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軍連長發明“三朵花”戰術,40人擊斃800美軍,屍體鋪滿地

抗美援朝是我國立國之戰,在這裡,我們将不可一世的美軍打回了38線,甚至一度在戰争前期占盡優勢。

随着戰争發展,麥克阿瑟被李奇微換掉,戰場進入到了僵持階段,而就是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足以改變北韓戰争戰局的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我軍頑強阻擊敵軍數日的瘋狂進攻,面對飛機坦克的轟炸,絲毫不退一步。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

這場戰役中,我志願軍一連長發明了一個戰術,僅用40人就擊斃800美軍。這到底是個什麼戰術,居然如此厲害呢?

志願軍連長發明“三朵花”戰術,40人擊斃800美軍,屍體鋪滿地

李奇微的磁性戰術與穿插

抗美援朝是我國建國以來第一次出境作戰,我軍用英勇頑強的戰鬥意志,擊潰了美國及仆從部隊的鋼鐵洪流,但是問題也随即接踵而至。

我軍在美國空軍的瘋狂轟炸下,前線的戰士不僅傷亡慘重,後方的補給更是困難。

當時往往一個連的汽車兵拉物資,最終能活下來一兩位就已經很厲害了。可想而知美國對我軍後方補給線帶來了多大的壓力。

但有趣的是,麥克阿瑟是一位非常自大的長官,正是因為他的自大,加上我軍的英勇,讓我軍在抗美援朝初期取得了極大的勝利。

志願軍連長發明“三朵花”戰術,40人擊斃800美軍,屍體鋪滿地

但随着麥克阿瑟被李奇微換掉,我們的艱難處境也随之而來。李奇微深知我軍後方吃緊,并且幾乎所有的物資都存放在鐵原。

于是,李奇微先是利用磁性戰術,消耗我軍彈藥和精力,随之進行反撲,一時間讓我軍的攻擊仿佛打在棉花上一般,吃了很大虧。

李奇微見戰術奏效,很快便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穿插行動,利用機械化優勢,快速穿插至鐵原地區。

鐵原失守我軍休矣并不是一句玩笑話,當時我軍在鐵原存放了大量物資,并且鐵原是我軍重要的交通線補給線,一旦失守,首尾不能相顧,我軍陷入大危機。

當時距離鐵原最近的部隊是傅崇碧的63軍,于是彭老總下令,63軍在鐵原外圍駐紮防線,給鐵原撤退争取時間。著名的鐵原狙擊戰正式打響。

志願軍連長發明“三朵花”戰術,40人擊斃800美軍,屍體鋪滿地

鐵原狙擊戰,戰況慘烈

傅崇碧接到的指令是,堅守鐵原外圍,沒有指令不得後退。其實意思也是非常明确了,那就是在鐵原與敵人來一場殘酷的陣地戰。

人在陣地在,一直以來是我軍的優良傳統,但是美軍是有飛機大炮的。

在飛機大炮的轟炸下,我軍在鐵原外圍死守不退人員、彈藥消耗極大。

再這樣極大劣勢下,軍長傅崇碧下令全軍貫徹拉長陣地、梯次配置,今天丢失的陣地,晚上一定要奪回來的戰術思想,我軍在鐵原拼命死守,硬是沒讓美軍前進一步。

再這樣機動防禦的前提下,我志願軍連長郭恩志同時延伸出了一個新的戰術思路,那就是“三朵花”戰術。

郭恩志的意思是,我軍以三次進攻方式,階梯性對美軍發動進攻。

志願軍連長發明“三朵花”戰術,40人擊斃800美軍,屍體鋪滿地

首先,我們利用迫擊炮将敵人陣型收縮在一起,當敵人陣型收縮後,我軍迅速以優勢火力(重機槍壓制)快速消滅敵人,

當敵人作戰意志被瓦解後,全軍沖上去以手榴彈和刺刀收割戰場,進而占據戰場主動權。

但是設想是設想,郭恩志知道戰場局勢千變萬化,自己的這三朵花戰術并不一定能取得效果,于是就一直沒有使用。

直到戰場情況已經到了如此複雜且嚴峻的時刻,郭恩志知道這是死馬要當活馬醫的時候了,必須要試試這個戰術是否可行。

三朵花戰術,初顯威力

美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我軍陣地瘋狂進攻時,殊不知他們已經進入到了我軍的埋伏圈。

此時美軍逐漸逼近我軍陣地,郭恩志一聲槍響,迫擊炮瞬間席卷而來,轟炸敵人側翼。

志願軍連長發明“三朵花”戰術,40人擊斃800美軍,屍體鋪滿地

敵人看到側翼被進攻,于是很快收縮了陣型,龜縮在坦克的後面。

我軍側翼重機槍手看到敵人真如同我們預想一般,全軍收縮在了一起,立刻扣動了扳機,子彈如雨點般散落在美軍的陣型當中。

随着子彈的傾瀉,敵人大片大片的倒下,我軍立刻抄起手榴彈和刺刀對敵人發起了反沖鋒。

敵人的戰鬥意志已經被瓦解,立刻開始了後撤,我軍絲毫不含糊,乘勝追擊,将敵人打得抱頭鼠竄。

此一戰郭恩志利用三朵花戰術,以40人的極大劣勢,擊斃800美軍。

更重要的是,我軍支援部隊趕到後,美軍的屍體堆積如山,根本無從下腳,一戰就讓敵人認識到了三朵花戰術的厲害。

志願軍連長發明“三朵花”戰術,40人擊斃800美軍,屍體鋪滿地

結語

我軍在抗美援朝時期,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陸戰之王,我軍的戰術多變,人員敢打敢拼,如同夢魇一般,讓美國再也不能小視我國。

這一戰,打出了我軍威國威,也為抗美援朝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