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我們平時所說的秦朝末年的楚懷王,一般都是指後楚懷王,即義帝熊心,他是前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範增首次現身,給正在起兵的項梁出謀劃策之時,便提出來陳勝之是以失敗,就是因為他沒有立楚王之後反而是自立為王,這就導緻了陳勝所率領的起義軍的向心力太弱。在範增的建議下,項梁找到了前楚懷王熊槐的孫子——正在民間當牧羊人的熊心,将他立為楚王,仍稱“楚懷王”(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但是這個普通的牧羊人,卻非常不簡單。

項梁聽從範增的建議擁立楚懷王之後,占據了政治上的上風,基本上是屬于“挾天子以令諸侯”,再加上他有着較高的軍事素養,楚軍瞬間成為起義軍中最有力量的一支隊伍,而楚懷王熊心也始終處于一個傀儡狀态。但是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項梁因一連串的勝利而産生了驕傲輕敵的情緒,最終被秦朝将領章邯所殺。這個強有力的上司人去世之後,楚懷王熊心的雄心開始顯露出來了。
首先,在确認暫時安全之後(項梁被殺之後章邯認為楚軍不再是最大的威脅,于是出愛軍渡河攻打趙地),雄心迅速地收回了楚軍的兵權(并項羽、呂臣軍自将之)。同時,楚懷王也開始調整内部的上司班子,将之前由項梁控制的政局重新洗牌(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砀郡長,封為武安侯,将砀郡兵),讓代表不同利益的人互相牽制。在這個時候,起義軍中與項梁關系最親密的項羽卻沒有被分到任何重要的職務。
幾乎在同時,楚懷王熊心又下了一道奇特的指令——他破格提拔之前出鏡率不高的宋義為卿子冠軍,成為楚軍的軍事上司人,相當于是繼承了項梁的職位。又指令宋義率領項羽、範增率軍北上救趙(項羽為魯公,為次将,範增為末将,救趙)。然後,楚懷王熊心鄭重宣布——先入關者王之!
楚懷王熊心這不是明擺着要徹底消除項氏在楚國中的影響力嗎,現在項梁死了,項羽沒有得到太多的兵權,同時又幾乎失去了被封為諸侯王的資格——最起碼失去了争取消滅秦國、立頭等功的機會。是以,最終入關的當然是受楚懷王的指令向西進軍的沛公劉邦,而不是向北進軍的魯公項羽。
在北上救趙之時,項羽對楚懷王的壓制終于無法忍受了,他矯诏說自己封楚懷王之命,誅殺了自己的上司宋義,随後向楚懷王彙報(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失去了對軍隊控制權的楚懷王知道自己最終還是失敗了,他不得不承認項羽的地位,下令将項羽升為上将軍,接任了宋義的位置(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将軍,當陽君、蒲将軍皆屬項羽)。
從以上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楚懷王熊心是有一定的政治能力的,但是隻可惜最終還是沒能掌握軍權,再次淪為項氏的傀儡。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