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專家:起碼值2億

常憶往事浩渺,一如史海煙雲,夜有明星升起,喚作鵬舉雲孫。嶽飛與文天祥之功,曆史已經給出了證明,兩人同為我國南宋時期民族英雄,一個怒馬北征,一個誓死不降,都成為了人們心中眼裡的曆史偉人。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專家:起碼值2億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專家:起碼值2億

而在嶽飛與文天祥之間,其實還有一位頗為有名的抗金名相,他的名字叫做史嵩之。雖武不及嶽飛鐵馬長槍橫掃北郭,文不及文天祥老筆厚墨“過零丁洋”,但在戰略與治世之上,史嵩之卻出兩人之右。

史嵩之出生于公元1189年,乃是官宦人家子弟,從祖父史浩官拜右丞相,從叔史彌遠也位極人臣,史嵩之既得門蔭,出生便與衆不同。他從小就行事果敢,而且成名之欲極其旺盛,從來喜歡“年少有為”,不愛“厚積薄發”。

而這種極其“進取”的心理,也使其養成了嫉惡如仇、好大喜功而又偏執沖動的性格。他曾經受邀在山寺中講學,但講究自然無為的僧人很不喜歡他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他聽聞之後,頗為惱怒,居然将僧人的房屋付之一炬,暢快而走。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專家:起碼值2億

公元1220年,史嵩之算是完成了自己仕途之願的第一步——他考中了進士,成為了光化軍司戶參軍。但他并不喜歡這個差事,于是在史彌遠的安排下,他直接去襄陽做了個戶曹。

當時的襄陽已經是南宋的邊關地區了,北上幾百裡便是金國土地,而且位于戰線的中間地帶,是一處戰略要地,史嵩之選擇這裡顯然是想要大展宏圖的。而在他的經營之下,襄陽也确實變得兵強馬壯、城防嚴謹,而且百姓安居樂業、糧廪滿倉。

當時在金國之北,蒙古已然興起,金國開始面臨南北夾擊之勢。史嵩之早有滅金打算,可南宋雖财大氣粗,卻隻是個大腹便便的“胖子”,鬥不過金國這彪形大漢,于是史嵩之便北聯蒙古,決心背刺金國,兩方運作,便是這彪形大漢也要陷入“雙拳難敵四手”之危,最終潰敗。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專家:起碼值2億

而一如史嵩之所料,在1233年的時候,他便與蒙古使臣合議聯盟滅金之事,在他的不斷運籌之下,保守的南宋朝廷終于下定決心,開始聯蒙滅金之舉。僅僅一年的時間,宋蒙聯軍就打進了蔡州,金哀宗自缢而亡,金國也正式消失在曆史之中。

但金朝滅亡之後,宋蒙之間又開始了戰事。在史嵩之的安排下,大将孟珙在抗蒙戰場上連戰連勝,讓南宋相繼收複了信陽、樊城等等城池,而在1240年的時候,史嵩之就官拜右丞相了。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專家:起碼值2億

史嵩之為建功立業已走火入魔,在朝廷上頗有獨斷專權的迹象。1243年,他的父親病死之後,他甚至連孝期都不願意去守,隻想繼續待在朝堂之上,繼續享自己為相之尊,同時營自己的抗蒙事業。

但不守孝在那時候可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加上他這些年來又得罪了很多人,是以此事越鬧越大,以至于後來史嵩之被罷相而歸,竟13年未能複起,最終在1257年郁郁而終,享年69歲。

史嵩之死後,在民間一直流傳着兩個說法,一個是史嵩之祖父為史浩,一個是史嵩之死後因生前得罪人太多,以緻不得已全屍下葬,頭顱被人砍去,其家人隻好以金鑄頭,安放在史嵩之脖頸之上,以此下葬了。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專家:起碼值2億

但在2011年12月的時候,考古專家在浙江餘姚發現了史嵩的墓。經過墓中書典記載,史浩并非史嵩之祖父,而是從祖父,兩人之間有過繼之禮。而且史嵩之的遺體完好,金頭一說實為虛言。

史嵩之生前滿族官宦,自然他的墓也十分華貴,而且他的棺木儲存比較完好,長寬高分别為2.4、0.7、0.9米,整副棺材皆是金絲楠木棺,總重達到了1噸半,内有各種玉佩玉器金器等等,總價值高達2億元人民币!

浙江發現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專家:起碼值2億

可惜史嵩之如此一求名求功之人,在最後的歲月裡卻被迫下野無所作為,親手高築南宋樓台,卻又親眼見證南宋樓台震聩,蒙古日趨勢大,心中自然是憂憤不已,最終積郁成疾,身死廟堂之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