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古代,帝王們為了滿足自己個人私欲以及彰顯國力,在政治穩定國力強盛之後,總是會下令建造大量規範宏大的宮殿。
除了專用于帝王處理朝政和休息娛樂的“皇家宮壂”外,曆代帝王還會下令修建許多專用于帝後出京時的臨時官署或住宅,即“行宮”。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強盛的一個時期,唐帝國的統治者們就修建了許多行宮,例如洛陽上陽宮,長安華清宮,壽安連昌宮,都是其中著名者。在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經常駕幸行宮,與楊貴妃尋歡作樂。然而,安史之亂的突然爆發卻驚醒了唐玄宗的美夢。
此後,藩鎮割據,戰火不斷,兵亂四起,大唐帝國逐漸走入萬劫不複的深淵。而往日那些富麗堂皇的行宮,也變得殘破不堪,無人收拾。此後,這一段曆史就成了很多文人傷古懷今的題材,經久不衰。其中最著名的詩作莫過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了。
《長恨歌》共120句,840字,篇幅很長,是中國詩歌史上極難超越的叙事長詩,凄美動人,享譽中外。它以李楊的愛情悲劇訴說史實,令人感慨萬千。而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這首唐人五絕《行宮》也與這段曆史有關。
它雖然隻有20字,卻飽含曆史的滄桑巨變,其意境之凄美直追《長恨歌》。全詩如下:
廖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行宮》唐代大詩人元稹的一首五絕經典,主要描繪了大唐上陽宮的寂寞冷清,寄寓了深沉的曆史興衰之感,也表現了詩人對宮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廖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詩人面前的上陽宮,已經曆了太多的滄桑變化,顯得那麼古老,而且那麼凄清冷落,隻有那幾簇鮮紅的花,還在寂寞地開放。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紅花、白頭。紅花依舊開,宮女已白頭。昔日繁華熱鬧的行宮風流散盡,隻留下宮女青絲變白。被幽閉的宮女,心如死灰,無所事事,隻能無望地回味昔日玄宗盛世時的歡樂。
詩的後兩句,作者是在詠歎青春虛度、哀怨無告的宮女,但意義不僅在此。明代學者徐增在《說唐詩》中就曾評價此詩送:“玄宗舊事而出于白發宮人之口,白發宮人又坐于宮花亂紅之中,行宮真不堪回首矣。”
詩人在這裡将“白頭宮女”視為古今盛衰的目擊者,時移世遷的見證人。其他的人都逝去了,隻剩下白頭宮女。宮女們在談論天寶遺事?還是在感歎世事變遷?詩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大的藝術空白,讓我們去思索、玩味。
可以說,相對于《長恨歌》的如泣如訴,凄恻動人,這首《行宮》短小精煉,餘味無窮,含義深遠。其中所包含的曆史滄桑巨變,從幾個平凡而身份特殊的“宮人”口中平淡說出,看似不經意,實則隐含了詩人巨大的傷感,反而更令人歎息。從這一點而言,這首《行宮》在意境凄美上直追《長恨歌》。
詩詞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