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姜維這個人物,我不得不感慨一下,他本是魏國之士,在戰場上也曾為國家的利益抛頭顱、灑熱血,最後卻因受到内部排擠,被誣陷成了内奸。這件事的發生,正是諸葛亮北伐時期,也是因為某種機緣巧合,使得曾經的魏國天水郡參軍,在後來成為了蜀漢政權的利劍。故而我們在說姜維時,用命途坎坷來形容他,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姜維被剖腹取膽前的大背景
姜維能夠成為天水郡的參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來自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名叫姜囧,因為當時羌族等少數民族攻郡,姜囧誓死守衛天水郡,可無奈戰場無情,故而姜囧在後來為郡戰死。因為姜囧有護郡之功,上級便是以讓姜維成為天水郡的參軍。在諸葛亮北伐時正好攻到了天水郡附近,諸葛亮也因為名聲較好,受到了當地行政機關、百姓的高度響應。時任天水太守的馬遵正在附近巡查,在得知了各縣百姓對蜀軍的良好态度後,他便覺得各縣的行政長官都存有異心,正好當時姜維是天水郡的參軍,是以他也一同被馬遵列到了“魏奸黑名單”中。為了能夠保住性命,并有效的組織力量對諸葛亮的蜀軍進行反擊,馬遵便連夜逃回了上邽。姜維本有心随從護駕,可無奈馬遵的馬隊太快,在後來并沒有追上,于是他便想傳回原來的駐地。可原來的駐地也以為姜維已經成為蜀國之将,故而将大門死死的關着,不給姜維開門。正是這麼一來二去,讓姜維痛心疾首,并在最後走投無路下投奔到了諸葛亮的蜀漢勢力。
在成為了蜀将後,不知是姜維覺得蜀漢政權具有正統性、還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蜀漢勢力做說服很棒,總之在後來,姜維對蜀漢很重視,這份感情可能遠遠超過了他對于魏國的感情。
先是諸葛亮的信任、再加上後來的升官重任,以及在最後繼承諸葛亮的衣缽,為振興漢室做貢獻,都讓這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人,逐漸成為了蜀漢政權的頂梁柱,即使蜀漢政權的領頭人劉婵已經投降,但他還依然堅持着諸葛丞相想要複興漢室的初心,與魏國勢力做鬥争,并想設計讓魏國兵士内讧,為自己東山再起提供機會和時間。也正是這一個如意算盤,不僅沒有讓自己的計劃正常開展,也使得他在後來慘遭被魏兵挖膽的下場。
曆史上的姜維死于“被殺”非“自殺”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的是,曆史上的姜維并不是死于自殺,而是在策反鐘會事情敗露後,被魏軍絞殺,在《三國志-姜維傳》中有清楚記載:
“會厚待維等,皆權還其印号節蓋。會與維出則同轝,坐則同席,謂長史杜預曰:“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會既構鄧艾,艾檻車徵,因将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将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
之是以題主說姜維時死于自刎,這是因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作者将姜維的死,寫成了自刎,故而人們在看待姜維的死因時,既有“自殺說”,也有“被殺說”。
關于剖腹一說
無論是在正史上,還是在小說中,對于姜維被“剖腹”的說法,均有記載。這也能充分證明,姜維對魏國兵士所造成的損失,以及姜維對蜀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為什麼姜維會被剖腹:
、給魏國政權多次重重打擊
姜維本是魏人,但是因為一系列的原因,成為了蜀國的獎勵,從此為蜀國效力。姜維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再加上投降到了蜀漢賬下後,被諸葛亮重視,甚至諸葛丞相在去世時,将自己的畢生所學都交給了他。這巨大的反差使得姜維對蜀漢、特别是對諸葛亮擁有着不淺的情誼。再加上古人傳統思想過重,對于漢朝戀戀不舍,而且蜀漢政權的一号人物劉備,又是漢室後裔,故而使得姜維有了匡扶漢室的雄心壯志。在有了這樣的志向後,他多次出兵攻打中原,雖然沒有達到戰略上的成功,但也表明了自己對于漢室的赤膽忠心。一方面姜維證明了自己對蜀漢的赤膽忠心,但另一方面卻使得魏國士兵對姜維恨之入骨。姜維所發動的每場戰役,都讓魏兵受到戰争的迫害和折磨,雖然三國時期連年戰争,士兵們都已經适應,可是誰又想打很多的仗呢?這才使得魏國兵将對其怨恨加深,會在其死後對他剖腹挖膽。
、兵将們的反抗
魏将鐘會非常賞識姜維的才華,故而在接受了姜維的投降後,對其好生對待,在慢慢的接觸中,善于觀察人性的姜維看出了鐘會的野心,于是姜維便想利用鐘會來達成匡扶漢室的目的。在一番誘人的說辭下,鐘會慢慢被姜維說動,兩人的意見也慢慢達成了一緻。他們先是密謀抓捕了鄧艾,然後便号召屬下反魏。可是鐘會的部下們卻不同意。面對如此僵局,姜維便告訴鐘會,可誅殺不聽從指令的魏将和士兵,以此來達到殺雞儆猴的作用。雖然姜維如此果斷,可鐘會内心卻舉棋不定。可有時,事情就好像脫了弦的箭,抓都抓不回來。魏兵将在知道鐘會有殺他們的意向後,便在賬下激起了兵變,就這樣,鐘會和姜維都被魏兵所殺。
在當時,魏國兵将們大都是抱着早點結束戰争、早點回到家鄉的态度,畢竟誰也不想總是打仗,總是擔心被殺。好不容易等到戰争勝利,可以回到家鄉與父母親人見面了,沒想到的是,“魏奸”姜維卻在軍中妖言惑衆,想要蠱惑将軍殺掉魏兵将。也正因如此,魏國兵将便在心底恨透了姜維,故而在最後對其剖腹挖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