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風華:權貴妃原型是誰?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北韓貢女制度

導語:大明風華,權貴妃的原型是誰,朱元璋時期有北韓貢女嗎?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北韓貢女制度

《大明風華》是一部曆史正劇,在劇情上本着“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幾乎所有重大曆史事件都是有曆史原型的。

在劇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安貴妃和樸貴妃都是北韓進貢的貢女,樸貴妃的到來後,是安貴妃接待的,安貴妃向樸貴妃說出了被皇帝臨幸的重大意義,如果生個一兒半女的,人生命運馬上會變得大不相同。

權貴妃不堪壓力,玩了一把失蹤,頓時後宮亂作一團,張妍太子妃和韓尚儀都感到生命受到了威脅,而女官胡善祥趁機賭博一把,赢得太子妃的信賴,進而開啟了人生逆襲之路。

大明風華:權貴妃原型是誰?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北韓貢女制度

真實的曆史上,朱棣有哪些北韓妃子呢?權貴妃的原型到底是誰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明朝的北韓貢女制度。

北韓貢女制度始于元朝,雖然中、朝兩國宗藩關系時間長達1200多年,幾乎在曆朝曆代中,中、朝兩國都有不同形式的交往,到了元朝時期,以強大的武力使高麗臣服,并迫使高麗向其納貢女,并且通過聯姻制度建構兩國的宗屬關系。

繼元朝之後的明朝,在建立之初,着重經營北方邊疆以東北地區,此時北韓半島上的高麗王國,以及後世的李氏北韓與明朝隔着鴨綠江對峙,由于北韓與元朝長期的聯姻往來,使得高麗和元朝關系頗深。

雖然,明朝取得政權,對北韓向元朝廷的貢女制度已經明令禁止,但在建立初期,百廢俱興,這一陋習依舊延續了幾十年。朱元璋時期,明朝為穩定東部局勢,曾一度向北韓“求親”,遭到拒絕;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處于外交戰略的考慮,開始從北韓選妃,由此可見,明朝貢女的再現,與當時特殊的政治形勢有關。

那麼,洪武時期,都有哪些貢女呢?

大明風華:權貴妃原型是誰?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北韓貢女制度

朱元璋曾為與北韓和親而努力

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明朝,而元順帝雖然帶着蒙元皇室宗親、官員、軍隊逃往漠北之後,在漠南、漠北、遼東、雲南、四川、陝西等地還有相當的勢力,這些地區正積蓄力量随時準備重返中原。

明太祖、明成祖兩朝為對付北部蒙古力量,多次派大軍遠征,極大地削弱了蒙古力量,但明朝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在東北地區,高麗國毗鄰遼東地區,軍事地理位置極其特殊,而北韓半島上的高麗王國以及後來的李氏北韓憑着與元朝百年的聯姻,建立了緊密的聯系。

高麗文化曆史悠久,長期受到中原漢文化的熏陶,尊崇儒家禮教,崇尚儒家學說,甚至北韓半島上政權國家的體制、官僚機構也都是效仿中原王朝建立的,是以受朱元璋的特殊禮遇;北韓雖稱屬國,而無異域内。

大明風華:權貴妃原型是誰?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北韓貢女制度

從内心上說,朱元璋對北韓還是有好感的,明朝建立之初,後宮中就有北韓籍妃子,例如,朱元璋的第十四個女兒,含山公主的母親就是高麗妃子韓氏,也有史料推測朱棣的母親碩妃也是高麗人。這些妃子都是元朝時,高麗進獻的,在元順帝倉皇北退後留在中原,成為明朝的後宮。

針對北方與東北地區複雜的政治軍事形勢,朱元璋迫切需要穩固東北地區,與高麗國建立穩固的邦國關系,同時又考慮到元朝與高麗已經有多年的聯姻傳統,明太祖借鑒曆史經驗,效仿漢唐時期盛行的“和親”政策,期望通過聯姻這種方式,能達到有效控制高麗和李氏北韓的目的。

在朱元璋在位最後十年能力,開始主動與高麗和李氏北韓接洽宗室聯姻事宜,也曾多次派遣官到高麗和李氏北韓,希望能做親家,但北韓方面出于各種原因未能答應。

大明風華:權貴妃原型是誰?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北韓貢女制度

明成祖朱棣時期北韓貢女

明成祖即位時采取了積極的外交政策,對于北韓來說,朱棣作為燕王駐守北平時,就曾與北韓來往的使臣接觸,北韓使臣對當時的燕王也是恭謹禮敬,給朱棣留下了不錯的對象。明成祖即位後,明朝與北韓正式展開宗藩朝貢關系。

與朱元璋的和親政策不同,明成祖朱棣向北韓提出了獻納貢女的要求,按照元朝與高麗的舊制征選處女,這次降低了要求,從官宦和平民階層中為自己直接選妃嫔,自此,貢女成為北韓和明朝的邦交事宜。

朱棣三次從北韓篩選處女

根據《李朝太宗實錄》,記載明成祖分别在永樂六年、七年、及十五年從北韓三次征召處女。永樂六年,首次征召北韓處女,由黃俨親自挑選,這次黃俨還因為“無美色而大怒”,緊接着,又在全國範圍内開展了第二次篩選,由此可見,明朝在北韓篩選美女條件還是非常高的。

大明風華:權貴妃原型是誰?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北韓貢女制度

經過多次篩選後,黃俨共選出五名:有已故的工曹典書權執中之女,前任典書任添年之女,前任知永州事李文命之女,以及官宦呂貴真之女,崔得霏之女。權氏等五位貢女被召到明朝廷後,受到明成祖厚賜,恩及随行的父兄,其中,權氏被封為顯仁妃,任氏為順妃,李氏為昭容,呂氏為婕妤,,崔氏為美人。

永樂七年,黃俨、海壽等宦官再次奉旨到北韓篩選貢女,并且對貢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擴大選擇範圍,北韓李朝太宗還将處女年齡降到十三歲。這一次,隻有大夫宜州鄭允厚女入選。

永樂十五年,黃俨、海壽又被朱棣派到北韓選采童女,因為事件已經讓使臣傳話過去了,北韓宮内早已選好了,最終黃氏、韓氏入選。黃氏、韓氏到京師後,明成祖同樣厚賞,随行兄長也或封官職。

除了這三次到北韓征采處女外,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又讓北韓使臣回國征尋處女,當時李氏北韓依舊制已經做好了準備,不料明成祖朱棣突然駕崩,此事不了了之。就這樣,經過三次在北韓的篩選,共選的貢女八名。

大明風華:權貴妃原型是誰?朱棣選多少貢女?淺析北韓貢女制度

《大明風華》中,朱棣的北韓貴妃的數量和名稱與曆史上是有差異的,但從寵愛程度和最後結局來看,樸貴妃的原型應該是權貴妃,但劇中樸貴妃的身份很高是嬰甯公主,曆史上的權貴妃身份也不低,也是官宦人家,其父是大夫工曹典書權執中。

曆史上,北韓貢女中,最得寵的,也是唯一在《明史》中立傳的就是權氏,她在永樂六年入宮,憑借聰慧的頭腦,驕人的姿色,赢得明成祖百般疼愛,随時伴君左右,在永樂半年,權妃曾跟随朱棣禦駕親征蒙古,但在永樂九年就因病逝世。

韓氏是繼權氏之後,明成祖又一位寵愛的北韓妃子,盡管朱棣對其寵愛之深,但“伴君如伴虎”,韓氏和崔氏躲過那場由權妃引起的宮廷屠殺後,卻沒躲過被殉葬的結局。

參考文獻:《明史》、《李朝實錄》、《李太宗實錄》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