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會随時随地把我們抛向任何一個地方。如果把我們抛向任何一個地方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就在那個地方,停下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都知道蘇轼,蘇轼這一生可以說是颠沛流離。每次都是一貶再貶,但是發現,每次貶了之後,他并沒有不開心,相反到了一個貶的地方就此展開工作,并且自己的詩詞寫得更好了。
這是一種樂觀的心态,這種心态帶給自己的是什麼?就是一種自我快速調整,然後就地展開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學習。

其實這樣的一種狀态,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比較難修煉的。因為凡人在意的點很多,牽挂的也多,于是就會想這想那。
每一次地想這想那,總會給自己帶來一種思考,甚至是徒增一種無名的煩惱。
為什麼我們不能像蘇轼那樣活得灑脫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就地快速展開自己的生活呢?為什麼不在那個點繼續幹自己喜歡的事呢?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可能是自己還沒有開悟,可能是自己還沒有達到那種認知。因為這需要自己給自己說服的。
生活的歲月磨砺能夠帶給自己什麼呢?帶給自己的是回憶,帶給自己的是創傷,帶給自己的是回憶。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很好,可是身邊的人并不想你比他過得好。這就是一種人性的比較,甚至是人性的一種真相。
人生匆匆幾十年,能夠有所作為,能夠做成自己想要做成的事,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并且在這個旅途中,要去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和天賦點。
我們在選擇走自己的路時,過程挺孤獨的,挺寂寞的。但是這種孤獨和寂寞總會讓我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走别人走過的路,一輩子就可以看到頭,其實還挺無趣的。
在自己的夢想道路上,不斷去陪伴自己成長,不斷去積攢自己的實力,不斷去發揮自己的才能,很多事情自然而然會好起來。
我們不用害怕,也不用擔心,隻需要讓自己明白:我選擇了這條路,自己願意一直堅持走下去嗎?
生活的真相有時候挺殘酷的,在殘酷的真相面前,我們可以獲得什麼?我們是否接受真相,然後繼續前行呢?我們是否就在那最慘烈的狀态下,力挽狂瀾呢?
是以考驗無時無刻不在。就像我此時此刻的文字是通過在床上的被窩裡寫的。我也可以不寫,但是不寫,總感覺今天還有一件事沒有去幹,于是還是用手機在被窩裡寫起來。
這其實就是把我放在一個點上,我在這個點上能夠做一些什麼呢?那我就要思考,以前就是躺在床上什麼也不幹,現在覺得休息好了,繼續躺在床上享受,浪費時間了。
對于時間的緊迫性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我們總是要和自己對話,突破自己内在的小我,讓自己不斷釋放自己的才華,不受限制。人隻有做自我的時候,人性的光輝才會那樣光彩奪目。
自己本身是一條小魚,當這條小魚自我長大後,那麼原有的環境已經容納不下自己了,自己得要開始進行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