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總統普京
12月25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對西方抹黑蘇聯及蘇聯上司人的言論進行了強烈抨擊,他表示,二戰時期上司蘇聯對抗納粹德國的領袖斯大林并沒有像當時歐洲的主要上司人一樣同希特勒進行直接溝通,這維護了蘇聯的名譽。值得一提的是,普京是在斯大林誕辰140周年之際這一重要時刻提出這個觀點的。
1938年,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左一)與希特勒會面
普京表示,二戰之前與二戰初期歐洲強國長期奉先綏靖政策,置他國利益于不顧,為了儲存自己實力而将禍水東引,使得希特勒和整個納粹德國的野心不斷膨脹,最終導緻戰事擴大并蔓延到蘇聯。
而普京發表此番論斷的原因,是之前歐洲議會剛剛通過的一項關于曆史記憶的議案中,稱“蘇聯鼓動納粹德國挑起了二戰”。
斯大林與列甯的合影
其實作在的西方各國,就是欺負死人不會說話,雖然俄羅斯繼承的蘇聯主要的衣缽,但是在意識形态上與蘇聯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不過在針對蘇聯衛國戰争的态度上,俄羅斯人民的立場從來沒有變過,這也是為什麼普京對歐洲在二戰問題上抹黑蘇聯如此生氣的原因。當年的蘇聯如果沒有抵擋住納粹德國的進攻,那麼自然也不會有現在的俄羅斯。
蘇聯紅軍解放柏林
在蘇聯衛國戰争中,僅俄羅斯聯邦就損失了超過2700萬人,是同盟國中損失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與中國相當,整個蘇聯在二戰中的傷亡人數總數占1939年人口的近14%,而美國這一比例為0.32%,英國為0.94%,法國為1.35%,中國約為3%左右。為了二戰同盟國陣營的勝利,蘇聯付出了巨大犧牲。
當然,蘇聯并不是僅僅付出巨大犧牲,也收貨了巨大的戰果,要知道,首先進入柏林的軍隊就是蘇軍,并成功的讓蘇聯紅旗飄揚在柏林上空。據統計,蘇聯一共從納粹德國手下解放了超過一半的歐洲國家。
《兵臨城下》一開始,主角甚至都沒有槍
其實,從蘇聯解體後到現在的數十年間,西方一直試圖“解構蘇聯曆史”。很多著名的二戰影視作品,例如《兄弟連》《拯救大兵瑞恩》等等,都把美英等國在二戰歐洲西線戰場的作戰描繪的淋漓盡緻,把美英盟軍的形象拍的非常高大上。西方的影視作品并不是沒有描寫過蘇聯的衛國戰争,例如美國人拍攝的描寫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兵臨城下》,盡管展現了戰争的殘酷,但是也存在抹黑蘇聯的情況,如片子一開始蘇軍連輕武器都配不齊的現象。
《潘菲洛夫28勇士》是一部出色的衛國戰争電影
近年來,俄羅斯也制作出了多部反應衛國戰争的藝術作品,不少片子都非常精彩,如《潘菲洛夫28勇士》等。但是由于西方對國際輿論的掌控能力,群眾都開始對蘇聯曾經的功績逐漸遺忘,甚至一提到蘇聯就是負面的評價。在美劇《切爾諾貝利》等抹黑蘇聯的作品的進一步影響下,這種現狀隻會更加嚴重。
俗話說得好,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西方的這種行為,早晚會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