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不夠發達的戰争年代,人們的通訊存在很大的問題,是以很多老紅軍戰士,都因為長時間與家人失去聯系,以至于後來就算新中國成立了,他們已經過上和平穩定的生活,卻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人了,類似于這樣的悲劇,在那個年代很多,就連毛澤東和賀子珍生的小兒子毛岸紅,都是因為這種原因走丢了,就再也找不回。
實際上除了孩子走丢找不到的之外,在戰争年代,還有丈夫和妻子分開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以至于彼此都以為對方不在人世,而選擇重新結婚的,比如我軍中的開國少将易耀彩,就有過這樣的經曆,他離開家鄉22年之後,再次回到家鄉,卻發現自己曾經的妻子還在等待自己。

易耀彩的革命貢獻
易耀彩出生于1917年2月,是江西泰和人,他從小就受到自己父母革命情懷的耳濡目染,是以在年僅12歲的時候便加入了中國共青團,靠着自己優異的表現,兩年後便正式成為共産黨員。
也就是在易耀彩成長最關鍵的時期,他的父母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從此以後,易耀彩便成為了一個孤兒,不過他沒有忘記父母的革命遺願,是以在父母去世之後,他在革命中開始扮演重要角色。
1935年,易耀彩跟着紅軍開始了長征,當時易耀彩年僅18歲,可是他卻一點都不恐懼,敢于直面長征路途中遇到的一切挫折。在長征途中,由于惡劣環境以及缺少糧食的影響,很多人都營養不良并且得了瘧疾,當時易耀彩不幸也染上疾病。
眼看易耀彩已經快不行了,很多人建議将他留在百姓家中,可是易耀彩自己還想堅持走下去,後來他靠着别人給自己的一根皮帶度過了危險,他在吃下這根煮熟的牛皮皮帶之後,終于有力氣繼續走下去了,并且不久後病情好轉,得以繼續長征。
當紅軍到達大渡河想要強渡大渡河之際,由于河水湍急,并且船隻太少,在帥仕高等人的努力下,經過幾天幾夜的連續渡河,紅軍戰士也才渡過7000多人,還剩13000人左右留在河這邊。
眼看後邊薛嶽的十幾萬大軍就要追上,毛澤東立即下令叫剩下的紅軍通過泸定橋渡河,于是就發生了飛奪泸定橋的壯舉,在過泸定橋的時候,由于有一半的橋闆都被敵軍拆除了,是以紅軍想要渡河還是很難。
當時很多士兵不小心從橋上掉入河中,就不見了身影,在這種危急關頭,易耀彩想出一個過橋的好辦法,那就是抱着橋闆滾過去,靠着這個簡單粗暴的辦法,還是拯救了很多紅軍戰士的性命。
在長征之後,易耀彩在革命隊伍中越走越遠,擔任的職位也逐漸上升,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易耀彩也在軍中擔任要職,1955年授銜時,易耀彩被授予開國少将的軍銜,足以見得其在革命時期做出的貢獻是很大的。
授銜結束之後,易耀彩被安排到蘇聯學習深造,一直到1956年夏天,才獲得了一個月的休息時間,此時易耀彩已經太久沒有回過老家,從1934年離開之後,到現在已經是22年時間了,他想要帶着妻子範景陽回老家去看一看。
回家後看到曾經的妻子還在等待自己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易耀彩的家鄉自然也是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易耀彩回家時,當地很多人都前去迎接他,在歡呼聲中,他彷佛又想起了過去的那些時光。
易耀彩帶着妻子去父母的墓前祭拜一番,随後打算回去自己的老宅看一看是什麼樣子了,接近老宅的時候,易耀彩遠遠就看到了老宅的外表已經有些破舊,可是并沒有倒塌,易耀彩繼續前進,挨近老宅的時候,易耀彩驚奇地發現,這座房子已經二十多年沒有人住了,可是房子周圍卻沒有長雜草,而且還幹幹淨淨,像是有人住過一樣。
易耀彩繼續前進,他十分疑惑,以為是外人趁着自己不在家的時候偷偷住進了他家,正在疑惑之際,易耀彩突然看到眼前有一個衣着褴褛的女子,他仔細一看,瞬間驚呆了,這不就是自己參加長征之前的妻子張鳳娥麼?
22年未見,易耀彩以為她早已經不在人世了,想不到22年過去了,她居然還在老宅等着自己回來,一時間易耀彩不知該說什麼,眼淚止不住浸濕了眼眶,眼前的這個女子,需要多麼深情,才能等待自己22年啊?
看着眼前的這個人,很多往事逐漸浮上心頭,其實易耀彩并不是一個絕情的人,當年張鳳娥是自己父母給自己找來的童養媳,從小就住在自己家中,等到兩人都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就順理成章結為夫妻,不過當時并沒有什麼儀式,甚至兩人的婚姻有名無實,因為那時候易耀彩還太小。
結婚不久後,易耀彩便加入了革命隊伍,後來更是參加長征遠離了家鄉,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裡,易耀彩也沒有時間回家,他以為年長自己幾歲的張鳳娥已經改嫁他人了,是以也便沒有過分在意這件事情。
畢竟處于那樣的戰亂年代,再加上兩人之間雖說是夫妻,但是更像是姐弟關系,易耀彩對其并沒有愛情可言,是以要是其改嫁了,實際上也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就像魯迅當年和朱安一樣,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組成的婚姻,對于那些有着先進思想的進步青年而言,總還是難以接受的。
易耀彩逐漸已經淡忘了這件事情,在易耀彩23歲之際,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組織考慮到易耀彩父母去世的情況,就親自給他安排了相親,并且在相親中認識了範景陽,兩人相處一段時間後,對彼此都十分滿意,就在組織的見證下結婚成為夫妻了。
易耀彩做夢都沒有想到,22年過去之後,當自己再次回到家鄉之際,曾經的妻子還在家中等待自己,這種複雜的感情難以用語言表達,當時易耀彩既感動又愧疚,不知道該怎麼彌補張鳳娥才好,在妻子的建議下,後來易耀彩每個月都會給張鳳娥捎去一筆生活費,以此補償她。
可是這種補償,對于張鳳娥而言,并不是她想要的,對于易耀彩而言,又是他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能做到的最大關懷了,命運和時代對他們的捉弄,注定從此成為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結語
在特殊的年代和曆史背景下,其實很多事情的發生,我們不能怪當事人怎麼樣,就算是換成你和我,在那樣的環境下,又能怎麼樣呢?也許我們真正要怪的還是戰争,正是戰争,造就了無數悲傷的故事,好在我們今天處于和平年代,其實就更應該珍惜擁有的一切了,這才是我通過這個故事想要告訴大家的道理!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