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河源兩會|政協委員胡青松:加快推進河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規劃建設

近年來,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河源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年大幅度遞增。據相關部門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河源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2萬台,且從2018年起呈現逐年成倍增長。

而與新能源汽車相配套的充電樁截至2021年10月,全市建成公共與專用充電站點(不含高速服務區和私人充電樁站點)僅為142座,充電樁764個。根據《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的通知》要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珠三角地區不低于1:5、粵東西北地區不低于1:7,河源公共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比例目前為1:16,遠低于要求比例,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在河源日益突出。

聚焦河源兩會|政協委員胡青松:加快推進河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規劃建設

河源市政協委員胡青松接受媒體采訪。

随着國家治理環境的力度持續加大,人們對于保護環境綠色出行的意識逐年提升,對新能源汽車的更新和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據預測,“十四五”期間,河源新能源汽車年均增速在40%以上,保守預計2023年将超過2萬輛。

河源市政協委員胡青松表示,進一步科學規劃和完善河源新能源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既是一道關系低碳出行的綠色題,也是一道關乎打通充電“最後一公裡”的民生題。

他建議河源市相關部門機關及社會相關行業共同協作,提前做好充電樁相關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進一步規範流程、明确職責、推進落實,為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車主解決“後顧之憂”。

一是做好新能源汽車對充電設施需求研判,科學規劃建設充電設施。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确主體責任,加強互動聯通,及時掌握我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長趨勢,根據其保有量及時測算充電設施需求量,由主要部門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共同解決充電設施建設、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加快推進市區充電設施建設。

二是制定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相關方案。有關部門應形成關聯機制,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制定并出台相關規劃和建設方案,通過行政引導、政策鼓勵各建立小區、辦公樓、商場、醫院等機關配備新能源汽車基礎充電設施。

三是支援各方面資本積極參與充電設施建設。以供電企業為充電設施建設主力,支援地方國有企業、社會企業投資建設充電設施。重點解決管理機制、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機制等問題,從充電基礎設施營運政策、土地優惠政策、用電政策、稅收政策、金融财政政策等方面給予必要的優惠及扶持。

四是完善充電設施站點配套服務,加強管理維護。相關部門和企業應組織調研組借鑒其他周邊城市經驗,進一步完善充電樁站點配套設施,如公共廁所、遮陽避雨設施、司機休息座椅等。同時,相關部門和供電企業加強充電設施檢查,督促充電設施服務企業提高管理維護水準,確定充電設施安全、良好;協調充電設施服務企業對充電車位加裝電動汽車識别裝置,阻止燃油汽車違停。

【記者】黃敏立

【通訊員】陳殷

【作者】 黃敏立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