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是從西班牙的一個州獨立出來稱王的,也是第一個成為世界性的殖民帝國。
3千多萬人的西班牙還不如1百多萬人的葡萄牙?
肯定不是。
隻是西班牙強大得晚一點,西班牙後來居上,成為曆史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英國都隻是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就是這樣一個強大帝國,當然也如葡萄牙一般難逃衰敗沒落的命運。
葡萄牙在開啟海上探險之路、并從中獲利之時,西班牙内部還混亂不堪;
當葡萄牙成為第一個世界性的商業帝國之時,西班牙還在征戰殖民之路上追趕。
為什麼“兩牙”能夠先于其他國家稱霸世界,還是科技的力量,具體的就是領先一步的航海技術和艦隊,提前開啟了航海時代。
葡萄牙14世紀初開始航海探險,西班牙也在14世紀末進入航海探險行列,而英國直到15世紀末才成為航海地理大發現的配角。
雖然葡萄牙人開啟了地理大發現時代,但主要部分還是由西班牙完成的。
葡萄牙人探險精神更強,是以他們發現的新航路更多。
西班牙人更多的是征服欲望和鬥争精神,後面也會講到,西班牙的成長與衰敗都與這種鬥争精神離不開。

一、西班牙是如何完成地理大發現的?
1、支援哥倫布。
在葡萄牙受挫的猶太人哥倫布,經過不斷努力,終于獲得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的青睐。
如果哥倫布得到了葡萄牙的資助,曆史可能改寫,但曆史沒有如果。
哥倫布得到伊莎貝拉女王的資助後,成功開啟了歐洲持續幾個世紀的大航海、大殖民時代。
2、證明地球是圓的。
大家都知道這個理論很早就有了,但證明這個工作還是由麥哲倫完成的。
同樣,麥哲倫這個葡萄牙人在葡萄牙也不受待見。
又是西班牙資助麥哲倫的。
經過哥倫布新大陸的發現和麥哲倫環球航行的完成,發現大量沒有被占領的地方。
才為後來幾個世紀的殖民征服開啟了歐洲人的“财富之路”,卻給世界其他種族帶來無盡的苦難,甚至滅頂之災。
二、血腥的殖民之路。
如果葡萄牙的殖民靠的是建立據點、左右逢源,盡可能避免正面沖突。
那麼西班牙的殖民靠的就是血腥的占領和掠奪。
這當然跟“兩牙”好戰心理差異、人口多寡和軍事實力強弱密不可分。
如果葡萄牙是以商業貿易成為世界帝國,那麼西班牙就是典型的殖民統治成就世界帝國。
西班牙就是靠鐵血手段征服了西印度群島、墨西哥、秘魯和菲律賓等地。
關于西班牙人的殘暴、血腥的殖民行徑,這裡就不過多表述了,網上的資料太多太多,足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
西班牙野蠻地掠奪美洲的财富,尤其是黃金和白銀。
據不完全統計,西班牙殖民拉丁美洲的300年間,共運走黃金250萬公斤,白銀1億公斤。而為之付出生命的印第安礦工就高達800多萬,是印第安人用生命撐起了歐洲的繁榮昌盛。
三、逃不開的衰敗。
一是沒有找準發展方向。
統治階段沉迷在殖民掠奪而來的大量财富,如葡萄牙一般貪圖享樂,互相攀比誰更富有。
沒有把财富用來擴大再生産,推進實行工業革命,反而加強封建統治。
沒有完成從封建制度到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過渡,就是西班牙衰敗的根本原因。
二是無盡的戰争。
西班牙天生好戰,尤其以王室為代表的貴族階級,夢想恢複羅馬帝國的輝煌,妄圖争霸歐洲。
不可否認,鼎盛時期的西班牙,其領地達到了三千多萬平方公裡,在亞、歐、非、美洲等地擁有衆多殖民地,真正的是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英國是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西班牙為了争霸歐洲争霸世界,先後與葡萄牙、法國、英國、荷蘭等國開戰,幾乎與當時的強國都打了個遍。
無盡的戰争也迅速掏空了國家的财富和青壯年勞力。
直到1588年無敵艦隊敗于英國海軍,才讓西班牙停止了戰争步伐。
此時西班牙已經處于内憂外患、四面楚歌的境地了。
三是成也黃金、敗也黃金。
得到太容易的東西,往往也就越容易失去。
當黃金白銀就像自來水一樣容易得到之時,西班牙國内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
到十六世紀末,西班牙國内物價平均上漲四倍多,連周邊的英法德等地都上漲了兩倍多。
大量的黃金嚴重打擊了西班牙國内的工商業,國内産品因為價格昂貴而不具競争力,走私和進口的增多,一方面向他國輸送了資金,另一方面更加破壞了國内的工商業。
到後期,農産品很多都依賴進口,進一步破壞了國内的工農畜牧等基礎工農業生産。
四是奢靡之風和享樂主義盛行。
大量的金銀成就了西班牙人享樂,與葡萄牙人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典型的财大氣粗的暴發戶的狀态,不斷炫富、與他國争鬥。
安于享樂、夢想争霸歐洲、統治世界的統治階段,看不到國家面臨的各種危機。
種種原因讓世界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維持不到一個世紀便衰敗沒落了。
我是琢珲,80後軍轉,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