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有一個神秘家族,400年來興盛不衰,連續富了12代,興旺至今!

“富不過三代”大家都聽過吧,是我們中國的一句俗語,意思是富貴是很難延續下去的,它出自孟子的:“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可别小看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這句話。

河南有一個神秘家族,400年來興盛不衰,連續富了12代,興旺至今!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隻有24年,2014年為止,隻有不到30%的家族企業能進入第2代,不到10%能進入第3代,而進入第4代的隻有大約4%。“富不過三代”似乎成了個“魔咒”。

但中國河南竟然有一個家族,連續12代都是富豪,400多年保持興盛不衰,他們究竟怎麼做到的呢?

河南有一個神秘家族,400年來興盛不衰,連續富了12代,興旺至今!

康氏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回明朝初期洪武年間(1368年),康家先祖在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康店鎮洛河邊安家,為了解決溫飽,他們開了個小飯館,因為講誠信、食材好,小飯館成了知名店,那些過路人都來他家光顧,後來被稱為“康家店”。

這時候康家都算不上大富大貴人家,直到康氏家族先祖第6代傳人康紹敬時期,康紹敬從小就愛讀書,後來考取了功名,憑着努力從驿丞做到了山東東昌府(今山東聊城)大使。這可是個肥差,康紹敬負責掌管地方水陸交通、鹽業和稅務。

河南有一個神秘家族,400年來興盛不衰,連續富了12代,興旺至今!

鹽在古代是什麼地位?那可不是現代的調味品那麼簡單,水可以從河裡打,糧食可以自己種,食鹽不能“自力更生”,内陸地區遠離鹽産地,隻能通過貿易來獲得食鹽,那時候還出了“鹽商”,他們獲得了巨額利潤。

以前許多國家甚至為了争奪鹽打仗,現在看來有些可笑,但不要忘了,現代為了石油打仗不是一樣嗎?有了鹽,沒冰箱的古人就能做腌肉、鹹魚,可以儲存幾個月,以備不時之需;有了鹽,人的身體會變得更健康,清火解毒、涼血滋腎,食物也更加容易消化。縱觀中國曆史,食鹽貿易以及鹽稅是維護古代中國各王朝的巨大力量。

河南有一個神秘家族,400年來興盛不衰,連續富了12代,興旺至今!

是以康氏家族靠鹽發了家,時間繼續進行,等到清朝時期,康氏家族壟斷了陝西的布市,還取得了長達10年的軍需品訂單,他們沒有停下腳步,又去參加造船業,百姓稱他們為“百萬富翁”,可見康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有經商頭腦。

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小小的“康家店”在清朝變成了占地240餘畝、包含19部分的龐大莊園,有33個庭院、53座樓房、73孔窯洞及房舍1300多間,莊園内部自己開了磚廠、木材廠,幾十裡田地種滿糧食,要啥有啥,不用出門都能活得有滋有味。後來這個莊園被稱為“康百萬莊園”。

河南有一個神秘家族,400年來興盛不衰,連續富了12代,興旺至今!

“康百萬莊園”聽起來有些太土豪了,這名字可不是康家自己取的,話說1900年晚清時期,為了躲避八國聯軍,慈禧太後帶着光緒帝到處逃命,非常落魄,經常餓肚子。當他們路過鞏義康家時,康家大掌櫃的康鴻猷手一揮,直接給了清政府100萬兩白銀,這可把慈禧高興壞了,說了一句“沒成想,這山溝裡還有百萬之家!”賜予他“康百萬”的封号。

一傳十十傳百,康鴻猷成了康百萬,那他家的莊園就是“康百萬莊園”,随着清王朝的滅亡,康百萬莊園也沒有幸免于難,就此落敗。接下來的日子裡它曆經大大小小的改造,2005年被授予國家AAAA(4A級)景區,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親自去體會百萬莊園的氣勢。

河南有一個神秘家族,400年來興盛不衰,連續富了12代,興旺至今!

康氏家族從第6代的康紹敬一直到18代的康庭蘭,連續12代都是富豪,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康家有嚴格的家訓。

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訓匾寫道:“上留餘于天,對得起朝廷;下留餘于地,對得起百姓與子孫。”意思是凡事一定留有餘地,貪得無厭的人會被老天爺懲罰,子孫後代必須遵守這條家訓。

河南有一個神秘家族,400年來興盛不衰,連續富了12代,興旺至今!

可别小看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世間很多人是做不到“留餘地”的,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些因為貪心和欲望家破人亡的例子還少嗎?康家的家訓值得我們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