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随棗會戰,湯恩伯抗命不遵,第5戰區節節後退,日軍卻主動撤退?

本文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戰22次大型會戰》第8篇 随棗會戰

#緻真知灼見#

武漢會戰結束之後,日軍占領武漢。岡村甯次将下一個作戰目标指向湖北腹地的随縣、棗陽地區。

随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戰略重鎮,控制了即可向東威脅武漢,往西則控制商洛,北可逼迫南陽,南則進逼江陵。武漢會戰之後,第5戰區主力大部分都部署在随棗一帶(老河口以東),威脅武漢地區的日軍。

日軍無論是為了下一步北上進攻,還是消除中國軍隊的威脅,都需要攻占随棗地區,并消滅我第5戰區的主力,尤其是湯恩伯的部隊。

對于中國軍隊而言,随棗地區是守衛重慶的要地,也是不容有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下令組成了左、右兩翼的兩個集團軍與江防守軍抵禦敵寇并伺機反擊。

随棗會戰,湯恩伯抗命不遵,第5戰區節節後退,日軍卻主動撤退?

01 雙方兵力

在岡村甯次的規劃裡,随棗會戰(日軍稱為襄東作戰)的主要目标就是湯恩伯的31集團軍。為了達到這個目标,日軍動用了3個甲種師團即第3、13、16師團。這3個師團都是日本陸軍的老牌師團,第3師團成立于1888年,另外兩個師團都編成于1905年。這3個師團參加随棗會戰時都沒滿編,每個師團約13000人左右,是以日軍在随棗會戰的總兵力約為4萬人。

武漢會戰後,中國第五戰區除了湯恩伯的31集團軍以外,還有6個集團軍、18個軍、44個步兵師等部隊,除了少數部隊裝備完整之外,其他部隊差不多隻有滿額的一半,總兵力差不多在20萬人,而且在武漢會戰之後,部隊還沒完成補充和休整,戰鬥力是有所下降的。

随棗會戰,湯恩伯抗命不遵,第5戰區節節後退,日軍卻主動撤退?

02 李宗仁指揮不了湯恩伯

在日軍進攻之前,綜合情報分析,李宗仁判斷

日軍的主力将沿着襄花公路西進,進攻襄陽和襄樊。

李宗仁準備重制台兒莊大捷,他計劃

在敵軍主力所經過的襄花公路上用部分部隊将日軍引誘至随棗地區,然後以湯恩伯的31集團軍從背後沖出截斷襄花公路,正面部隊和湯軍團一起合圍并殲滅日軍。

但是李宗仁調不動湯恩伯。

随棗會戰,湯恩伯抗命不遵,第5戰區節節後退,日軍卻主動撤退?

湯軍團是校長的嫡系部隊,是一支戰略别動隊。雖然湯軍團劃入第5戰區,但是

沒有軍委會的準許,第5戰區是不得擅自動用湯軍團。

是以李宗仁提出這個設想之時,湯恩伯極力反對,兩人争執不下,湯恩伯竟然拂袖而去。一個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不動下屬,這樣的情況在湯恩伯、胡宗南等中央軍将領身上并不少見,

即使在抗戰期間,所謂嫡系和雜牌之間的恩怨依舊存在,并且是一筆奇怪的爛賬。

03 激戰塔兒灣

4月30日,日軍經過試探攻擊,開始了大規模進攻。随棗會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日軍從湖北北部和西部兩個方向分多路進攻,積極尋找中國軍隊的主力,特别是31集團軍,企圖将中國軍隊的主力包圍殲滅。

激烈的戰鬥在塔爾灣地區,這裡是日軍的主攻方向。塔兒灣是一處戰略要地,一旦被日軍突破,向北可以攻擊173師的陣地,向南可以抄174師、189師的後路,甚至日軍還可以對左側的39軍實施包圍。

中日雙方在塔兒灣展開了殊死戰鬥。塔兒灣的主陣地之前是一條很淺的河,中國軍隊的陣地隻能構築在低矮的小土丘上,很容易被日軍炮火覆寫。守軍官兵急中生智,

在陣地上修了很多假工事來吸引日軍火力。守軍在假工事的兩側構築了機槍陣地,距離假工事不遠處挖了多個散兵坑。

随棗會戰,湯恩伯抗命不遵,第5戰區節節後退,日軍卻主動撤退?

日軍首先動用數十門大炮對塔兒灣我軍陣地連續猛轟2小時。炮火轟擊之後,日軍以為我守軍在炮火猛攻之下要麼就是死守殆盡,要麼已經害怕撤退,大隊步兵用密集隊形向陣地上沖來。當敵人接近陣地時,散兵坑内和機槍陣地的守軍突然開火,突然的猛攻之下,日軍死傷累累,不得不暫時後退。

塔兒灣陣地激戰多日,日軍動用了飛機、坦克和大炮,火力非常兇悍。防守塔兒灣的84軍無力支撐開始全線後撤。襄花公路沿線都是平原,适合日軍機械化部隊的沖擊,撤退中的84軍遭受日軍坦克部隊沖擊,損失巨大。

整個撤退混亂不堪,同時鄂北地區我軍防線也被日軍突破。

04 日軍撤退了?

日軍在塔兒灣猛攻的同時,鄂西一帶的日軍也向中國軍隊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在鄂西防守的是張自忠将軍所率領的軍隊。張自忠的部隊大多經曆了武漢的鏖戰,人員不整,武器裝備低劣,連續作戰也使得士兵非常疲憊。張自忠做戰前動員時說“

現在國家到了危亡的時候,我們應下定決心為國家,為民族的的存亡,不顧一切犧牲,與日寇一拼。死了也是光榮的”

随棗會戰,湯恩伯抗命不遵,第5戰區節節後退,日軍卻主動撤退?

盡管張自忠的部隊抱着必死的決心,堅守陣地,張自忠甚至親自帶隊過河反擊日軍,但是戰局還是惡化了。日軍在優勢火力的支援下,陸續突破張自忠部的陣地,随後兵分兩路向西、向北快速突進。

各路日軍突破守軍陣地之後,對棗陽的包圍基本形成了。

日軍希望将第5戰區主力尤其是湯軍團壓縮在桐柏到棗陽的狹窄區域後實施圍殲。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宗仁下達了撤退指令。但李宗仁的計劃是各軍撤退,放棄襄河以東的全部地區。校長考慮到這樣放棄太難堪,下令部隊不要全速撤退,要适時反擊,甚至要求湯軍團暫時留下牽制日軍。而這正中日軍下懷,

日軍第3師團糾纏着湯軍團,而第13師團則快速北進,準備形成對湯軍團的合圍。

湯恩伯此人在抗戰中争議頗大,其在台兒莊的操作被很多人認為是儲存實力避戰,随棗會戰之初拒不服從李宗仁的調遣安排。但是也有人認為湯恩伯不拘泥于指令,會根據戰場态勢做出果斷的應變。其對危險的感覺非常敏銳,從徐州到武漢日軍始終無法達到圍殲其主力的目的。随棗會戰中,湯恩伯發現日軍要包圍自己,不顧校長的指令,快速下令全軍撤退。

随棗會戰,湯恩伯抗命不遵,第5戰區節節後退,日軍卻主動撤退?

湯軍團成功撤退的同時,第5戰區的各部隊也成功撤離。

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中國軍隊的撤退反而造成了突前日軍有被合圍的風險。岡村甯次不想冒險,下令全軍

“立即折回,從大洪山東北地區消滅敵人的雜牌軍”。日軍的突然回撤,大出中國軍隊意料。雖然迅速下達了追擊指令,但是日軍除了13師團受到阻擊之外,其餘部隊都沒有遭到中國軍隊的嚴重追擊。

中國軍隊随後收複了除随縣以外的各地,中日雙方回到了戰前的态勢。随棗會戰就這樣突然地終止。

随棗會戰是中日進入相持階段的第一場戰役。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很難說是雙方誰取得了勝利。日軍除了占領随縣,沒有達成圍殲第5戰區主力的目的;而中國軍隊未能阻止日軍的進攻,如果不是日軍主動撤退,失地的收複将會非常困難,但是第5戰區的主力,尤其是湯軍團并未被日軍圍殲。對于岡村甯次而言,最重要的戰略目标并未達成,第5戰區對于武漢的威脅依然存在。

抗戰的路依舊艱難而曲折,中國軍民還在黑暗中苦苦支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