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1924年11月,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雖然是倉皇出逃,溥儀還是偷偷攜帶了很多清宮中的文物。這些文物中,最有價值的一件市值超過10億。溥儀究竟帶出了多少文物?市值超過10億的文物是什麼?它們最終流向何方?歡迎點贊評論收藏,了解一下末代皇帝溥儀與文物的淵源。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溥儀帶出了什麼寶貝?

末代皇帝狼狽出逃

1924年11月5日,紫禁城外突然來了一群軍閥,為首的是

直系軍閥馮玉祥

。3個小時之後,剛才還是紫禁城主人的

溥儀

,隻能收拾行李,與其他清朝皇室宗親一起被趕出紫禁城。

但是溥儀的心情并沒有這麼糟糕,因為他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而且還非常慶幸。因為馮玉祥的公文中,仍然允許他在逃出紫禁城時,攜帶部分私産。而這些私産中,最值錢的當然就是清朝皇室遺留下來的各種文物。

據不完全統計,溥儀帶出宮的各種文物數量至少有3000多件,一共裝了七八十個大木箱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溥儀出逃

被趕出宮後,溥儀定居到天津租界的張園和靜園。在靜園居住的時候,溥儀還雇人在住處

設定了兩個大金庫,每個大金庫中都有分門别類的小金庫

,放置着各類文物,比如書法名畫、珠寶玉石、金銀器具和一些珍貴的孤本。之後溥儀又輾轉去僞滿洲國登基,日本戰敗之後他逃到蘇聯,後來又被遣傳回國,但此時溥儀攜帶的文物仍然能夠裝滿兩三大木箱。

名貴文物流散于世

那麼溥儀攜帶的文物究竟有多麼珍貴?就以溥儀從天津逃到長春時為例,當時在文物收藏界,出現了非常多價值連城的真品,這些文物也被稱之為

“東北貨”

。有很多收藏大家在聽到是“東北貨”之後,無論隔得多遠,都願意趕來一看究竟,“東北貨”就是好東西的代名詞。這些其實都是清朝皇室中流傳下來的珍貴文物,都被溥儀變賣了。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文物

這些珍貴文物中,有很多都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名家字畫。比如

唐代周昉的《揮扇仕女圖》、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還有東晉名家顧恺之的的《洛神賦圖》

,盡管這個《洛神賦圖》,隻是宋代的摹本,但是其精細程度,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價值連城。

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步辇圖》

真迹,也被溥儀賣到了文物市場上。不過好在這兩幅名畫後來都被追回,收藏在我國的博物館中。

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溥儀僞滿洲國的皇帝也做不下去了,複辟的願望破滅之後,溥儀不得不在此匆忙逃跑。然而就在匆忙之中,他還不忘帶上一些名家字畫,著名的五代徐弘的

《隸書千字文》

,就在溥儀随從争搶的過程中被撕成碎片,難以複原。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步辇圖》

溥儀在日本投降之後,不斷輾轉逃亡,結果在通化火車站被蘇聯紅軍抓獲。因為溥儀曾經和日本人合作,做過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而蘇聯又是堅定的反法西斯國家。溥儀非常害怕蘇聯的士兵對他造成傷害。于是溥儀把大批珠寶送給蘇聯的軍官和看守,用來讨好他們,換取相對舒适的生活環境。

新中國成立之後,他更是害怕中國将他看作日本戰犯進行審判,死活不願意再回中國,獻給蘇聯政府價值大約47. 3萬盧布的各種珍寶,希望蘇聯政府能夠準許他的簽證,讓他永久留在蘇聯。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清明上河圖》

不過1950年,蘇聯還是将他送回了中國。在中蘇交接時,蘇聯官方也還給了中國一部分溥儀捐給他們的文物,其中就包括北宋畫家張擇端的

而且這個《清明上河圖》還是宋代的真迹

。國家文物局專家,在對其鑒定時情緒非常激動。畢竟《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首,價值不菲。

不過這份文物還不是最珍貴的,

最珍貴的文物一直藏在溥儀的棉衣中,貼身保藏了26年

。即使在最艱苦的日子中,他也沒有把這種文物拿出來變賣。溥儀曾經經曆過多次搜身關押,這份寶物依然完好。溥儀回到新中國之後,選擇把這份珍寶交給政府。這個文物是什麼呢?就是乾隆的珍寶,

田黃三聯玺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在文物界有一句話叫做,

“黃金易得,田黃難求!”

這個田黃說的就是

田黃石

。古人都喜歡用玉來雕刻物件,田黃石就是所有玉中品質最高的那個。田黃石在雕刻印章方面更是絕佳的材料,從明代以來,這種田黃石更是受到強烈的追捧。用田黃石雕出來的東西,被收藏家們競相追求,将價格炒作成了天價。

乾隆的這個田黃三聯玺,就是用田黃石來雕刻的,而且雕刻手法非常精巧,三個玉玺由鍊子連在一起。這鍊子不是後加上去的,也是從同一塊田黃石中雕刻出來的。雕刻技法鬼斧神工,再加上原材料罕見,

乾隆非常喜歡它,在方形的玉玺上刻上了“惟精惟一”的字樣,在圓形玉玺上則刻上了“樂天”的字樣。刻成之後,乾隆皇帝連睡覺時都要把它放在枕邊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田黃三聯玺在溥儀的心目中,不僅僅是一個寶物,更是清朝皇室的象征。把這份珍貴的寶物交到中國政府的手中,也意味着溥儀徹底放下了自己身為皇帝的身份,成為了一名普通公民。

而田黃三聯玺的市價,一度有人出到10億

,即便溥儀最貧困潦倒的時候,也沒有動過出賣田黃三聯玺的心思。

那麼溥儀究竟是如何将這麼多的文物轉移出紫禁城的呢?難道在撤出紫禁城的時候,馮玉祥就眼睜睜地看着他把這麼多财寶全都帶走?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溥儀如何轉移文物

1911年

辛亥革命

爆發,第2年溥儀就宣布退位,當時的溥儀才剛剛6歲。因為他主動退位,中華民國承諾不強迫清朝皇室搬出紫禁城,允許他們在皇宮中繼續生活。但是因為封建帝制的崩潰,清朝的皇室失去了稅款的供養,連年打仗更是國庫空虛。

盡管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向溥儀等人提供

每年400萬銀元

的供養,但是國民革命軍自己也天天打仗,捉襟見肘,給溥儀他們的錢款一年比一年更少。而當時紫禁城中一共有7個主子,

伺候這7個主子的,就有1000多個太監,僅禦膳房中就有200人

。内務府統計表明,

民國四年一年,紫禁城支出264萬兩白銀

,後來雖然越來越少,但每年也至少支出100萬兩白銀以上。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溥儀在紫禁城

那麼溥儀,或者說清皇室,究竟是如何支撐起這樣的大筆開支的呢?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

倒賣文物

。乾隆皇帝本身就非常熱愛文物和名家字畫,在康雍乾三朝,由于進入了盛世,很多平民手中也有着大量珍貴文物,乾隆下旨要求群眾上繳文物,這些收繳來的文物,都儲存在紫禁城的

建福宮

中。

溥儀在1922年大婚,婚禮仍然采用皇家的規格,宴席一共辦了5天,而且邀請了中外賓客,還邀請了很多國民政府的要員以及軍警。但是這樣的宴席需要大筆花銷,這些錢财怎麼來?就是由

内務府大臣,把清朝皇室國庫中的金銀珠寶,進行貸款抵押,換來了40萬塊的現鈔,辦了這次婚宴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清朝國庫

那時候為了面上好看,就說是抵押貸款。但是很快,清政府就發現,這些東西根本收不回來,平時的開支都成了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清朝廷的内務府甚至開始拍賣這些文物,換取的錢财來維持紫禁城中人的主要生活。當時這件事兒鬧得太兇了,剛剛16歲的溥儀也有所耳聞,他下令要清查建福宮。但是在當夜建福宮就失火了。

在經過這一件事之後,溥儀也敏銳地意識到,他的優渥生活原來都是倒賣文物換來的。而這些倒賣文物的人中,不乏中飽私囊偷偷A錢的人。

與其讓他們經手,還不如自己親自倒賣,這樣現鈔就能夠進入自己的口袋

,況且這些文物屬于自己的資産,本來就不應該落到别人的手中。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究竟帶走多少寶貝?最貴的市價超過10億

溥儀倒賣的文物

那麼怎麼才能把這些财寶掌握在自己手中?溥儀畢竟是一個皇帝,也不可能親自去文物市場上,倒賣文物。于是在1922年的7月到12月期間,

溥儀把大概210本古籍、1285件名家字畫、145件印章,還有其他難以計數的寶物,全部賞賜給了他的弟弟溥傑

。還有很多字畫,被一些官員以借走的名義拿走,再也沒有送回來。

到了1923年,溥儀這種行為變本加厲,甚至開始進行文物抵押,向銀行換取錢款,且一年中要進行很多次,尤其是逢年過節需要大批開銷的時候。他在天津和長春仍然大筆賞賜、奢侈度日,靠的就是變賣文物。溥儀的行為,造成我國文物大批外流,至今仍然有很多瑰寶,隻能儲存在其他國家的博物館中。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收藏點贊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