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埔精神和10萬金圓券,侮辱了戰死的黃百韬,也說明國民黨該亡了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這場戰役,解放軍損失兵力和殲滅國民黨兵力皆為解放戰争之最,對國民黨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在淮海戰役中覆滅的軍團包括了邱清泉兵團、黃維兵團、徐州兵團、黃百韬兵團等,這些兵團裡面,最是黃百韬兵團對華野解放軍的影響大。

黃埔精神和10萬金圓券,侮辱了戰死的黃百韬,也說明國民黨該亡了

整個淮海戰役,解放軍傷亡的人數,三分之二是在打黃百韬兵團,這個雜牌出身的兵團,和雜牌出身的兵團司令黃百韬是分不開的。然而,雜牌司令黃百韬身死後的兩個事情卻昭示着國民黨的大廈已經從根上爛了,倒塌是遲早的事情。

關于黃百韬的死,曆史上有兩種說法:

一是碾莊戰役

結束後,黃與25軍副軍長楊廷宴一起突圍沖了出來,在途中,黃被流彈擊斃;一是黃百韬在其總統府出入證背後書“黃百韬盡忠報國”,将其交予楊廷宴後舉槍自殺。

黃百韬1948年11月22日身死,1949年1月17日才曆經曲折,運到南京。

國民黨《

中央日報

》于1月20日刊登了《首都各界追悼黃故司令官百韬将軍暨戡亂殉國将士大會公告》:定于21、22、23日在中國

殡儀館

公祭三天。

黃埔精神和10萬金圓券,侮辱了戰死的黃百韬,也說明國民黨該亡了

《大決戰》中重制了蔣介石在黃百韬追悼會上講話的一幕,蔣介石說在黃百韬的身上看到了黃埔精神不死,一個沒有一點黃埔經曆的亡将去诠釋黃埔精神,實在是有點滑稽。

1924年,這時還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為了培養軍事人才,共同創辦了

陸軍軍官學校,因選址在廣州城外的黃埔島,又稱黃埔軍校,而那時的蔣介石,就是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還親自為黃埔軍校的黃埔精神題詞:

親愛精誠!

黃埔精神和10萬金圓券,侮辱了戰死的黃百韬,也說明國民黨該亡了

黃埔精神的全部是:

親愛精誠

,團結合作,衛國愛民,不怕犧牲

,但是看看大決戰時期的國民黨軍隊的表現,尤其是這些黃埔出身的将領的表現,真的令人唏噓。

當時黃埔軍校出身的軍官有:杜聿明

胡宗南

張靈甫

鄭洞國

宋希濂

毛人鳳

關麟征

、賀衷寒、

喬家才

鄧文儀

李仙洲

李默庵

陳明仁

康澤

鄭介民

李延年

李彌

胡琏

唐生明

俞濟時

黃維

戴笠

郝柏村

、蔣仲苓、

範漢傑

邱清泉、廖耀湘

鄭作民

、王竣、

黃翔

、曾澤生、

徐會之

趙子立

阙漢骞

董钊

李鐵軍

、羅奇、

鄭庭笈

陳修和

文強

楊伯濤

侯鏡如

王耀武

孫元良

邱行湘

等。

遼沈戰役,塔山阻擊戰,關乎到錦州戰役全局,在攻破四野解放軍防線的過程中,阙漢骞、羅奇等這些人卻不能目标一緻,所謂的海陸空一體化作戰因為指揮上的混亂,也就是一句空話,塔山阻擊戰,四縱以英勇的氣概和巨大的犧牲,守住了陣地,阻擋了增援部隊,錦州城破,範漢傑被俘。

黃埔精神和10萬金圓券,侮辱了戰死的黃百韬,也說明國民黨該亡了

淮海戰役,黃百韬兵團被圍,以邱清泉、李彌等為首的兵團司令,所謂的增援,都是各懷鬼胎,為的是能夠對“老頭子”有所交待,而不是全力以赴,首先想得是怎麼儲存自己的實力,不過這也算是無可厚非吧,畢竟他們的老師,徐州剿總的司令劉峙,就是這麼做的!

黃百韬身陷重圍,而潘塘的那場遭遇戰,因為華野主動撤出,成為了國軍的“潘塘大捷”,徐州剿總,歌舞升平,而黃百韬兵團連補給都跟不上了,真是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黃埔精神和10萬金圓券,侮辱了戰死的黃百韬,也說明國民黨該亡了

這也就不難了解為什麼國民黨軍隊屢戰屢敗了。

打仗需要錢,國民黨政府雖然有美國的援助,但是到了1948年,援助差不多了,但是戰争還沒有結束,為了解決财政危機,國民黨政府廢除了即将崩盤的法币,開始發行金圓券,不過這個金圓券從

1948年8月19日開始發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滿打滿算,還不到一年。

黃埔精神和10萬金圓券,侮辱了戰死的黃百韬,也說明國民黨該亡了

經濟學上有一個詞叫通貨膨脹,是指

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内物價水準以不同形式(包括顯性和隐性)普遍上漲時,

宏觀經濟學

就稱這個經濟經曆着通貨膨脹。

導緻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就是貨币超發,貨币嚴重超發,則會導緻急劇的通貨膨脹,貨币嚴重貶值。國民黨不是不知道這一點,但是隻能飲鸩止渴。

受傷的就是國民黨統治區的中産階級,他們被要求把黃金、銀元等換成金圓券,但是金圓券的超發,讓這些人的财富迅速貶值,加速破産,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瀕臨崩潰。

現在無可考證,黃百韬的撫恤金是什麼時候發放到其家屬手中的,什麼時候花完的,不過10萬的金圓券,到了後期也就勉強能吃頓飯了!

而反觀共産黨的軍隊這邊,身後是龐大的人民群衆支援。據不完全統計,淮海戰役

,各解放區共出動了民工543萬人(其中随軍民工22萬人,二線轉運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0萬人)、為最初參戰部隊的9倍。動用擔架20.6萬副,大小車88萬餘輛,船隻8500餘艘,汽車257輛,向前線共運送了1460多萬斤彈藥和9.6億斤糧食及其他大量軍需物資,向後方轉送了11萬名傷病員,出色地完成了運輸任務。

黃埔精神和10萬金圓券,侮辱了戰死的黃百韬,也說明國民黨該亡了

黃埔精神已死,經濟已死,地基已壞,作為上層建築的國民黨政府焉能不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