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太子沒有繼位就去世,太子妃和兒子如何安置?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曆史上還真有幾位太子在還沒有繼位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最為有名的是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唐高祖李淵的太子李建成,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這三人中有兩人被殺,一人病死,看來,太子之位是個高風險的職業。

古代太子沒有繼位就去世,太子妃和兒子如何安置?

那麼,這些太子去世後,他們的太子妃和兒子是如何安置的呢?

劉據因“巫蠱之禍”被殺

首先來說說劉據,劉據是漢武帝劉徹的嫡長子,母親是皇後衛子夫,他七歲被立為太子,身上流程的喜歡,後來由于江充與劉據及衛子夫有嫌隙,擔心漢武帝去世之後被劉據誅殺,因而以巫蠱之禍嫁禍劉據,漢武帝誤信謊報,以為劉據謀反,遂發兵鎮壓,劉據兵敗逃亡,最終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殺。

劉據自殺後,劉徹還不解氣,又将劉據的妃子、兒女等全部抄斬,唯有尚在襁褓中的劉病已幸免于難,但仍被投入大牢中,在漢昭帝劉弗陵去世後,權臣霍光将劉病已接回替代僅在位27天的海昏侯劉賀,當上了皇帝,使得西漢的皇位重回劉據這一脈。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的長子,李世民的大哥,李淵建立大唐後,就立李建成為太子,秦王李世民由于長期在外征戰,建立戰功掌握權柄,對于立李建成為太子很不服氣,于是想盡辦法取而代之,多次世人誣告太子勾結邊将謀反,都被李淵不了了之了。

此後,秦王府和東宮的摩擦不斷,李建成恐懼秦王府的強大,建議李淵将李世民的幕僚房玄齡、杜如晦逐出秦王府,嚴令不得相見,秦王府文武多被免官外放,府中隻剩長孫無忌、高士廉、尉遲恭和張公謹等幾人,衆人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于是勸李世民盡快采取行動殺掉李建成,逼李淵退位。

古代太子沒有繼位就去世,太子妃和兒子如何安置?

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領秦瓊、尉遲恭、程如傑、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門設下埋伏,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奉召入宮,行至臨湖殿,感覺事情有點不對勁,于是調頭準備回去,李世民一邊大呼一邊從後面追趕,并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尉遲恭殺死了李元吉。

李世民又趁勢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全部殺死,然後逼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後,将李建成的妃子鄭觀音及李元吉的妃子都納入了自己的後宮。

朱标染病而亡

朱标是朱元璋的長子,朱元璋稱吳王的時候,就立朱标為世子,從師于宋濂,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立其為皇太子,朱标在監國時,宅心仁厚,體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的喜歡,深得朱元璋的喜愛。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标受命巡視陝西,同時受封于這裡的秦王朱樉因為在當地多次犯錯而被召回京師,朱标也是以被要求調查一下秦王的言行,朱标巡視歸來後,獻陝西地圖,又替秦王說情調解,朱元璋才讓朱樉回西安。

朱标自秦中視察返京後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間還向朱元璋上書關于籌建都城的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死,朱元璋痛哭不已,将他葬在孝陵東側,谥“懿文太子”。

古代太子沒有繼位就去世,太子妃和兒子如何安置?

朱元璋遵循“立嫡立長”的原則,立朱标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允炆幼小,朱元璋擔心以後壓不住朝中的開國老臣,于是朱元璋大開殺戒,幾乎将這些障礙一一清除,在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順利的登基為帝。

可朱元璋怎麼也沒想到,他千防萬防,就是沒算到自己的兒子會造反,他其實是為朱棣掃清的障礙,最後朱棣造反成功,搶了朱标這一脈的皇位。

朱棣繼位後,朱允炆下落不明,朱允炆的大哥早逝,其他的三個弟弟沒有記載,朱标的正妃常遇春之女常氏在洪武十一年就去世了,繼妃呂氏得以善終,建文帝時被尊為皇太後,朱棣奪位後複稱懿文太子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