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文章)
1983年10月,原福州軍區司令員楊成武将軍因年齡到期,卸任福州軍區司令員一職,他的職務由誰接替呢?
楊成武将軍号稱我軍的白袍小将,意思是他年輕時就已出名,成為久經沙場的年輕将領,優秀的指揮員。
楊成武,1914年出生于福建長汀縣張屋鋪下畲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時在家裡念過私塾,上過國小,後來到長汀縣省立第七中學學習,那時候的中學生就是現在的大學文化了。
1928年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
1929年1月,楊成武參加了閩西古城地方武裝暴動,并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任閩西紅軍第三路指揮部秘書,宣傳隊中隊長。
1930年3月,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三縱隊,同年他加入中國共産黨。
1931年,楊成武任第四軍第12師秘書,連政委,教導大隊政委。
1934年10月,他參加了長征,到達陝北後,擔任紅一師政委,師長是陳赓大将。
抗日戰争中,他擔任115師獨立團團長,後來部隊發展很快,又擔任了獨立師師長,雖然他擔任了獨立師師長,但國民黨始終不承認他這個獨立師的存在,後來呢?正好115師分家。
1938年,115師分家,他跟随聶榮臻元帥來到了晉察冀開辟抗日根據地,他的獨立師也改稱為晉察冀軍區第一獨立師,他先後擔任過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冀中軍區司令員,帶領部隊參加了抗擊日軍五路合擊和百團大戰。
尤其在1939年11月,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進行的掃蕩過程中,楊成武指揮軍分區部隊趁夜展開,利用太行山北部群山口一座岬口,在敵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主動設伏,将日軍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部包圍,壓縮在一條長約2、3裡,寬僅百十米的山溝裡,消滅日軍900多人,繳獲200多輛滿載軍用品的騾馬車,5門火炮,幾百枝長短槍及無數彈藥,還生俘了十幾個日本兵。
在戰鬥中,功績最大的是擊斃日軍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将,阿部規秀是抗戰以來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進階别将領。
黃土嶺伏擊戰,是八路軍抗戰以來在戰鬥中取得的最大一次戰果,他的戰鬥規模和殲敵數還有擊斃的日軍将領以及影響,遠遠超出了115師師長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
解放戰争期間,1947年5月,晉察冀野戰軍建立了新的上司機關,楊成武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兼冀中縱隊司令員,與政委羅瑞卿一道率領野戰軍取得了許多勝利,清風店戰役中,一舉消滅國民黨主力部隊1.4萬餘人,連同北線打援共殲滅國民黨軍1.8萬餘人,在曆時25天的張家口戰役中共消滅敵人6.5萬餘人,俘敵将官13名,石家莊戰役殲滅國民黨軍第32師、第三軍炮兵營、保安第九團、第四團、還鄉團共計2.4萬餘人。中央軍委特電嘉獎,朱總稱這一戰役是奪取大城市的先例。
解放後,他參加了抗美援朝戰争,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員。
1952年回國後,擔任華北軍區參謀長兼華北軍區黨委書記,京津衛戍區司令員和北京軍區司令員,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參謀長,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第一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辦公廳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常委常委,副總參謀長兼福州軍區司令員。
1977年9月,中央決定楊成武任副總參謀長兼福州軍區司令員,前往福建前線主持福州軍區軍事工作。
他在擔任福州軍區司令員6年之久,在臨近70周歲的年齡上,應部隊革命化,知識化,年輕化,現代化的要求,他主動向軍委主席鄧小平同志提出辭去福州軍區所擔任的上司職務,讓年輕一代将領接替他。
那麼,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考慮,同意了老将軍的請求,準許他離休安度晚年。
他的一職由原東北野戰軍出身的開國少将江擁輝将軍接任。
江擁輝接任楊成武将軍的福州軍區司令員一職,出乎人們的意料,因為在那個年代,由于林彪元帥的原因,四野出身的将領是不被看好的,那麼,江擁輝将軍,他又有什麼過人的本領受到上級上司的器重呢?
江擁輝将軍,1917年生生于江西瑞金,真正的紅色首都圈内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少将,少時就加入了蘇區兒童團,擔任兒童團團長。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直就在林彪率領的紅一軍團當兵,參加過長征。
抗日戰争爆發後,擔任八路軍115師保衛局巡視員,戰鬥部隊的教導員,政委,團長。
解放戰争時期,跟随山東軍區司令員羅榮桓來到了東北,與國民黨軍展開了争戰。
1946年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一師二團團長,同年夏,任一師副師長。
1947年8月,擔任一師代師長,8月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師長,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一師師長,38軍112師師長。
1949年8月,擔任解放軍第38軍參謀長,副軍長。
在東北戰場上,參加過臨江、遼沈戰役,東北野戰軍大舉入關作戰後,參加過平津,渡江,廣西等戰役。
1950年10月25日,他作為38軍副軍長,參加了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争,率領部隊,協助軍長梁興初同美軍進行了面對面的較量,在抗美援朝戰争第二次戰役過程中,打得美軍狼狽逃竄,38軍獲得”萬歲軍”的光榮稱号,江擁輝也功不可沒。
1952年8月,梁興初被提升北韓西海岸指揮部擔任副司令員後,江擁輝接任了38軍代軍長職務。
1953年7月,北韓停戰協定簽字前離朝回國。
1957年8月,他擔任了沈陽軍區副參謀長。
1958年5月,擔任沈陽衛戍區副司令員。
1960年5月,擔任旅大警備區副司令員。
1960年6月,在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速成系一期學習。
1962年6月,任旅大警備區司令員。
1964年8月,擔任沈陽軍區參謀長,10月,任軍區黨委常委。
1968年5月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員,9月,任軍區黨委副書記。
1983年10月,上級上司經過考察認定,江擁輝将軍不管在任何職位崗位上,從不拉幫結派,結成個人小圈子,他黨性原則強,立場堅定,擁護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央軍委,文化知識水準高,對軍事理論有很高的造詣,經過幾十年戰火的錘煉,也具備了軍事指揮人員的素質,是以,被中央軍委任命為福州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1983年10月,江擁輝到福州軍區上任後,不忘初心,牢記宗旨,時刻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兢兢業業為部隊建設服務,他在福州軍區所呆的短短兩年之中,狠抓部隊的軍事訓練,把部隊的各項工作都帶入上了正規化,現代化,革命化的軌道上來。
1985年6月,在全軍機構改革的整編過程中,江擁輝将軍也因為年齡到期,被調整下來,光榮離休。
楊成武上将和江擁輝少将兩位開國将軍,為着他們的信仰,在我軍現代化建設中貢獻了自己應有的力量,作為我們後代人,要緬懷他們的業績,學習他們的奮鬥精神,把握好未來方向,繼續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