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郁達夫:抛棄懷孕妻子與王映霞結婚,民國著名閃婚卻依舊成悲劇

近現代出了許多才子,除了魯迅等大文豪,還有郁達夫這個愛國又多情的文人,他不僅了解中西文化,還擅長講各國的語言,郁達夫早年想與曆史大多數文人一樣走上官場,做出一番大事業,于是他抱着滿腔希望去參加外交官考試,卻事與願違地落榜了。自古官場裡就有很多潛規則,郁達夫向人詢問起其中緣由,才知道那些榜上有名的人,全是一開始就打點好的,郁達夫有才華,更多文人骨子裡的傲氣,他雖然對此事十分憤怒,但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還是去參加随後的外交官考試。郁達夫在考場上很有信心,認為自己此次定然可以榜上有名,可上天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名額再次被有權有勢的人占去,郁達夫再也受不了,直接放棄考官的打算,自此中國曆史上多了一位文學上的巨人。

郁達夫:抛棄懷孕妻子與王映霞結婚,民國著名閃婚卻依舊成悲劇

郁達夫出生于1896年,老家在浙江富陽,其祖父郁聖山是當地有名的醫生,隻是郁達夫自幼沒有享受過父親,父親在他三歲時就離開人世,郁達夫與祖父寡母生活在一起,為了供郁達夫上學,他母親靠幫人縫補衣物、浣洗衣裳衛生,日子過的十分辛苦,正是幼年的經曆,使得郁達夫深感人間的世态冷暖,性格也相對比較沉默。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内向沉默的人更适合做文學工作,這話也有一定的道理,郁達夫的經曆與性格,使其為今後的文學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郁達夫7歲上私塾,11歲進入學堂讀書,從高等國小堂畢業後,他就考入杭州府中學,之後又輾轉幾個教會學校,郁達夫在讀書期間,經常給報社投寄自己的作品,後來因為對教會學校的教育方式不滿,才回鄉兩年待在家裡獨自讀書。

郁達夫:抛棄懷孕妻子與王映霞結婚,民國著名閃婚卻依舊成悲劇

到了1913年,郁達夫跟随哥哥去往日本留學,他一去就呆了十年,在日本求學的時候,不僅學習新知識與新思想,還看到了中國與外國的差距,清王朝覆滅後,中國步入軍閥混戰的時代,經濟、軍事等方面都落後外國,郁達夫時常為祖國的國際落後地位而感到苦惱,除此之外,還有就是男女關系,當時兩性解放潮流已經風靡東京,郁達夫的一開始思想還較為保守,但日本的知識階段,以及在校的學生,已經從男女關系中解放出來,報紙上刊登淑女名媛的畫像,很多貴族女子也會跑去照相館照相,可以說郁達夫當時的觀念與日本社會格格不入。日本小國寡民,女子的性格尤為溫和,并且貞節觀念比較淡薄,不像中國看的那麼重,郁達夫每當與日本女子接觸時,總是帶着刺激與失落,是以也時常感到苦惱。

1915年,郁達夫離開東京去往名古屋求學,在讀書的時候,他開始接觸日本女子,不過大多是在妓館,其實也可以了解,一個人在異國他鄉求學,身邊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心情郁悶時,難免會想着做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不過每次從館裡回來,郁達夫又陷入沖突之中,他心系祖國,如今卻沉溺在溫香軟玉之中,于是惡性循環。郁達夫的友人錢潮曾回憶說,郁達夫在名古屋的日子十分的浪漫,經常流連在妓館之中,還會給他們介紹裡面的見聞。郁達夫早期的小說,大多是以妓女為題材,這有可能是因為在名古屋這段經曆,不過現在想來,民國的文人都十分風流,不管是郁達夫還是郭沫若、徐志摩等人,都不會對一個女子從一而終,這與中國殘留的封建思想有關,一方面他們受西方文化影響,另一方面又是父母之命,故而經常鬧出一些風流史。

郁達夫:抛棄懷孕妻子與王映霞結婚,民國著名閃婚卻依舊成悲劇

1916年秋天,郁達夫從開始的醫科轉為文科,1919年畢業之後,他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經濟的相關知識,這個時期,郁達夫對比之前心理成熟許多,他讀書時閱讀大量外國名著,并且開始嘗試寫小說,先後撰寫來《沉淪》、《南遷》等短篇小說。《沉淪》是郁達夫描述自己早年的影子,根據他自傳中說,自己十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有男女的一是,還與招架少女有過一段初戀之情,這種淡淡的青春愁緒,竟影響他許久,直到趙家女子訂婚嫁人,郁達夫才後悔莫及,并且在同一時期,郁達夫還對兩名女子有過這類感情,後來他去了日本,又認識了後藤隆子、田野梅、玉兒等多名女子,後藤隆子與玉兒一樣,都是旅館裡的侍女,郁達夫為這兩位女子都寫過情詩,其中有一首頗有名氣,是寫給玉兒的,裡面這樣寫道:玉兒看病胭脂淡,兩行清淚落琵琶,可見少年時期的郁達夫浪漫又多情。

郁達夫:抛棄懷孕妻子與王映霞結婚,民國著名閃婚卻依舊成悲劇

1921年,郁達夫在安慶的一所學校執教時,又認識了一位名為海棠的姑娘,兩人關系十分親密,郁達夫每次教完書,必定會去城外海棠的住所去,因為早上有課,郁達夫需要在淩晨時就趕到城門口,然後安心等待城門開啟,在他的小說《茫茫夜》裡,詳細的描寫了他與海棠的感情生活,隻不過是以小說的方式,女主角名為海棠,說的就是與他交往的海棠姑娘,男主名為于質夫,也是郁達夫的化身。我們以上所說到的女子,全部不是郁達夫的妻子,隻能算情人和知己,而郁達夫的第一段婚姻,受了舊時代的影響,依從的是父母之命。1917年,郁達夫從日本回家時,他的母親介紹了同鄉女子孫荃,兩個人迅速的訂婚,不過郁達夫對這門親事不怎麼滿意,但從他的一些詩詞中可以看出,孫荃雖然其貌不揚,但談吐風流,不似以前舊社會封建的婦女,是以郁達夫對她還是頗有依戀。

郁達夫:抛棄懷孕妻子與王映霞結婚,民國著名閃婚卻依舊成悲劇

1920年兩人結婚,按照郁達夫的想法一切從簡,既沒有證婚人在場,也沒有點上蠟燭,甚至鞭炮都不放,孫荃的出嫁方式也極為低調,隻是在夜色降臨時,從家裡做了一頂轎子去往郁達夫家裡,簡單吃了晚飯後,就正式成為夫妻了。1921年之後,因為郁達夫的工作原因,孫荃跟着丈夫到處跑,曾在安慶、上海、北平等地方居住過,這也是她最開心的日子。但是兩人的婚姻沒有維持多久,1927年,郁達夫與一見傾心的王映霞訂婚,孫荃與丈夫徹底分居,孫荃帶着兒女回郁達夫的老家與其母親生活在一起,一直到1978年才去世。郁達夫在1936年的日記中回憶,說自己與王映霞結婚近十年,自己對她的感情還想剛見的時候一樣,夫妻感情經過那麼久依然熱烈。

郁達夫:抛棄懷孕妻子與王映霞結婚,民國著名閃婚卻依舊成悲劇

郁達夫在早年時期與魯迅相識,1927年魯迅搬到上海定居,兩人的合作關系日漸緊密,郁達夫在魯迅的介紹下為其撰稿,後又與其合編《奔流》月刊,郁達夫與魯迅既是合作者又是好友,魯迅還支援他成為報紙主編。雖然郁達夫沒有想郭沫若等人一樣,投身于革命戰鬥之中,但他對反革命勢力十分痛惡,雖然沉浸在個人的戀愛糾紛裡,郁達夫對于蔣介石的行徑多有批判,在私下組織裡很多愛國活動。在大家以為會郁達夫的生活就此平靜下去,與妻子王映霞一直恩愛到白頭,結果郁達夫發現王映霞與戴笠有染,夫妻兩個是以徹底分開,讓人可惜的是,郁達夫在1945年9月被秘密殺死,結果了多情的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