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浙江发现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专家:起码值2亿

常忆往事浩渺,一如史海烟云,夜有明星升起,唤作鹏举云孙。岳飞与文天祥之功,历史已经给出了证明,两人同为我国南宋时期民族英雄,一个怒马北征,一个誓死不降,都成为了人们心中眼里的历史伟人。

浙江发现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专家:起码值2亿
浙江发现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专家:起码值2亿

而在岳飞与文天祥之间,其实还有一位颇为有名的抗金名相,他的名字叫做史嵩之。虽武不及岳飞铁马长枪横扫北郭,文不及文天祥老笔厚墨“过零丁洋”,但在战略与治世之上,史嵩之却出两人之右。

史嵩之出生于公元1189年,乃是官宦人家子弟,从祖父史浩官拜右丞相,从叔史弥远也位极人臣,史嵩之既得门荫,出生便与众不同。他从小就行事果敢,而且成名之欲极其旺盛,从来喜欢“年少有为”,不爱“厚积薄发”。

而这种极其“进取”的心理,也使其养成了嫉恶如仇、好大喜功而又偏执冲动的性格。他曾经受邀在山寺中讲学,但讲究自然无为的僧人很不喜欢他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他听闻之后,颇为恼怒,居然将僧人的房屋付之一炬,畅快而走。

浙江发现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专家:起码值2亿

公元1220年,史嵩之算是完成了自己仕途之愿的第一步——他考中了进士,成为了光化军司户参军。但他并不喜欢这个差事,于是在史弥远的安排下,他直接去襄阳做了个户曹。

当时的襄阳已经是南宋的边关地区了,北上几百里便是金国土地,而且位于战线的中间地带,是一处战略要地,史嵩之选择这里显然是想要大展宏图的。而在他的经营之下,襄阳也确实变得兵强马壮、城防严谨,而且百姓安居乐业、粮廪满仓。

当时在金国之北,蒙古已然兴起,金国开始面临南北夹击之势。史嵩之早有灭金打算,可南宋虽财大气粗,却只是个大腹便便的“胖子”,斗不过金国这彪形大汉,于是史嵩之便北联蒙古,决心背刺金国,两方运作,便是这彪形大汉也要陷入“双拳难敌四手”之危,最终溃败。

浙江发现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专家:起码值2亿

而一如史嵩之所料,在1233年的时候,他便与蒙古使臣合议联盟灭金之事,在他的不断运筹之下,保守的南宋朝廷终于下定决心,开始联蒙灭金之举。仅仅一年的时间,宋蒙联军就打进了蔡州,金哀宗自缢而亡,金国也正式消失在历史之中。

但金朝灭亡之后,宋蒙之间又开始了战事。在史嵩之的安排下,大将孟珙在抗蒙战场上连战连胜,让南宋相继收复了信阳、樊城等等城池,而在1240年的时候,史嵩之就官拜右丞相了。

浙江发现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专家:起码值2亿

史嵩之为建功立业已走火入魔,在朝廷上颇有独断专权的迹象。1243年,他的父亲病死之后,他甚至连孝期都不愿意去守,只想继续待在朝堂之上,继续享自己为相之尊,同时营自己的抗蒙事业。

但不守孝在那时候可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加上他这些年来又得罪了很多人,因此此事越闹越大,以至于后来史嵩之被罢相而归,竟13年未能复起,最终在1257年郁郁而终,享年69岁。

史嵩之死后,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两个说法,一个是史嵩之祖父为史浩,一个是史嵩之死后因生前得罪人太多,以致不得已全尸下葬,头颅被人砍去,其家人只好以金铸头,安放在史嵩之脖颈之上,以此下葬了。

浙江发现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专家:起码值2亿

但在2011年12月的时候,考古专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史嵩的墓。经过墓中书典记载,史浩并非史嵩之祖父,而是从祖父,两人之间有过继之礼。而且史嵩之的遗体完好,金头一说实为虚言。

史嵩之生前满族官宦,自然他的墓也十分华贵,而且他的棺木保存比较完好,长宽高分别为2.4、0.7、0.9米,整副棺材皆是金丝楠木棺,总重达到了1吨半,内有各种玉佩玉器金器等等,总价值高达2亿元人民币!

浙江发现南宋丞相墓,出土一口重1500斤的棺材,专家:起码值2亿

可惜史嵩之如此一求名求功之人,在最后的岁月里却被迫下野无所作为,亲手高筑南宋楼台,却又亲眼见证南宋楼台震聩,蒙古日趋势大,心中自然是忧愤不已,最终积郁成疾,身死庙堂之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