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網際網路十大最出圈事件:港交所IPO創新高,新經濟股花式敲鑼

2021網際網路十大最出圈事件:港交所IPO創新高,新經濟股花式敲鑼

“躺赢”了二十餘年的消費網際網路行業在2021年迎來“強監管”,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以及反壟斷加碼讓網際網路巨頭們在今年相繼領得巨額罰單。阿裡系應用開始接入微信支付,騰訊結束其音樂版權長達6年的市場壟斷地位,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用流量築起的高牆在時代洪流的沖刷下逐漸瓦解。

“高品質發展”“共同富裕”成年度關鍵詞,當教育成為一門生意,當普通員工加班常态化成為職場潛規則,有違公平優先原則的行業亂象必将迎來一記重錘。在“活久見”頻現的2021年,無論是行業巨頭還是獨立個體,其實早已登上了這艘正在轉向的時代巨輪。

最出圈1  網際網路平台開放外鍊

網際網路“拆牆”成了今年監管層的關注重點,但大家或許沒想到最先行動的是阿裡和騰訊兩大巨頭。2021年9月,阿裡旗下的餓了麼、優酷、大麥、考拉海購、書旗等應用相繼接入微信支付。在此之前,微信已更新外鍊管理規範,支援抖音、淘寶等外部連結在微信一對一聊天場景裡直接打開。不過,目前大家最為關心的淘寶APP尚未實作與微信支付“互通”,但阿裡旗下的“淘特APP”卻在10月上線了微信掃碼付功能。可見在網際網路反壟斷的大環境下,行業巨頭們也隻能紛紛推倒流量藩籬,被迫結束過去二十年赢家通吃的局面。

最出圈2  獨家版權停戰

從2015年獨家音樂版權争奪,到2017年國家版權局介入,再到後期因為頭部歌手版權硝煙再起,線上音樂平台在獨家版權上的競争和博弈持續了将近6年。正當大家以為這場争奪戰看不到盡頭之時,市場監管總局責令騰訊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的一紙處罰正式宣告獨家版權格局正式終結,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相繼開始以非獨家的“分銷”形式完成版權授權。

市場秩序重塑,倒逼平台從利用資本優勢壟斷版權回歸到緻力于創新服務水準上。不過,目前平台對頭部歌手的版權依舊不想輕易放手,網友連連喊話,“什麼時候能在别的平台聽上周傑倫?”

最出圈3  教培機構賣起羽絨服

“雙減”落地後,各大教培機構紛紛選擇轉型。轉型之路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除素質教育、家庭教育外,更有企業跨界做起服裝産業、直播帶貨。頭部線上教育企業猿輔導去年10月出資5000萬元投資羽絨服公司,去年國慶猿輔導已在BOSS直聘挂出服裝設計崗位。網友調侃猿輔導變成“猿服道”。

老牌教培龍頭新東方,則由老闆帶頭做起直播帶貨。去年12月,俞敏洪首次在抖音嘗試直播助農,并推出新東方直播帶貨新平台“東方甄選”。雖然俞敏洪的直播頻頻被網友吐槽價格貴,但在不少老師看來,這也是一種希望。

最出圈4   樂視宣布全員漲薪

臨近年尾,沉寂了五年的樂視卻高調宣布全員漲薪,據說薪資水準直接對标網際網路大廠。

事實上,就在去年春節前夕,樂視還因為“欠債122億”沖上微網誌熱搜。欠債百億,創始人跑路,隻剩下一地雞毛。當外界都以為樂視搖搖欲墜的時候,一封樂視全員信卻讓外界意識到,樂視還活着,正在回血,據稱“在不考慮曆史債務的前提下,公司經營利潤和現金流已實作雙平衡。”雖然此次漲薪有部分“營銷”成分,但網友表示,大家更願意看到更多這樣的活久見事件。

最出圈5   網際網路大廠取消“大小周”

盛行于網際網路行業的加班文化在2021年遭遇口誅筆伐,頭部企業紛紛取消“大小周”,網際網路人迎來“周末自由”。

所謂“大小周”指一周休息一天、下一周休息兩天的單雙休循環工作制度。在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初期,創業公司為了提高效率實行大小周,随後演變成行業慣例。去年以來,位元組跳動、快手、BOSS直聘、騰訊光子工作室等多家網際網路企業陸續宣布取消大小周,網際網路行業不再以加班為榮,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合理規劃休息時間、提高員工福利保障。“大小周”模式的終結意味着網際網路企業用工制度的完善,也折射出網際網路行業從野蠻生長轉向有序發展。

最出圈6   新經濟股港交所花式敲鑼

港交所的鑼不夠用了!去年,國内新經濟公司批量赴港上市,排起長隊等着敲鑼。截至2021年12月17日,港交所共有92隻新股上市,其中有54家是新經濟公司。與此同時,成交額及前三季度業績均創曆史新高。

疫情影響之下,上市敲鑼方式也有所不同。港交所直接推出“雲敲鑼”,以網絡視訊形式替代金融大會堂現場上市儀式。赴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更發揮創意,敲鑼環節融入各種黑科技。其中,商湯科技6000人“AR敲鑼”、網易雲音樂AI虛拟人參與敲鑼等,花式敲鑼賺足眼球。

最出圈7  網際網路平台排隊領罰單

随着反壟斷加碼,“罰單”成為貫穿網際網路行業2021年的關鍵詞。3月,市場監管總局披露網際網路領域十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對12家涉案企業分别處以頂格罰款50萬元,騰訊、百度、滴滴、京東、蘇甯等公司在列;4月,阿裡巴巴因“二選一”被罰182億元,中國反壟斷史上最大罰單由此誕生;7月,市場監管總局再公布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涉及阿裡、騰訊、蘇甯易購、蘑菇街、小紅書、58同城等;10月,美團罰單落地。11月,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挂牌,數字經濟領域仍是監管執法重點,這意味着對網際網路平台的反壟斷處罰也将步入常态。

最出圈8 整治飯圈,“氪 金”系選秀退出江湖

一場轟動全網的倒奶事件直接讓偶像選秀市場迎來了行業“暴風雨”,公衆看到光鮮亮麗的偶像身後,是資本和品牌方依仗流量收割粉絲,縱容飯圈文化扭曲生長的嘴臉。選秀節目終止錄制,平台下架各類明星榜單。沒有實力卻靠粉絲瘋狂“氪金”輕松C位出道的娛樂時代至此落幕。

養成系選秀退出江湖,但粉絲被市場培養起來的“大衆票選”心理需求卻未必就此消失,這類節目的商業模式是否會被改變,現在定論或許為時尚早。

最出圈9   内容APP輪流被約談

2021年網際網路監管“重錘”頻落,衆多APP輪流被監管部門點名、約談,專項治理按下快進鍵。在被約談的APP中,既有因釋出傳播的内容資訊違法違規的社交内容平台,如新浪微網誌、小紅書、豆瓣、知乎;也有網售商品不符合标準的電商直播平台,如淘寶、京東、抖音、拼多多;還有因資料安全問題被集中下架多達25款APP的滴滴出行;以及因采取多種營銷手段惡性競争的10餘家主流網約交通運輸平台。

對于這些掌握了海量使用者資源和流量的平台而言,隐私保護、内容治理、營銷亂象、惡性競争是被監管部門約談的重點,而依法、合規、安全正成為APP接下來疊代更新的“生命線”。

最出圈10    國小生打遊戲限玩一小時

“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正式釋出。自此,未成年人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玩1小時的網絡遊戲。與此同時,抖音、快手等短視訊平台也更新了青少年防沉迷措施,即14歲以下的實名認證使用者全部進入青少年模式,且無法自行退出。在該模式下,使用者每天使用時間不超過40分鐘,且晚22點至次日早6點不能使用。

再度加碼的防沉迷舉措,獲得了遊戲廠商以及網際網路平台的“一緻好評”。更有業内人士形容此舉是在摘除懸于遊戲及相關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給合規企業“松綁”,引導企業更加有效率、有品質地履行社會責任。

出品:南都商業資料新聞部

策劃:甄芹 田愛麗

采寫:南都記者 徐冰倩 馬甯甯 傅曉羚 陳培均 黃培 汪陳晨 孔學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