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1年,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發動了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浙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當年革命志土稱之為‘中國文明之制造廠’或‘文明之中心點’,浙江的革命黨人秋瑾、徐錫麟、陶成章、王金發、陳其美、朱執信和章太炎等都是全國聞名......”
今天上午,由杭州市政協主辦,民革杭州市委員會、杭州文史研究會等機關承辦的2021年杭州文史論壇暨“辛亥革命與近代浙江”學術研讨會在杭州開幕。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上海社科院、浙江省社科院等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的40餘位文史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杭州。
“浙江的辛亥革命有它自己的特點,這就是浙江有光複會與同盟會兩個革命團體,這兩個革命團體都參與了浙江辛亥革命的組織與上司工作。那麼,這兩個團體在浙江辛亥革命過程中各自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張學繼表示,現有的論著往往有意無意地突出光複會的作用與地位,而忽略同盟會的作用與地位;光複會的領袖人物章太炎、徐錫麟、秋瑾、陶成章等可謂家喻戶曉,盡人皆知,而浙江同盟會的重要領袖人物則很少有人被提及。這就給大家留下一個印象,浙江的辛亥革命自始至終都是光複會上司的,跟同盟會沒有太大的關系。
鑒于因為目前這種狀況,張學繼以為有必要對同盟會、光複會在浙江辛亥革命過程中各自的地位及其作用進行一番再探讨,以期盡可能接近曆史的本來面目。張學繼以為,浙江的辛亥革命以1907年浙皖起義為界,分為兩個階段。浙皖起義以前,浙江的革命活動是以光複會為主體進行的,同盟會隻起了輔助作用,這是浙江光複會最輝煌的階段。1907年浙皖起義失敗以後,浙江省内的革命活動是以同盟會為主體進行的,光複會起了輔助作用。1907年以後,如果仍然以光複會為核心來描述浙江的辛亥革命史則是不準确的。
開幕式上,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桑兵、浙江省社科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張學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系教授瞿駿分别做“承續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取法”“略論浙江辛亥革命的上司者問題”“在1911年‘延長線’上思考浙江辛亥革命”主題發言;會議期間,學者專家們圍繞“清末民初的新知識引入與制度轉型”“辛亥革命時期的重要人物與事件研究”“地方視域中的辛亥革命”“江浙士紳與辛亥變局”“辛亥革命在杭州”“世界變局與中國革命”等議題展開讨論交流。
作者:劉海波
編輯:付鑫鑫
責任編輯:蔣萍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