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坐上了龍椅難,坐穩龍椅更難,“皇帝”這個行業太高危了

影視作品為我們展現的皇帝都是威風八面、風光無限的,隻需往龍椅上一坐,朝堂上就響起齊刷刷的磕頭聲,然後再伴着一陣陣“吾皇萬歲”的山呼。不過,皇帝風光的背後,又隐藏着巨大的生命危險。雖然坐上了龍椅,但是能否坐得安穩是個大問題。

坐上了龍椅難,坐穩龍椅更難,“皇帝”這個行業太高危了

從嬴政提出了“皇帝”這個概念後,截至北宋,中國總共出現了171名皇帝。這171位皇帝上位的途徑大為迥異:

十二個皇帝從天下割據的局面下勝出,靠槍杆子打下了政權;

五十九個皇帝是通過發動政變登基,期間自然少不了機關算計和流血事件;

十一個皇帝是因國難而偶然上位的;

八十九個皇帝是按照“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規則正常上位,但他們的即位過程也免不了權力的角逐。

至于那些被太後、外戚、權臣、宦官玩弄于股掌之間的傀儡皇帝,他們的存在感就比較低了。

坐上了龍椅難,坐穩龍椅更難,“皇帝”這個行業太高危了

晉朝的末代皇帝司馬德文,算是個難得的“明白人”。在劉裕準備将其取而代之時,由大臣們出面“請求”司馬德文遜位,連退位诏書都替他起草好了。當這份诏書交到司馬德文手中時,他隻需大筆一揮,就能“光榮下崗”。司馬德文比較識時務,他明白胳膊拗不過大腿的道理,簽起字來毫不含糊。司馬德文之是以這麼痛快,無非是想表示自己對皇位再無非分之想,讓繼任者放心,給自己留條活路。

禅讓的诏書送到劉裕處,劉裕虛情假意地推辭了一番,這才心安理得的接受皇位。能把皇位交接搞得像普通人送禮一樣,一個執意要送,一個欲拒還迎,此二位還真是奇葩。當上皇帝的劉裕為了安撫人心,免不了給司馬德文一番優待,将他封為零陵王,給司馬德文塊封地讓他滾蛋。不過,這種和諧的場面并未持續太久,可能是覺得心裡難安,第二年劉裕便除掉了司馬德文。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誰會允許一個定時炸彈每天在眼前晃悠?相比于其他繼任的皇帝,劉裕算是比較仁厚了,他至少讓司馬德文過了一年安穩日子。蕭道成四月篡了劉宋末代皇帝的權,五月便幹掉了自己的前任,從上位到斬草除根隻用了二十六天。

漢惠帝駕崩後,呂雉走上政治舞台,成了隐形的女皇帝。呂後專權時,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還是立了些皇帝的,不過她立的都是些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劉恭、劉弘無不如此。呂雉殡天後,呂氏家族成了衆矢之的,呂氏的當權者被盡數清除,連呂雉立的小皇帝劉弘也難逃一劫。明知道劉弘隻是個無辜的幼皇帝,還要将其斬盡殺絕。說起來,劉邦總共有八個兒子,其中有四個死在政治風波中。

坐上了龍椅難,坐穩龍椅更難,“皇帝”這個行業太高危了

圍繞皇位進行的鬥争無比殘酷,流血事件就像家常便飯一樣。是以,不但皇帝這個“職業”不好幹,連當皇帝的兒子也得冒着生命危險。這是古代集權統治的特點決定的,在不同利益發生沖突時,皇帝或宗室子弟往往會首當其沖,受到政治鬥争的波及。作為集權統治中至高無上的存在,或有希望成為這個至高存在的宗室子弟,你必須要對政治鬥争習以為常,就連父子兄弟也可以揮刀相向。因為在這場皇權之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稍有顧及便會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曆史上見于史料的四百多個皇帝中,被證明死于非命的至少有幾十個。像南梁、北遼這兩個短命王朝,其皇帝竟無一善終,全都是非正常死亡。死得多,死法也是五花八門。例如梁武帝是被餓死的,魏孝文帝是被後妃氣死的,最離譜的是司馬曜,他在睡夢中竟稀裡糊塗地被妃子用被子捂死了。更令人費解的是,殺掉司馬曜的兇手,也就是那個妃子,在闖下大禍後竟安然無恙,沒人追究她的責任。

司馬曜的父親簡文帝的後妃本來為他生了好幾個皇子,但這些皇子一個接一個地夭折了。連續喪子後,簡文帝的後妃們就像全部失去生育能力一樣,肚子都沒了動靜。朝廷有個神神叨叨的官員給簡文帝蔔了一卦,稱有個宮女能為聖上誕下三子一女,這些兒女能夠健康成長。為了皇權的傳續,簡文帝将所有宮女叫到一起,一個接一個地尋找目标。

最後,一個名叫昆侖的宮女的生辰八字元合要求。令簡文帝意想不到的是,昆侖長得又黑又醜,直讓他覺得頗為“棘手”。沒辦法,為了司馬家的血統能夠傳續,簡文帝不得不閉着眼睛臨幸了昆侖,權當她是生育工具。果不其然,黑宮女果然為簡文帝生下子女,司馬曜便是昆侖與簡文帝的長子。

坐上了龍椅難,坐穩龍椅更難,“皇帝”這個行業太高危了

簡文帝駕崩後,年僅十歲的司馬曜繼承大統。别看司馬曜年紀輕輕,他的心态就像個老頭一樣,對父親的死非常淡定。大臣們問司馬曜為何不落淚,司馬曜的答案頗為“語不驚人死不休”:“都說人會在最悲痛的時候哭泣,在我看來這是違背人之常情的。”言下之意,少年老成的司馬曜竟已将生死看淡。不過,司馬曜根本沒想到,自己後來竟因為一句玩笑話丢了小命。

公元396年的一個傍晚,司馬曜像往常一樣,與自己最喜歡的張貴人把酒言歡。張貴人是司馬曜身邊的“常青樹”,被寵愛多年的她每天與司馬曜醉生夢死。酒過三巡,司馬曜看着翩翩起舞的宮娥,對懷中的張貴人說了句玩笑話:“你看,這些宮女又年輕又漂亮。按說,以愛妃的年紀,早該被廢啦。”

按理說,普通的小夫妻說起這種混賬話,隻當增加情趣,誰都不會當真,偏偏說出這話的不是普通人,而是身為皇帝的司馬曜。正所謂“君無戲言”,這句話就像是刀子一樣戳進了張貴人的心窩。當晚,張貴人照了照鏡子,發現自己的眼角出現了一條細細的皺紋,她馬上回想起司馬曜在酒宴上說的那句話。不知張貴人的勇氣從何而來,她竟帶着宮女來到司馬曜的床榻旁,與宮女聯手捂死了司馬曜,将這個“見異思遷”的負心漢幹掉了。

張貴人不僅膽大包天,她的心态也非常不錯。第二天,她像沒事人一樣對宮人說:“陛下昨天睡覺時‘魇崩’。”

什麼是“魇崩”呢?

意思就是做噩夢吓死了。

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誰在意呢?反正當時朝中有幾個野心昭彰的權臣巴不得司馬曜早點駕崩。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沉默,張貴人就這樣戲劇性地逃過了制裁。

您看,這皇帝當得夠憋屈吧?

坐上了龍椅難,坐穩龍椅更難,“皇帝”這個行業太高危了

實際上,曆史上像司馬曜這樣死得不明不白的皇帝還有不少。若生不逢時,就算能過上幾天快活的日子,皇帝的小命也沒有任何保障。假使讓我們選擇,是當活在風口浪尖上的危險皇帝,還是當個自由自在的老百姓,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會選擇後者。

由此可見,皇帝絕不是那麼好當的,當個好皇帝更是難上加難。在承擔風險的基礎上,還得兼備治理國家的能力,傲視天下的雄心壯志,還得心懷黎民蒼生。在這一基礎上,想當明君還需要一點運氣成分。

拿康熙來說,起初并不被父親看重,若非實在沒有人選,而康熙又對天花有免疫力,他繼承皇位的希望不大。一個合格的皇帝,必須兼具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的特質。像是隻知道吟詩作對的南唐李煜、沉醉于書法的宋徽宗趙佶、喜歡下象棋的唐肅宗李亨,他們的确是合格的文學家、藝術家,但他們卻不是個合格的皇帝。這樣的“非主流”皇帝,哪有治國安邦的實力?就算趕鴨子上架坐上龍椅,也隻會誤國。

當個好皇帝有多辛苦自然無需筆者多言,當個爛到家的皇帝也絕非易事。昏君每天要絞盡腦汁逃避朝政,要對忠臣避而不見,要堵住老百姓的悠悠之口,要在内憂外患中擔驚受怕,還要抓緊時間縱情美酒聲色。國家出現一點風吹草動,昏君就得做好跑路的打算,因為在暴亂中最危險的就是他。這樣的皇帝,每天活在擔驚受怕中,怎會比明君過得安逸?靠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活日子來麻痹自己,這才能遮掩、逃避自己内心中的恐懼。

是以說,千萬别被影視作品中皇帝的風光體面的表象所迷惑,在古代過得最辛苦的恐怕就是皇帝。普通老百姓,隻需經營好一個家庭,即便如此仍有人活得非常累。皇帝也要經營好自己的家庭,他的家庭正是目光所及的大好河山。别看史書上的皇帝都伴有傳奇祥瑞,抛開這些誇張成分他們就是一個腦袋兩條胳膊兩條腿的凡人,隻是他們的苦楚多半不為人知罷了。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中國通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