現在已經有将近22年的曆史了(網絡本身隻有9年的曆史)。

技術已經在這了,我們擁有類似的技術已經幾十年了。我們對抗各大平台所需要的不是新技術。新技術能解決這個問題是胡說八道。

風險投資家的胡扯激進主義

風險投資家們正在大放異彩,他們可以突然假裝自己是激進分子,打算"颠覆集中式中介機構",并建立一個"由其建設者、使用者和創造者擁有的網際網路"。他們可以假裝自己是叛逆一代的聲音,試圖挑戰"大人物"。但是,我指出風險投資公司投資Web3項目的唯一原因是為了賺取利潤,這并不是真正提出了爆炸性新聞。

很多Web3項目隻是被打上了 "去中心化 "的标簽,其中很多項目使用的是許可(或混合)區塊鍊,隻有公司可以增加或删除代币,但随後代币的所有權可以獨立交易。正如其他一些作者所指出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中央集權是不可避免的。而如果沒有公平公正的權力配置設定,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币和Web3根本無法實作這一點。你得到的是權力的 "市場化",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比特币的财富配置設定(完全不出人意料)來了解它的結果。

如上所述,由Web3人群支援的技術并不是什麼新技術。這裡的主要差別是,所有這些項目都圍繞着DeFi和加密貨币。這就是風險投資公司對Web3如此感興趣的真正原因:他們想延長加密貨币泡沫的時間。他們想讓他們已經投資的項目更有意義,并提高與之相關的任何投機性資産的價值。他們希望更多的人購買加密貨币,更多的錢進入市場以擡高價格。他們不關心 "去中心化 "或 "自由 "或 "審查制度"。他們隻想在泡沫最終破滅之前賺大錢。

Steemit是一家基于區塊鍊的部落格和社交媒體網站,當2018年市場崩盤期間,他們的加密貨币價格下跌,不得不解雇70%的員工。這些平台的商業計劃隻是圍繞專有的加密貨币和代币及其流通而建立。

推動這種思維方式的是無處不在的技術官僚觀點,在福山"曆史終結"的陰影下,它認為世界不是不同權力集中的沖突,而隻是一個需要用"更好的想法"取代的地方。由聰明人設計的閃亮的新技術将帶來實質性的變化。

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說,問題不在于技術,而是政治。如果我們真的想對抗大型社交媒體公司所掌握的權力,我們需要朝着與Web3擁護者試圖采取的相反方向前進:看看行業内的盈利動機,看看适當的監管。我甚至會說,解決大型社交媒體公司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将商業和利潤從整個等式中剔除。

我們應該看看在加密貨币的背景下,去中心化的某些方面如何為資本所有者提供不同的濫用途徑,并允許他們進行洗錢、洗盤和一般的市場操縱。最後,如果我們看一下洋蔥服務,就會知道它們主要是由黑市使用。

一個激進的立場是進一步使我們的貨币體系民主化,并考慮在遙遠的未來完全擺脫貨币。比特币并不激進,比特币是一個倒退,走向市場化,而不是民主化,賦予資本所有者更多的權力。當人們嘲笑加密貨币正在對抗任何權力時,我總是覺得這很搞笑,大銀行已經投資了數億美元并從加密貨币中獲利。加密貨币最多可能讓他們感到不舒服,但不會受到威脅。

同樣,由風險投資家支援的Web3也不會面對任何大國。我認為這是一種會逐漸消失的時尚,但即使它站穩了腳跟,它也隻會将權力從大型科技公司轉移到風險投資公司,而不是轉移到人民手中。不要被他們的營銷活動所迷惑。這都是胡說八道。

本文作者:Maciej Baron,譯者:翻譯官偵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