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魏過度打擊宗室以及特殊的選官制度使司馬家族崛起并建立晉朝

禅讓制度發展到東漢、曹魏和西晉,已經是謀權篡位者冠冕堂皇的“套路”,雖然是效法堯舜,但本質上就是權謀者篡奪前朝皇位的流程而已。曹丕接受漢獻帝禅讓稱帝,司馬炎接受魏元帝禅讓稱帝,都是一樣的方式。

曹魏代漢之後四十五年,禅讓制度再度上演,也就是曹魏被西晉取代的原因探究。

而之是以曹丕接受禅讓之後,僅僅四十五年的時間,就發生了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禅讓,就跟曹魏政權自身的發展有關,雖然導緻這種結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有幾個比較主要的原因:

曹丕即位後,壓制曹氏宗親

曹丕即位後,為了避免東漢末期地方割據勢力,便在分封曹氏宗親的同時,限制曹氏宗親的勢力。把宗親分封到地方,卻不給曹氏封王們地方管理權和地方兵權,曹魏的兵權在中央。

曹魏過度打擊宗室以及特殊的選官制度使司馬家族崛起并建立晉朝

曹丕

雖然本身是曹丕出于加強中央集權的考慮,但也導緻一旦中樞被控制,地方就無兵權可用,無法拱衛中樞。這樣的結果,就是導緻最後司馬氏執掌曹魏朝政時,靠着中樞管轄全國軍權,地方曹氏宗親無法形成有效反抗的原因,也導緻了曹氏政權被司馬氏奪走。

曹魏特殊的選官制度,導緻政權權力被士族架空

曹丕接受陳群等人的建議,在曹魏實施九品中正制選官法,導緻曹魏政權當中地方士族出仕數量衆多,逐漸形成了曹魏實權被士族架空的局面。

曹魏過度打擊宗室以及特殊的選官制度使司馬家族崛起并建立晉朝

曹叡

雖然曹丕本意上是想要靠九品中正制,加強曹氏與地方士族的聯系,意圖利用士族力量穩固自身皇權,但卻沒想到士族發展壯大,如司馬氏等家族逐漸失去控制。

曹氏傳承出現問題,導緻權臣奪權

曹魏政權在曹丕時,曹丕獨攬大權,曹魏發展壯大;曹叡繼位後,任用司馬懿等人對戰蜀漢、東吳,曹魏政局依舊還算穩固;但曹叡死後,曹芳繼位,輔政曹爽跋扈,獨攬大權,導緻被壓制的司馬懿反撲,發動高平陵之變,最後執掌曹魏軍政大權。

自此之後,曹魏王朝的實際掌控權,由曹氏轉移到了司馬氏的手中,随着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人的鋪墊,等到司馬昭死後,司馬炎等到了篡位的時機,逼迫魏帝禅位。

曹魏之是以在接受漢帝禅位的四十五年之後,就不得不禅位交出皇權,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終歸是曹魏政權自身出現的弊端造成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