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齊桓公重用管仲,對曾經的仇人不計前嫌,實在令人敬佩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在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曾經得罪自己的人。如何對待自己曾經的仇敵?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有些人可能窮其一生去報複,永遠無法釋懷和原諒。有些人雖然做到了原諒,但是心底裡卻無法真正接受對方的道歉。還有一些人,他們能夠真正做到不計前嫌,虛懷若谷,不僅不報複對方,甚至還和對方成為了朋友,這樣的人實屬難得,其博大胸襟讓人敬佩。春秋時期的齊桓公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對待自己曾經的仇敵,能夠做到冰釋前嫌,用人不疑,難怪他最終會成就一番偉業。

齊桓公重用管仲,對曾經的仇人不計前嫌,實在令人敬佩

當時的齊國,王位幾經更疊,起初倒也國泰民安,但是逐漸國事便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最終招緻禍亂。齊國大夫趁亂讨伐齊國國君,将他刺殺于寝宮之中。當時國君的兩個兒子都不在國内,齊國國亂無君,他們自然想搶先一步回國,好繼承王位。曾經的兄弟,此時便變成了競争對手,快人一步便能成為國君,慢人一步則會成為階下囚,甚至失去性命。其中的一個公子叫做糾,他的老師就是後來聞名天下的管仲。先前他便處處幫助糾,幾乎到達了竭盡全力的地步。

齊桓公重用管仲,對曾經的仇人不計前嫌,實在令人敬佩

管仲為了幫助糾取得王位,就快馬加鞭趕回國,在路上他碰到了公子小白。管仲看到小白以後,心裡便生了一計,假意上前搭讪,詢問小白種種問題,然後趁小白掉以輕心之際,轉身搭箭,瞄準小白,尖銳的箭隻穿小白心窩,一時間鮮血橫流。等到随行的鮑叔牙反應過來時,管仲早已逃跑,小白則跌倒在車上。不過小白也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反應極快,剛剛的箭根本就沒有射穿他的心窩,而是射在了他的衣鈎上。他将計就計,咬破自己的舌頭,制造出死亡的假象,防止管仲再射第二箭。

齊桓公重用管仲,對曾經的仇人不計前嫌,實在令人敬佩

管仲當然以為公子小白已經被自己射死了,他很開心的告訴了公子糾這一好消息。糾這一邊當真以為小白已經死去,于是便高歌歡慶起來,同時再無壓力,也就大大放慢了前行的腳步。誰能想到,小白趁機搶先一步趕到了齊國境内,登上了王位,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公子糾實在是開心得太早了,完全沒有想到小白還有這一招,于是他便又匆匆忙忙的逃回了魯國。也就是從那以後,兩個人的命運便天差地别,一個已經貴為國君,一個仍然寄人籬下,四處流離。

齊桓公重用管仲,對曾經的仇人不計前嫌,實在令人敬佩

其實鮑叔牙心裡很清楚,管仲是真正有謀略有能力的人,因而他心裡十分擔心,管仲會輔佐公子糾,日後卷土重來,争奪王位。而我們都知道,管仲和鮑叔牙從小就是好朋友,他不忍心殺死自己的朋友。于是一方面出于對朋友的考慮,一方面又是真心為國君考慮,他便建議齊桓公重用管仲。齊桓公起初氣的火冒三丈,但是鮑叔牙一再勸說,他最終便接受了他的建議,重用管仲。果然,有了管仲的輔佐,齊國終于越變越強大。

齊桓公重用管仲,對曾經的仇人不計前嫌,實在令人敬佩

點評:這個故事當中的三個人,都有着極其可貴的品質。首先是管仲,他在輔佐公子糾時,便一心為主,赴湯蹈火,後來歸附于齊桓公,他也能夠盡心盡力的輔佐,其智慧和能力可見一斑。其次是齊桓公,對于曾經差點殺死自己的仇人,能夠不計前嫌,重用他,這是多麼難以做到啊。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胸襟和氣魄,他才能夠成就最後的霸業。最後是鮑叔牙,在自己的朋友比自己優秀時,他不僅沒有嫉賢妒能,反而處處為朋友和君主考慮,也許他的謀略确實比不上管仲,但是他的賢德卻無人能及。

齊桓公重用管仲,對曾經的仇人不計前嫌,實在令人敬佩

總結:從古至今,能夠有大作為的人,除了有能力有謀略,更重要的則是有氣魄和胸襟。這樣的氣魄和胸襟一方面展現在如何對待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另一方面則展現在如何對待并傷害過自己的人。但凡能夠做到像鮑叔牙那樣不嫉妒他人,或者像齊桓公那樣不計前嫌,我們的前路就會越發開闊,不會再被個人的恩怨糾紛束縛。眼界會決定一個人到底能夠走多遠,真正能夠成大事的人,往往不拘小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忌諱想的太多,不能讓個人的情緒和人際交往的繁瑣束縛住我們前進的步伐,而要努力克服這些問題,成為一個心胸開闊的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