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運輸大隊長麥克阿瑟:統給志願軍“送”汽車4954輛,火炮2854門

「本文來源:中國小康網」

“沒有槍 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這首經典的《遊擊隊之歌》唱給麥克阿瑟來聽可謂是十分貼切的。自第五次戰役結束,麥克阿瑟及其同僚先後向志願軍“送”去了汽車4954輛,其中包括了吉普車,2噸半運輸卡車,4噸級牽引車等。如果照着美軍的編制來了解的話,這4954輛足夠武裝3.5個美軍師。除了這4954輛各式汽車之外,還有50輛裝甲車和187輛坦克,口徑105毫米和155毫米的重型榴彈炮共計279門。另外,麥克阿瑟還送出了2854門各種口徑和用途的火炮,都是當時美軍制式武器。

運輸大隊長麥克阿瑟:統給志願軍“送”汽車4954輛,火炮2854門

能夠獲得如此豐富的補給,和麥克阿瑟本人的“瞎指揮”是分不開的。由于麥克阿瑟對志願軍的過度輕視,使得以美韓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初期志願軍的“運動戰”階段傷亡巨大。要知道,除了志願軍以上的繳獲之外,美韓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還額外被志願軍擊毀了1367輛各式汽車,348輛各型号坦克和27輛裝甲車。在一次伏擊戰結束之後,除了漏網的聯合國軍突出重圍之外,其它裝備和物資都敞開在戰場上任志願軍打掃。雖然美軍也會出動航空兵轟炸那些遍地是物資的戰場,但中途都會間隔半小時乃至一兩小時的時間。以1950年12月的作戰為例,陸戰一師在遭受志願軍20軍和27軍的毒打後,在戰場上遺棄了9門155毫米榴彈炮,志願軍在清理戰場後迅速将這9門榴彈炮投入到炮擊韓軍陣地的戰鬥上。

運輸大隊長麥克阿瑟:統給志願軍“送”汽車4954輛,火炮2854門

在運動戰階段,志願軍經常以這樣的戰鬥方式來補給自己。第二次戰役時,38軍113師在德川戰役中繳獲了200輛卡車的物資,師屬“司機排”将這些卡車開到公路上,直接給沿途經過,缺少槍彈的113師所部更換裝備。在經過這200輛車的補給後,113師已經做到了步槍備彈120發,輕機槍備彈1200發,60毫米迫擊炮備彈60發的充足戰備水準。随後,113師拿着全美械裝備長途奔襲145裡直插三所裡,堵截住了美第9軍的退路。三所裡,龍源裡之戰,美第9軍被殲3000多人,其它方向殲敵20000多人。在東西兩線,我軍共繳獲/擊毀2000多輛汽車,100多輛坦克,500多門火炮和5000多支各式槍械。戰後,缺乏物資的我軍再次得到了一次良好的補給。

運輸大隊長麥克阿瑟:統給志願軍“送”汽車4954輛,火炮2854門

對于這一次次的失敗,國外研究者普遍将責任都劃歸到了麥克阿瑟的頭上,即便他在第二次戰役結束後就被李奇微取代,但失敗仍與他有着莫大的關系。第三次戰役爆發時,李奇微雖然想快速做出戰場調整,重新振作頹廢的聯合國軍。但是這些部隊都已經成了驚弓之鳥,李奇微“磁性戰術”剛開始,為了引誘志願軍攻擊,下令部下緩慢從戰場撤出時,大多數的部隊都是一股腦的往後撤,原因就是這些部隊都已經在麥克阿瑟執掌部隊指揮權時,被志願軍打怕了。而且,一些美軍王牌師,例如陸戰一師和騎兵一師,這些部隊在前期損失了大量的老兵資源,補充而來的新兵無論是單兵素養還是戰場技能,都不能與那些被志願軍殲滅的老兵相比。

運輸大隊長麥克阿瑟:統給志願軍“送”汽車4954輛,火炮2854門

另外,包括李奇微在内的聯合國軍指揮官,在指揮水準上普遍與彭德懷,陳赓等名将有着難以彌補的差距,在與他們交手的時間裡,志願軍越來越強,對聯合國軍資訊的掌握和環境的适應能力越來越好。雖然後期雙方戰線都穩固在了三八線,但那時志願軍的行動都是為了呼應談判,除了在戰場上繼續與聯合國軍互有往來之外,志願軍實際上還保持着巨大的進攻能力。在那時蘇械裝備陸續抵達,裝備系統逐漸完善的情況下,志願軍如果發起新一輪的攻擊,的确有很大的獲勝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