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楊秀清消滅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

說起曾水源,估計大夥印象不是很深刻,甚至都沒聽說過這一号人物,畢竟他在太平天國曆史上留下之筆墨不多,因為他在巅峰時刻被楊秀清除掉,沒能做出更大貢獻。曾水源,廣西武宣人,拜上帝教早期信徒,是西王八千歲蕭朝貴麾下首席謀士,也是太平天國陣營中少有的知識分子。作為一介書生,鄉村中著名的私塾教師,曾水源及其家族都算是比較富裕,可馮雲山能說會道,硬是将其拉入革命陣營,一起進行反清鬥争。馮雲山犧牲後,太平天國文書草拟等重任,基本都是曾水源承擔;後官至天官正丞相,是太平天國中的首席丞相,地位相當顯赫耀眼。為拉攏曾水源,擴充勢力,蕭朝貴死後,曾水源被楊秀清納入麾下,并成為東殿首席文官,協助楊秀清處理日常政務。

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楊秀清消滅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

除了擅長文書,曾水源行軍打仗之水準也不差,具有一定的軍事素養,還曾擔任洪秀全的貼身保镖,保護天王安全,後因戰事需要才走上戰場拼殺。1852年8月,西王八千歲蕭朝貴率曾水源、林鳳祥、李開芳等悍将及2000兵馬間道奔襲長沙,準備出其不意奪取城池。西王蕭朝貴陣亡後,曾水源一邊承擔起攻城之重任,一邊與林鳳祥、李開芳聯名上奏,向郴州大學營告急,讓天王洪秀全速速派主力來增援。區區2000兵馬,曾水源不但一邊攻堅一邊拒援,還曾利用“穴地攻城”戰術轟破城牆,後因悍将鄧紹良趕到,才沒殺進長沙。1853年11月,曾水源率兵從天京出發北上,一路過關斬将,殲滅“江北大營”清軍1500餘,成功将揚州守軍7000餘人救了出來,而後組建北援軍團。

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楊秀清消滅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

軍政能力突出,曾水源在太平天國中之咖位自然随之增高,洪秀全、楊秀清都争相拉攏他。但是,曾水源畢竟是西王舊部,而西王又是洪秀全之妹夫,是以曾水源在許多事情上都是傾向于支援天王。曾水源此時是東殿首席文官,可不太喜歡楊秀清嚣張跋扈之作風,在政務處理上時常有沖突;曾水源堅持己見,楊秀清雖然不滿,可正是用人之際,也隻好暫時忍了。随着軍事上連連獲勝,楊秀清之威望如日沖天,甚至可以表演“天父下凡”來杖責(大屁股)天王洪秀全了,俨然就是太平天國之實際君王,無人敢挑戰其權威。曾水源是知識分子,文化素養比較高,君臣等級觀念也比較濃厚;楊秀清此種欺君犯上之做法,曾水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開始慢慢疏遠東王。

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楊秀清消滅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

曾水源不滿楊秀清,但依然堅守崗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東王楊秀清是那種有仇必報,權力欲望極為強烈之人,他自然無法容忍别人來挑戰自己的權威,如李秀成所言:“是朝之大,為首一人,不知忌諱”。如此,楊秀清決定收拾曾水源,找機會除掉這位西殿舊部。1855年8月,東殿女官竊竊私語,說東王嚣張跋扈,日後必定不得好死,肯定會被别人幹掉。此話,曾水源、李壽春等東殿第一、第二文官要員都聽到,卻沒有第一時間告知東王,也許他們根本就不想告訴東王。但是,楊秀清耳目遍布京城,曾水源、李壽春等隐瞞“宮女事件”之事很快就傳到東王耳中。如此,楊秀清勃然大怒,立刻表演“天父下凡”,将曾水源、李壽春叫來責問:“爾在府門見女官如何倉卒,爾知麼?女官又如何說話,爾曾聽聞麼?一一奏明”。曾水源呢?承認事實,說:“因小子瞞昧至極,見女官如此倉卒,心飛膽怯,因是束手無策。”意思是,自己當時吓壞了,是以沒能第一時間告知東王。

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楊秀清消滅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

原因不重要,楊秀清隻要結果,管你為何不告知,總之你就是隐瞞了事情;東王被詛咒,東殿文官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卻無動于衷,豈有此理。為此,楊秀清繼續“代天父傳言”,詢問東殿再坐各位官員如何處置他倆,“而衆小子,看他二人之罪如何?”,大夥回答:“此二人如此欺天欺東王,實是死有餘辜矣!”楊秀清看大夥都支援自己,于是說:“爾衆小子既說他二人罪實當誅,卽行押出,斬首示衆。”如此,曾水源、李壽春都被斬首示衆,賠了性命。這就有意思了,曾水源、李壽春乃是東殿核心成員,也是太平天國集團絕對之骨幹,隻因不告知“宮女之言”就被斬首,這未免太過分了吧。其實,這是楊秀清對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是強化東殿集團力量之重要一環。

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楊秀清消滅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

楊秀清、蕭朝貴都是半路出家,靠玩“跳大神”此種旁門左道上位,在宗教領域之權力碾壓洪秀全、馮雲山等拜上帝創始人。君不見,太平天國早期文書,都是冠以“天父”(楊)、“天兄”(蕭)之名嗎!都能表演“跳大神”,楊秀清、蕭朝貴之地位自然是很高,彼此之間沖突也由此而來。楊、蕭有何沖突呢?簡單講就是權力之争,看誰才是王者。金田起義前夕,身體一直羸弱不堪的楊秀清大病一場,蕭朝貴乘機頻繁表演“天兄下凡”,并借助天兄“耶稣”之手,殺了楊秀清嶽父大人陳來,而楊隻好忍着。不久,楊秀清與洪宣嬌(蕭夫人)偷情,被發現時表演“天父下凡”,說是給洪宣嬌治病,這是上帝之意思。如此一來,楊秀清與蕭朝貴之間表面相當無事,實則經常暗中較勁。

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楊秀清消滅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

1851年12月,蕭朝貴在永安水窦村之戰中負傷,不能理事情,楊秀清乘機玩“天父下凡”,讓洪秀全冊封首義五王,取得節制諸王之權力。1852年8月,蕭朝貴2000兵馬奔襲長沙,楊秀清在郴州大學營無所事事,卻沒第一時間派出後續部隊跟上,間接導緻蕭陣亡,算是“送西王一程”吧。1853年5月,2萬精銳孤軍深入北伐燕京,所部悍将與精兵基本都是西殿力量。1855年4月,林鳳祥、李開芳等西殿悍将要麼陣亡,要麼被淩遲,無一幸存。至此,最強勁敵西殿勢力退出舞台,楊秀清已經無所顧忌;8月,玩“天父下凡”,斬殺不聽話的曾水源。就此而言,首席丞相曾水源之死,算是楊秀清消滅西殿勢力之最後一戰。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戰争全史》、《天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