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宮劇中的臣妾、本宮、小主這些叫法對不對,是否符合曆史呢?

這幾年清朝宮鬥劇中的一些叫法都不對

清宮劇中的臣妾、本宮、小主這些叫法對不對,是否符合曆史呢?

宮鬥劇中常常能聽到皇後稱“本宮”,妃嫔稱“臣妾”,實際上無論是皇後,還是妃嫔都不這麼會稱呼,準确的說從漢朝時就沒有這麼個稱呼,這就好比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始稱朕一樣。

實際上,再春秋戰國之前的三皇五帝時期是人人都可以稱朕,就如夏禹一口一個朕,是以,宮鬥劇中太後經常叫哀家長哀家短的,皇後一口一個本宮,妃嫔一口一個臣妾。

那麼宮鬥劇中的的這些叫法再曆史真的存在嗎?其實,曆史上還真沒有這些很别扭的叫法,

首先是臣妾,臣妾再秦漢時期是指諸侯的,并不是指後宮妃嫔,就如漢朝時七子俸祿八百石,比右庶長,唐朝時最為著名的長孫皇後,就經常勸誡唐太宗,但是長孫皇後怎麼稱呼自己的呢?

乘間曰:“妾托體紫宮,尊貴已極,不願私親更據權於朝。漢之呂、霍,可以為誡。”—《新唐書後妃傳》

這段内容是長孫皇後勸誡唐太宗的故事,當時長孫皇後的兄長長孫無忌和唐太宗的關系很親密,唐太宗就想給長孫無忌授予官職,唐太宗的皇後聽說後就勸誡唐太宗,還拿漢朝的呂太後和霍光所在的霍家一事就勸誡唐太宗,隻不過唐太宗沒聽。

清宮劇中的臣妾、本宮、小主這些叫法對不對,是否符合曆史呢?

注意長孫皇後稱呼自己為妾,長孫皇後稱妾再《新唐書》中稱妾共有三處,長孫皇後臨終前是這麼說的,後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修福可延,吾不為惡;使善無效,我尚何求?

這裡長孫皇後說了吾和我,吾和我是一個意思,皆可用,宋朝時稱皇帝為官家,稱皇後為大娘娘,皇後也稱吾,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再頒布《皇明祖訓》後規定皇後以下都要叫皇後為皇後殿下。

當然朱元璋大白話經常稱呼為咱,根據《昭明經世文編》記載了明仁宗誠孝張皇後給兄長緻書信,其中說了這麼個話,“可不思保全永遠之道哉吾不幸仁宗皇帝早逝、長子宣宗皇帝又繼逝矣、今長孫皇帝以幼沖嗣大寶、內間保持輔翼、實係於吾。”

明朝如此更何況到了清朝,清朝時皇後也不稱本宮,皇後之下稱主子娘娘,主子之下稱小主,

清宮劇中的臣妾、本宮、小主這些叫法對不對,是否符合曆史呢?

電視劇中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