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最具戰略意義的省份,隻要守住不丢失,那麼國家就不會滅亡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縱觀曆史,我國自古以來就會通過山川湖澤等地形來劃分行政區域。畢竟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文化、經濟、以及生活習慣也不同,這樣劃分有利于中央王朝進行管理。不過從另一角度來說,依山傍水的政區大多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乃是曆代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中央王朝實力衰落,這些地區就很容易形成四塞之地,甚至為割據軍閥所掌控,進而威脅中央或自立為帝,是以每逢天下大亂,那些險要之地都會被各方來回争奪。

我國最具戰略意義的省份,隻要守住不丢失,那麼國家就不會滅亡

▲四川廣元劍門關

相對而言,四川省就是我國戰略地位最為重要的地區。需要指出的是,四川因宋代設定“川峽四路”而得名,大緻包括如今的四川、重慶、陝西南部、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面積不容小觑。《蜀道難》有雲:“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其實就已經從側面反映出巴蜀地區在中國古代的戰略地位。翻閱史料便不難發現,每逢亂世,如果諸侯軍閥能夠占據巴蜀地區,就算不能實作全國性的統一,也能夠建立一個割據性的國家。比如戰國時期的秦國就是以關中為基礎,吞并巴蜀兩國後才得以稱霸天下并最終統一六國。

我國最具戰略意義的省份,隻要守住不丢失,那麼國家就不會滅亡

▲陳勝吳廣起義場景繪畫

秦始皇嬴政建立大一統王朝後,希望江山可以永久傳承下去。然而胡亥大行苛政,導緻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各地豪強紛紛響應一同反抗暴政。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消滅秦軍主力,秦朝随後滅亡。在“鴻門宴”後,劉邦因功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統轄巴蜀及漢中一帶。劉邦得到巴蜀與漢中之後,以巴蜀為根基,據關自守積蓄實力,暗渡陳倉占領三秦之地。

我國最具戰略意義的省份,隻要守住不丢失,那麼國家就不會滅亡

▲成都平原

直到此時,劉邦才有了與項羽抗衡的資本,一改之前屢戰屢敗的頹勢,終于在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戰”中大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便指出,“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當然,在劉邦建國數百年後,其後裔劉備也是依靠割據巴蜀而成就帝業的。自古以來,巴蜀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的說法。

我國最具戰略意義的省份,隻要守住不丢失,那麼國家就不會滅亡

▲“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難劇照

作為古代全國三大經濟中心的巴蜀地區,依靠蜀繡織錦和鹽鐵貿易,完全可以支撐一個新的王朝建立;其次,四川地勢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可以作為封建王朝的絕佳屏障,用以避難。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李隆基一路逃至蜀地,才無性命之危,成都府也是以升格為大唐南京。無獨有偶,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黃巢起義”爆發,唐僖宗李儇也效仿玄宗遠赴四川。憑借川中的富庶基礎,唐軍為反攻黃巢政權積聚了經濟實力,最終得以成功平亂,傳回長安。

我國最具戰略意義的省份,隻要守住不丢失,那麼國家就不會滅亡

▲川軍士兵出川抗戰場景複原

需要指出的是,四川不僅在古時是兵家必争的戰略要地,在近現代也發揮出重要的戰略價值。抗日戰争時期,我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落後,不敵日軍,導緻東北及華中、華南地區落入敵手。國民政府遷入重慶,并以重慶作為戰時首都。四川憑借着險要的地理優勢,成為我國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國民政府戰時指揮各地部隊抵抗日軍的大學營,為我國抗日戰争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以有學者感慨,隻要四川省猶在,我國就絕對不會滅亡。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

繼續閱讀