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跌落,蘋果再次一家獨大?國産制造業的翻身之仗該如何打

在2021年手機界出現了一件史無前例的事件,蘋果竟然降價了,究其背後的原因要從2020年華為受到美國制裁打擊說起,從那個時候開始華為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可以說在手機領域一落千丈。而蘋果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降價促銷,進一步擠占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高端市場空間。

華為跌落,蘋果再次一家獨大?國産制造業的翻身之仗該如何打

從數字就可以直覺看到,在2021年10月,蘋果在“5000-8000元”以及“高出8000元”兩個高端手機價格區間的占有率已經達到了83.6%和94.1%。要知道在2020年的同一時間蘋果的占有率不過才42.5%和13.7%。而高端市場的高毛利潤讓蘋果賺得盆滿缽滿,收獲了946.8億美元的淨利潤,淨利潤率更是高達24.6%。

華為跌落,蘋果再次一家獨大?國産制造業的翻身之仗該如何打

對于中國手機制造商來說我們要明白一件事就是隻有自己手握的産業才是自己的,蘋果所要的不過隻是自己的成功,而不是中國智能手機這個産業,或者說特定供應鍊企業的成功。因為蘋果龐大的體量,以及早期将衆多生産任務分發給中國手機産業制造商,也是以誕生了富士康,立訊精密,德賽電池等放眼全球都十分具有競争力的供應鍊企業。

華為跌落,蘋果再次一家獨大?國産制造業的翻身之仗該如何打

但并不是說這些供應鍊企業就是成功的,在某些情況下蘋果會果斷抛棄供應商,今年年初的歐菲光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似乎是因為歐菲光的技術和産品能力跟不上蘋果的要求,但其實拿歐菲光2017年加入蘋果供應鍊之後的業績來看,雖然營收有增長,但利潤卻是不進反退,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研發投入。歐菲光隻是開始,并不意味着結束,目前蘋果已經在富士康位于印度的工廠試産iPhone13。除此之外,還會有東南亞制造業對于中國智能手機組裝和非核心零部件的取代,這都會影響到國産手機供應鍊廠商。

華為跌落,蘋果再次一家獨大?國産制造業的翻身之仗該如何打

要想防止這種可能的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手機廠商将供應鍊變成自己的,對于産業的支援而言,國産智能手機廠商中小米無疑是做得最好的。從2021年Q1的财報中顯示,小米直接投資的企業超過320家,加上小米旗下的各個産業基金總數量已經超過400家。目前小米在半導體的産業投資已經涉及到人工智能,內建電路,無線通信等十二個領域。和蘋果不一樣的是,這種合作夥伴不是從屬關系,因為小米堅信産業鍊,生态夥伴的成功就是小米未來成功的前提。

華為跌落,蘋果再次一家獨大?國産制造業的翻身之仗該如何打

現階段的中國手機業,進入高端市場是必然,小米從小米10開始就敲開了高端的大門,而小米12可以說是真正站穩了腳跟。在剛剛的小米12釋出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就表示将之前小米五年研發投入500億的計劃提升到未來五年1000億。從釋出的三款手機也能看出來,雙尺寸高端就是向三星蘋果看齊,對于高端的野心表露無疑,而三款旗艦産品背後則包含了小米與國内超過60家國産供應鍊廠商的合作。

華為跌落,蘋果再次一家獨大?國産制造業的翻身之仗該如何打

自研+自主生态的發展路線就是小米未來高端路線的重要支撐,小米的目标一直都是“三年沖擊第一”,雖然目前蘋果優勢較大,但從第二季度小米超過蘋果成為世界第二來看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