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四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曆史王朝總會在某個節點後盛極而衰。對于大唐王朝來說,這個節點便是“安史之亂”。那麼,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便結合今人觀點進行剖析,看看究竟是什麼因素使偌大的大唐王朝土崩瓦解。

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四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一個:亡于少數民族政策

支援這一觀點的學者較多,自中唐以來便已誕生了此類說法,稱大唐的覆滅與不完善的少數民族政策有關。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了“河北胡化論”,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這一觀點的引申。

隋唐建立于亂世,唐廷吸納了大量周邊少數民族,但安置少數民族的政策并不健全,直接導緻少數民族地區出現“胡化”的現象。有學者認為,一旦“胡化”在邊遠之地普及,這裡便會産生一種離心力,當地的人民缺乏對大唐王朝的歸屬感,容易被其他勢力策動。

當然,也有不少學者反對這一觀點,認為唐朝的少數民族的政策是相對成功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大唐王朝有不少胡人血統的大臣,這些大臣對唐朝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且行走在挽救王朝的前沿。唐朝的少數民族政策,與後世的滿清高度類似。清王朝雖将最高軍權牢牢地控制在滿族手中,但卻任用了大量中高層外民族将領。

在筆者看來,李世民的少數民族政策是成功的,但李隆基的少數民族政策卻是失敗的。李世民堅持将軍權控制在“自己人”手中,即便任用了大量藩将,掌握最高軍權的仍是漢族重臣及李家人。相比之下,李隆基卻沒有把握好這一尺度,任由軍權被拿捏在高仙芝、安祿山等藩将的手中。

除此之外,從兩位大唐皇帝任用的藩将身份上,我們亦可發現端倪。

李世民任用的少數民族人才,多為出身高貴的少數民族權貴,如:突厥王子、鐵勒王子等,無不是少數民族貴族。反觀李隆基,他任用的少數民族人才多是出身草根的寒門子弟,即“多是雜種賤胡”,例如:安祿山就是個出身雜胡的死囚犯。

雖說,“英雄不問出處”,但無法否認的是古代貴族階層擁有平民所不具備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這些人一旦忠于大唐,往往會對中央産生一定的向心力。況且,這些少數民族貴族在當地享譽盛名,容易獲得部屬的擁戴。

相比之下,那些出身寒門的少數民族子弟,即便獲得了高人一等的地位,也很難取得少數民族地區的擁戴。在這種不服氣的心态下,這些人難免會心生反叛之意。

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四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二個:亡于科舉制度

近日筆者在網絡上看到另一種觀點,同樣引人深思:安史之亂爆發的首因,是失意軍人與失意士人結合。

這一觀點,是前文中“華夷之辯”的反證,持這一觀點的學者給出的依據是策動安史之亂的幕僚多為漢人,而不完善的科舉制正是這些漢人發動叛亂的首要原因。熟悉曆史的朋友都知道,雖然武周時期後科舉盛行,但原有的門閥士族仍處于權力核心,那些出身寒門的學子很難獲得大權,即便有也隻能算是鳳毛麟角。

科舉制的推行,無疑給廣大寒門子弟出人頭地的機會,讓他們獲得了成為人上人的機會,但即便是在科舉盛行千年後,這項人才選拔制度仍無法滿足讀書人的需要。在文學領域我們能看到,唐代文人大多自負,唐詩中出現最多的便是“懷才不遇”的喟歎。唐朝的讀書人,大多希望學有所成,“學而優則仕”,極少會像其他朝代懷才不遇的才子一樣隐居山林(即便隐居山林也都是在多年名落孫山後)。

對于無法中榜的士人來說,他們的出路十分有限。科舉失意以後,不少文人(尤其是那些頗有才名者)都會遠走河朔,在軍閥手下當幕僚,走一條“曲線救國”之路。藩鎮軍閥,與這些落魄文人有同樣的心境,那就是對現實不滿。這兩股對現實不滿的力量互相結合,對原本的秩序産生了強大的沖擊力。

汲取了唐代前車之鑒的宋朝,在重文輕武的同時,大量啟用士人,讓讀書人的出路更多。即便是多年不中的倒黴蛋,亦能得到中央傾向性政策的支援,通過其它途徑混到“鐵飯碗”,是以,宋朝從根本上杜絕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四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三個:亡于開邊政策

不少朋友認為,唐朝皇帝(尤其是李隆基)窮兵黩武,開邊過度。還有不少人拿出了開元時期的軍費記錄,用以證明開邊過度耗空國庫的說法。

為什麼這種說法不見史學家提及?

這是因為唐代的軍費開支再多,也不會拖垮國家經濟。我們不妨拿出唐代前後的漢、宋兩朝,通過對比就能發現唐朝的軍費開支不算多。衆所周知,自天寶到開元,唐朝經濟始終處于富庶的上升期,是以李隆基執政時期中央的軍費開支實屬九牛一毛。

況且,唐朝采取了“以戰養戰”的政策,是以在許多對外戰争中非但不會耗費大量軍費,還會憑借占地的資源發一筆财。這套政策,對國内經濟反而起到一定推進作用。

筆者發現,很多朋友對唐廷窮兵黩武這一點的認識并不全面,将這種現象的成因歸咎于皇帝個人,亦或是歸咎于某個貪功的将領。

根據史料來看,當時的确存在不少想要去邊疆立戰功的将士。例如,王忠嗣持重安邊,可他手下的兄弟卻覺得跟着王忠嗣混沒有什麼前途發展,對他離心離德。為了安撫麾下的将士,老成持重的王忠嗣不得不采取一些激進的對外政策,在確定勝利的情況下發兵攻打轄區外的少數民族,讓手底下的将士獲得升遷的機遇。

然而,這些貪功的将士畢竟隻是少數。

相比于常年混迹于邊疆,指望着用軍功博前途的士兵來說,内地的士兵往往有偏安的願望。随着唐朝和平日久,内地逐漸出現了“不識兵戈數代人”的狀況,距離中央較近的地方軍甚至連怎麼打仗都忘了。安史之亂爆發之際,内地的守軍還鬧出過這樣的亂子:叛軍的軍号一吹響,便有被吓破膽的守軍在城牆上跌落下來。

《仁本第一》有雲:“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安史之亂中,我們能看到“好戰”的邊軍及“忘戰”的中央軍,這一時期的大唐可謂兼具“好戰”與“忘戰”,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家處于危亡已是大勢所趨。

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四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四個:亡于軍政制度

自高宗以後,府兵制逐漸退出曆史舞台,直到李隆基登基後這項征兵制度徹底被募兵制所取代。必須要說的是,均田制隻是府兵制的支撐政策,其本身的變動尚不足以影響到府兵制。朝廷逐漸廢止了府兵制之後,均田制仍被保留下來。

唐代中後期的士兵,不論是在服役期内留守地方的守軍還是終生服兵役的中央軍,基本都是通過募兵制招募而來的。由府兵制到募兵制,軍隊完成了向職業化的轉變。然而,這一轉變是不完善的,在轉變的過程中埋下了軍隊地方化的種子,使藩鎮勢力崛起。

安史之亂為何爆發?

筆者認為離不開府兵制被破壞時誕生的節度使制度。

顯而易見的是,唐朝軍事實力最強的時期,正是府兵制盛行的時期。李世民推行府兵制,是以貞觀時期的唐軍戰鬥力世界第一;高宗沿用府兵制,是以高宗時期的唐朝疆域最廣。中唐之後,有大臣看到了制度轉換後的弊端,是以恢複府兵制的呼聲水漲船高。

有不少曆史愛好者認為,唐代“天下财富,國都不藏”的政策,間接導緻唐代地方權力威脅到朝廷,進而引發藩鎮割據。說實話,這項政策的出台的确帶來了地方政權威脅到中央政權的隐患,但凡事均有利弊,該政策亦有利國利民的一面。

且看安史之亂期間,國都被叛軍攻占後,大唐仍能借助地方資源發動反擊,這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當時,東南财閥尚在,大唐天子可借此東山再起。張巡據守睢陽整整三年,若地方府庫中沒有龐大的積蓄打底,單憑城内軍民甯死不屈的意志和草根樹皮,恐怕也難撐過這三度寒暑。

反觀後世的靖康之亂,汴梁一旦被金人攻陷,北宋便在頃刻間土崩瓦解,連回環的餘地都沒有了。

大唐衰敗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四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總而言之,大唐之軍政有利有弊,我們亦不能将唐王朝之衰敗歸咎于某項軍政,這是有失嚴謹的。在唐朝發展的過程中,貞觀、開元兩大盛世是大唐各項政策利處的展現,那麼,天寶年間的動亂就是各項政策弊端的展現。

後世的王朝,無不借鑒了大唐之興衰。甚至,從唐王朝289年的發展史中,生于現代的我們亦能收獲頗豐。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